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树文言文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0-20

1. 古树赋原文有吗

你说的应该是南北朝·北朝·北周诗人庾信《枯树赋》,全文如下:

殷仲文风流儒雅,海内知名;世异时移,出为东阳太守;常忽忽不乐,顾庭槐而叹曰:此树婆娑,生意尽矣。

至如白鹿贞松,青牛文梓;根抵盘魄,山崖表里。桂何事而销亡,桐何为而半死?昔之三河徙植,九畹移根;开花建始之殿,落实睢阳之园。声含嶰谷,曲抱《云门》;将雏集凤,比翼巢鸳。临风亭而唳鹤,对月峡而吟猿。

乃有拳曲拥肿,盘坳反覆;熊彪顾盼,鱼龙起伏;节竖山连,文横水蹙。匠石惊视,公输眩目。雕镌始就,剞劂仍加;平鳞铲甲,落角摧牙;重重碎锦,片片真花;纷披草树,散乱烟霞。

若夫松子、古度、平仲、君迁,森梢百顷,搓枿千年。秦则大夫受职,汉则将军坐焉。莫不苔埋菌压,鸟剥虫穿;或低垂于霜露,或撼顿于风烟。东海有白木之庙,西河有枯桑之社,北陆以杨叶为关,南陵以梅根作冶。小山则丛桂留人,扶风则长松系马。岂独城临细柳之上,塞落桃林之下

若乃山河阻绝,飘零离别;拔本垂泪,伤根沥血。火入空心,膏流断节。横洞口而敧卧,顿山腰而半折,文斜者百围冰碎,理正者千寻瓦裂。载瘿衔瘤,藏穿抱穴,木魅睒睗,山精妖孽。

况复风云不感,羁旅无归;未能采葛,还成食薇;沉沦穷巷,芜没荆扉,既伤摇落,弥嗟变衰。《淮南子》云“木叶落,长年悲”,斯之谓矣。

乃为歌曰:建章三月火,黄河万里槎;若非金谷满园树,即是河阳一县花。桓大司马闻而叹曰: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

2. 祖冲之的文言文山魈

山魈

托名祖冲之《述异记》

【原文】

南康有神名曰“山都”,形如人,长二尺余,黑色、赤目、发黄被身,于深山树中作窠,窠形如坚鸟卵,高三尺许,内甚泽,五色鲜明,二枚沓之,中央相连。土人云:“上者雄舍,下者雌室。”傍悉开口如规,体质虚轻,颇似木筒,中央以鸟毛为褥。此神能变化隐身,罕睹其状,盖木客、山魈之类也。赣县西北十五里,有古塘,名余公塘,上有大梓树,可二十围,树老中空,有山都窠。宋元嘉元年,县治民哀道训道虚兄弟二人,伐倒此树。取窠还家。山都见形谓二人曰:“我处荒野,何豫汝事!巨木可用,岂可胜数?树有我窠,故伐倒之。今当焚汝宇,以报汝之无道。”至二更中,内外屋上一时火起,合宅荡尽。

【注释】

1、润:光泽;润泽。2、沓:重叠。交会;相合。3、土人:当地人。4、傍:通“旁”。5、如规:按照一定的规格(规制)。6、体质:体与质;形体与质地。三国魏王弼《周易略例·明爻通变》:“同声相应,高下不必均也;同气相求,体质不必齐也。”邢璹注:“初四二五三上,同声相应不必均高卑也,同气相求不必齐形质也。”7、虚轻:即轻虚。轻而不实。8、木客:传说中的深山精怪,实则可能为久居深山的野人。因与世隔绝,故古人多有此附会。《太平御览》卷八八四引晋邓德明《南康记》:“木客,头面语声亦不全异人,但手脚爪如钩利,高岩绝峰然后居之。”唐皮日休《寄琼州杨舍人》诗:“竹遇竹王因设奠,居逢木客又迁家。”宋苏轼《次韵定慧钦长老见寄》之二:“松花酿仙酒,木客馈山飱。”王十朋注引赵次公曰:“木客,广南有之,多居木中,野人之类也。”金元好问《送诗人李正甫》诗:“朝从木客游,莫将山鬼邻。”清许缵曾《睢阳行》:“大江之南多木客,古树深篁丛窟宅。”另说指传说中的鸟名,即木客鸟。《太平御览》卷九二七引汉杨孚《异物志》:“木客鸟,大如鹊,数千百头为群,飞集有度,不与众鸟相厕,人俗云‘木客’。”南朝梁任昉《述异记》卷下:“庐陵有木客鸟,大如鹊,千百为群,不与众鸟相厕,俗云是古之木客化作。”9、山魈:动物名。猴属。狒狒之类。体长约三尺,头大面长,眼小而凹,鼻深红色,两颊蓝紫有皱纹,腹部灰白色,臀部有一大块红色脾胝,尾极短而向上,有尖利长牙,性凶猛,状极丑恶。古代传说以为山怪,又称“山萧”“山臊”“山缫”等,记述状貌不一。唐戴孚《广异记·斑子》:“山魈者,岭南所在有之,独足反踵,手足三歧。其牝者好施脂粉。于大树中做窠。”唐白居易《送人贬信州判官》诗:“溪畔毒沙藏水弩,城头枯树下山魈。”宋陆游《得所亲广州书》诗:“人稀野店山魈语,路僻蛮村荔子繁。”章炳麟《噀伧文》:“毋作山魈,鼠窃狗偷。”10、围:指一人合抱。11、县治:县的治所,县 *** 所在地。《明史·李锡传》:“柳州怀远,瑶、僮、伶、侗环居之,瑶尤犷悍。侵据县治久,吏民率寓郡城。”清姚鼐《游媚笔泉记》:“桐城之西北,连山殆数百里,及县治而迤平。”12、见形:即“现行”,显现原形。13、今当:现在将要。14、报:回复;答复。引申为报复。14、无道:原指暴虐,没有德政。这里指违反常理或不近情理。15、一时:一时间;一下子。15、合宅:全家。16、荡尽:荡然无存。

【译文】

南康有一位神名叫山都,形貌像人,身高二尺多,黑色皮肤,红色眼睛,头发黄色,浑身黄毛,在深山的树上作巢居住,巢的形状像一只坚硬的鸟蛋,高三尺多,里面非常莹润有光泽,五种颜色非常鲜明,两个巢相叠,中央相连通。当地人说:“上面的是雄性神的房舍,下面的是雄性神的居室。”旁边都悉按照一定的规制开了出口,巢的形体与质地轻而不实,很像木筒,中间用鸟毛做为褥垫。这种神能够变化隐身,所以很少有人看到过他的形貌样子,大概是野人、狒狒这一类的动物。赣县西北方向十五里的地方,有一座古塘,名叫余公塘,上面有大梓树,约二十围,树老之后中间生空洞,有山都神在里面做巢。南朝宋元嘉元年,县 *** 所在地的百姓哀道训和哀道虚兄弟两人人,砍倒这棵大树。把中间的山都神的巢带回了家。山都神显现原形对两人说:“我身处荒野之中, *** 何事啊!大树可以使用,岂能数得清啊?这树里有我的巢,你却砍倒了沓。现在我要焚毁你家的房屋,来报复你们的无理不道德。以报汝之无道。”当晚到二更天的时候,他们家里外的屋上一下子起火,全家都被火烧得荡然无存了。

3. 文言文翻译

大意翻译:

高梁桥下的河水从西山深峡谷中流淌过来,经过此地流入河里。一千匹白色的带子一般,微风吹过水面就像罗纹纸(一种纸张)。河堤筑在水中,被两条河夹着。堤上有四行绿色的杨数,树木古老枝叶繁盛,一棵大树的树荫,可以铺好几张席子,从叶子缝隙中垂下的光线有一丈多长。

河岸北边寺庙道院非常多,红门大殿,绵延好几十里远。对面远处的树木,高矮成林,中间几处水田,西山好像人盘着螺旋状的头发,耸立在树林河水之间。

极乐寺离桥大约三里路,道路的风景也很好,马在绿荫下前行,就像给马车做的车棚。佛殿前有几株“剔牙松”,松树躯干碧绿嫩黄,斑驳疏落就像大鱼的鱼鳞,松树大约有七八围(一人环抱的长度叫做围)粗。

空闲时节,我曾经和黄思立等先生一起来这里游玩。我的弟弟袁中郎说:“这个地方就像钱塘、苏堤”。黄思立也认为是。我于是感慨西湖美景,我梦到很多次了,什么时候能挂起进贤冠(挂进贤冠,意思是辞去官职,挂起官帽,让给贤能的人),充当西湖六桥底下的游客,了却我一段山水情缘?

原文:

高梁桥在西直门外,京师最胜地也。两水夹堤,垂杨十余里,流急而清,鱼之沉水底者鳞鬣皆见。精蓝棋置,丹楼珠塔,窈窕绿树中。而西山之在几席者,朝夕设色以误游人。当春盛时,城中士女云集,缙绅士大夫非甚不暇,未有不一至其地者也。

三月一日,偕王生章甫、僧寂子出游。时柳梢新翠,山色微岚,水与堤平,丝管夹岸。趺坐古根上,茗饮以不酒,浪纹树影以为侑,鱼鸟之飞沉,人物之往来以为戏具。堤上游人,见三人枯坐树下若痴禅者,皆相视以为笑,而余等亦窃谓彼宴中人喧嚣怒诟,山情水意,了不相属,于乐何有也?少顷,遇同年黄昭质拜客出,呼而下,与之语,步至极乐寺,观梅花而返。

译文

高梁桥在西直门外,是京城风景最优美的地方。两条河夹着堤岸,垂杨柳蜿蜒了十余里,水流又急又清,鱼沉到了水底,鱼鳞和鱼鳍都看得清楚。佛寺星罗棋布,红楼朱塔,在绿树的映衬下显得格外的美丽。而从西山为游人所设下的坐席上看到的景致早晚都不一样,仿佛是故意用来娱乐游人的一样。当春意正浓时,城里的达官贵人,只要不是特别的没空都会来这里游览一番。 三月一号那一天,带着王袗和和尚寂子一起去游览。当时的杨柳刚刚抽芽,山色雾霭冥蒙,水与河堤齐平,两岸音乐声不断。盘腿坐在古树根上,把茶当作酒来品饮,绿树浪影好似劝人畅饮的音乐和锦帛一般,清清的水让我产生错觉,仿佛鱼在天上飞,鸟在水里游一般,人来人往,也好似这景致的一部分。河堤上的游人看到我们三个人呆坐在古树上,像傻和尚一样,纷纷相视而笑。而我们是在笑他们在这里设下宴席,喧嚣怒诟,和这美景丝毫不相衬,也不知乐从何来。过了一会儿,遇到了同一年登科的黄炜,叫他下来,与他交谈了一会儿,步行到极乐寺观赏了梅花,接着就回家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