医生说有病,专家说没事。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5
医生说有病,专家说没事。

1

看了一部电影,《天下第一针》。剧中的太医院老大号称天下第一针,因为针术高明一直被太医院里其他太医奉为神人,因而得到皇上皇后的信任。而这个太医馆的老大也因此觉得自己就是牛的不得了的天下第一针,除了他,其他人的针术都是卖弄而已。

自恃过高就会蒙蔽住双眼,不知道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只看到自己已经站在了顶峰却不知道,在另一座山峰上还有一位高人在那里谦卑的望着他。

皇后要临产了,太监着急忙慌的跑到太医馆找太医去问诊。太医院的院使大人亲点了两名自己的两个马屁精亲信跟随着他前往,这时从旁边闪出一个在太医馆里为人唾弃的太医,要求也能够前往为皇后看诊。

当那个太医也要跟着去时,那两个马屁精发话了:“有你什么事啊,别整天想着出风头,那是你去的地方吗?”很明显在太医院这个太医是被他们所排斥的,不太招大家的喜欢。这时太监说了句“多一个人多一个帮手,也跟着去吧”。

就这样那位主动要求前往的太医,才得以跟着院使大一同前往为皇后看诊。

2

到了皇后的产房,院使大人先号了脉,当院使大人起来时,那个太医也上去也号下脉,没成想让那两个马屁精给推开了。意思是说还没轮到你,我们号过之后才有你的份。

四个太医轮着号过之后,院使太医便向皇上作着汇报,对于难产的皇后需要如此这般这般如此,方可让皇后诞下小皇子。在一旁听着的那个太医闻听院使大人如此这般有些不妥当,如果真要这样便会耽误皇后的病情,需要再加上两处穴位用针,才能保得皇后与皇子的平安。

小小的太医又没有什么资格,哪有说话的份。即使冒着风险向皇上说出了自己的诊疗方案,也得到了同行的一顿白眼。“你抢什么风头啊,想着在这邀功呢,大人还在这里哪有你的份。”马屁精到什么时候都不忘给领导拍拍马屁,毕竟领导也爱受他们拍的马屁。拍的他也是不亦乐乎,拍的他也是找不到了北。

几个太医和皇上在房外论证着到底谁的方案更行之有效,皇太后可不耐烦了,到这个时候了还有那闲功夫去论证。谁是天下第一针就谁来。

自然院使大人是必选之人,毕竟只有他是冠着天下第一针的名号的。

院使大人使用的还是他自认为管用的方案,小太医千叮咛万嘱咐着馆使大人一定要在另两个穴位上下一针,这样才能有效。可院使大人也不听这个无名小辈来对他指手划手,你什么水平,我什么水平。你竟然敢公开来指示我,还反了你了。

一向自以为是的院使大人志在必得的走进了皇后的主房,在那三处下针后向皇上大言半个时辰后皇后必将诞下小皇子。

时间一分一分的过去,很快半个时辰就到了。皇上问这到半个时辰了,怎么样了。一旁的皇太后也是着急的问到,到底是怎么回事,行还是不行。

院使大人说,许是针下的力度不行,还需再下三寸,方可起到疗效。

外边等候的小太医也在不停的惦记着院使大人能不能将皇后难产的问题解决掉,会不会用他说的方法,在其它两处穴位上也用上针。这时从房里走出了一个小丫环,小太医问道,已经下了几针了,下了几寸。小丫环说已经用了三针,现在还要再往下下三寸。

小太医一听这还了得,再下三寸那不是要人命呢。说时迟那时快,小太医直接冲进去说万万使不得,下三雨可是要出人命的。

当小太医把手放在皇后的脉搏上时,已经晚了。胎儿已经胎死腹中,就连皇后的性命也岌岌可危。

皇上一听是大吃一惊,皇太后一听皇孙就这样没了,怒发冲冠大骂你个老匹夫误我孙儿性命。皇上让小太医赶紧按他的方案来治,小太医说刚才是为了催产需要在另两处穴位上下针,现在是保皇后的性命,已经不能用刚才的方案了,得改。

小太医取出针来在皇后的腹部下了两针,不多时便听到稳婆说到开始宫缩了。但见小太医针双往下下了些许,稳婆又说到又缩了许多。当小太医把针拔掉时,满头大汗的摊坐在地上,皇太后见状说就这样好了吗?小太医喘着气说,就这样了。

一会的功夫,皇后便产下一个死婴来。稳婆哭着抱着死去的孩儿让皇上皇太后过目,皇太后摆摆手让稳婆下去。随后直接要处死太医馆那个老匹夫,误人性命哪还配称得上天下第一针。

3

眼看着自己的性命将休矣,院使大人也是吓得没招了。伴君如伴虎,何况此时还耽误了皇后生产造成了皇子的夭折,死不足惜啊。

一边是皇太后要处死这个不负责的老匹夫,一边是皇上要求皇太后放过这些太医,毕竟误诊也不至于要人命,况且也不是每一次都得救活才算。

即使如此,皇上搬出律法来说皇太后不能对太医进行问斩,但也难消皇太后心头之气,盛怒之下要把这群太医发配到边疆去。这时小太医开口求情了,“万望皇太后息怒,如果把他们发配到边疆,单凭小人一人之力恐怕难以支撑起整个太医馆。”

皇太后听了小太医的话后才稍有平息,暂且留得这些老匹夫的性命。问了问这个太医你叫什么名字,小太医说,“臣:王惟一。”

保了性命的几个太医是连忙磕头谢皇太后不杀之恩,谢皇上不罪之恩,皇太后说你们得还谢谢王惟一,如若不是他求情,哪能留得住你们。

他们此时正在难头上,口时说着对王惟一的谢话。可在进宫问诊之前,可是把人王惟一狠狠了说道了一番。

说什么人家好大喜功,没水平还敢与馆使大人相争。说什么不入流的人才往大街上去显摆,要是能进皇宫内院,谁会去那种地方。

无疑就是贬低他人好抬头自己,好证明自己是有水准有水平的权威。你一个不入流的医士还好意思说自己的医术高明,胆敢与天下第一针的馆使大人争第一。哪怕民间传的再激烈,哪怕民间就认定了王惟一的针术是天下就一,在太医馆里你王惟一就是一个不入眼的小太医而已。

4

院使大人就象征着专家权威,毕竟是给皇室看病的太医,还得到皇太后封的天下第一针的名号,你说他是不是权威。只要他说这么做能行,绝对不会有第二个人敢说那样做不行。不然也不会出现那几个马屁精了不是,为了生存为了利益,只要拍好马屁就有好日子过,谁还不得去拍上几个马屁呢。

马屁拍的再多也是马屁,屁是不起作用的。即使是眼下的权威,他也有失灵的时候。权威不代表一定就能成功,权威只是说明你的经验比其他人丰富些,但绝对不能说明除了你之外就没有第二个人能解决你不能解决的难题。

就象很多年前某篇报道上说的那样,同样是医生与患者的关系。一个患者年少的病患,因为当时的医师说已经无法治疗,大家便放弃了再治疗下去的想法。三十年过去后,有一个医生再次遇到当年那个患者时,说其实他的病在当时还是有可能治好的可能。但是因为当时他只是一名实习医生,根本没有什么权威性,而那个对患者下疹断结果了正是他的老师,一位当时很有权威性的医生。

正是因为那个医生在当时太有权威性了,让其他人不敢对他产生质疑。毕竟自己没有那么多的经验,专家可是得到无数的论证后才下的决断。然而也正是不敢对专家的权威性进行挑战,而让一名原本可能恢复的患者一直忍受了几十年的病痛折磨。

专家不可怕,可怕是我们对于专家的过分依赖与信任。认定了专家绝对是一流了,不会出错的,一定会是百分百正确的。一旦这种思想形成之后,就会跳过对专家的质疑,哪怕明明知道自己验证的结果和专家的不一样,而且会对专家产生一定的攻击性,那么在众人认为权威的专家面前就会显得胆怯。怕不被人认可,更怕被人说成是为了抢风头,好大喜功。就像剧中的王惟一一样,被同行戏谑欺凌说你是为了争功。因为你还没有做到权威的位子,就不能去质疑别人的权威。

专家真的有用吗?也许有用吧,但那是对于有真材实料的专家而言,对于那些被包装成专家的专家是没有什么作用的。那是伪专家,今天说吃这个包治百病,明天说吃那个能延年益寿,天天听着专家忽悠来忽悠去,只要是专家说的就一定照着做。结果也没吃出个好来,过了几年这个所谓的专家竟然被人揭出了老底,压根就是没有真材实学的大骗子一枚。这样的专家当初还被人奉为神明一般的供着,可当真实面目被揭穿之后,他又成众人唾弃的对象。对他当初的言论进行炮轰,同时也说明了自己当初对他的信任是得有多傻。

该质疑的时候就得质疑,该挑战的时候就得挑战,不去质疑哪能有进步,不去挑战哪能上升。专家也是在不断的质疑中得到发展与进步,因为他当初也是不断的在质疑在挑战,不然也不会有今天专家的权威性。

专家不是唯一的,专家也不是垄断的,专家更不是说一不二的,专家也是能接受来自非专家的质疑和挑战的。

欢迎大家去挑战专家,欢迎大家去挑战权威。说不定下一个权威专家就是你!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