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清玄:无所谓输在起跑线上,而在乎孩子是否一直在奔跑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1
01

为响应青岛第29届“世界休闲体育大会”,周末被朋友拖着去参加“迷你马拉松”。

我是第一次参加这样的活动,一开始是抱着跑不下来走下来的心理,可当我站在跑道上的时候,想要赢的心理不自觉得让我拖着朋友往前凑。

朋友笑我太紧张,他说:“马拉松不是100米,不在乎抢跑的几秒钟,更不在乎起跑线的前后,而在乎整个过程的毅力和坚持,力量的分配。”

我看看身边参赛的人们,有老人、有孩子、有男的、有女的、有胖的、有瘦的,有的人脸上还涂了油彩,大家都朝着同一个目标进发,欣赏沿途的风景,享受运动带来的乐趣,相对于整个赛程来说,起跑线真的是无足轻重的事情了。

我突然想起了那句流行在教育界的名言:“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现在看看真是可笑,人生不是100米短跑,而是一场马拉松,相对于整个人生来说,那点起跑线算什么呀?后面还长着呢!

02

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说过:“无所谓输在起跑线,而在乎孩子是否一直奔跑”,而他自己就是一个一直奔跑的人。

林清玄自爆小时候学习很不好,考试都考不到60分。好不容易有一年考过60分了,高兴得拿回家给爸爸看,爸爸开心的说:“这么多年来我一直在找一个接班人,现在终于找到了!”他吓坏了,家里三代是农夫,爸爸的意思是要他做农夫啊!他不想做农夫,从此以后认真读书。

好不容易读到高中要考大学了,结果考了两年都考不上,第三年终于以高出录取线0、5分的成绩考上了大学。

按照我们传统的观念,林清玄在考试过程中确实算不得人生的赢家。但是他从三年级就立志当作家的信念却从未间断,小学开始每天写500字,中学写1000字,高中写2000字,一路坚持,30岁前得遍了台湾所有文学大奖:国家文艺奖、中山文艺奖、金鼎奖、时报文学奖……直到他不再参赛为止,被誉为得奖专业户。连续十年被评为台湾十大畅销书作家。他的作品多次被选入中小学华语教本,被誉为“当代散文八大作家”之一。

林清玄属于起跑晚、跑得慢的选手了,但是他有韧劲、能坚持,在人生马拉松中,终获奖牌。

03

其实,和林清玄有着相似经历的,还有大家耳熟能详的马云爸爸。马云第一次参加高考落榜,数学只得了1分。第二次高考,再次落榜,数学提高到19分。第三次高考,还是落榜,离本科线差5分,由于英语成绩优秀,被破格录取到杭州师范学院外语系读书。就是这样一个三次高考落榜、其貌不扬还瞎折腾的人,最后却建造了互联网的商业帝国,成为人人追捧的偶像。

其实大家都知道马云成功的秘诀,在于能坚持、有闯劲儿。你看,马云的成功和起跑线有很大的关系吗?

你可以发现,你身边很多成功的人士,他们的起跑线并不高。反而有很多赢在起跑线上的人却输在了赛道上。

前段时间爆出名校硕士啃老的新闻,不就是一个活生生的例子吗?人生的前半场处处春风得意,读书一路高歌。但是人生的后半场却无比悲催,放着名校硕士的头衔呆在家里玩游戏啃老!

我初中是在一所机关子弟学校读的,身边的同学大多是机关事业单位家庭的孩子,家庭条件相对较好,他们毕业后也经由父母安排,进入了人人羡慕的好单位去工作。而我高中的同学大都是农村出来的孩子,他们没有背景、没有人脉,很多人一辈子生活在农村,直到读高中才第一次进城。可他们凭着自己的努力,大部分都考上了大学,毕业后到了全国各地工作。

几十年过去了,我那些早早进入事业单位工作的同学依然过着几十年如一日的生活,旱涝保收的日子犹如温水煮青蛙,让大家煎熬在生活的烙饼锅上。而我那些高中同学却风生水起,人生开始大逆转,有几位进了国家部委,还有一些已经是大企业的高管、董事长。

所以, 起跑线并不能决定一个人能否成功,而关乎成功的却是一个人是否一直在坚持奔跑。

04

作为家长、老师,我们怎样才能让孩子保持奔跑的姿态,做好孩子人生赛道上的呐喊者、助威团呢?

首先,我们要做一个能唤醒孩子内心种子的人。

孩子开悟有早晚,性格有特点,我们不能千篇一律的按照一个标准去评价孩子。你能说杨树是材,柏树就不是材吗?你能说梅花好看,菊花就不好看吗?每个孩子都有自己擅长的和不擅长的,我们的家长要善于发现孩子的特长,助其成才。

美国著名的游泳健将迈克尔·菲尔普斯小时候学习成绩一直不好,父母离异后不久,他被发现患有注意缺陷综合症伴多动症。但是她的母亲扬长避短,用运动来治疗他的多动症,结果菲尔普斯在教练鲍曼的严格训练下,成为获得奥运会金牌数最多的选手,他所保持的100米蝶泳、200米蝶泳、400米混合泳的记录至今无人打破。

如果菲尔普斯没有母亲和教练的因材施教,他的人生或许就是一手烂牌,这个世界也就少了一条“飞鱼”。

其次,我们要教给孩子面对挫折的能力

孩子在人生的赛道上,极有可能遇到绊脚石摔一跤,有的心理脆弱的孩子或许就此一蹶不振,而有的孩子却能爬起来,重返赛道,坚持比赛。我们家长、老师就要做那个帮助孩子爬起来的人。

中学课本上有一篇文章《走一步,再走一步》,写的是小亨特从小体弱怯懦,一次和伙伴攀登悬崖,上去了下不来。后来父亲找到了他,鼓励他战胜困难,战胜内心的怯懦,终于得以脱险。而从此,小亨特走上了自信的道路,遇到人生的任何困难,他都能走一步,再走一步,克服困难。

如果当时亨特的父亲爬上悬崖,救下小亨特,那么以后再遇到这样的事情,亨特依然会选择等待、怯懦。我们赞赏亨特父亲的做法,他让孩子学会自己战胜困难的能力,比什么都重要!

最后,我们要教给孩子爱的能力。

在人生的旅程中,我们不可能伴随孩子一生,而爱的能力却可以让他获得友谊、爱情、亲情,这些真情可以帮助他完成比赛,到达终点。

林清玄说过:“现在世界精英都不是当年的尖子生,他们在班级的排名是7名到第17名。原因就是这些孩子人际关系更好,可以和第一名做朋友,也可以和最后一名做朋友。孩子的压力小,生活更轻松,创意最好。”

其实,这些孩子为什么会人际关系好?因为他们有爱的能力。爱人者爱返,他在爱别人的同时,也会收获别人对他的爱,所以,这部分孩子才会收获良好的人际关系,而良好的人际关系是走向成功的基石。

总是考第一名的孩子,收获的往往是鲜花和掌声,接受的是别人的仰慕和崇拜。时间长了,不自觉的形成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忽视了很多需要在乎和维护的感情,一旦遇到挫折,这些孩子很容易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心理会承受不了,走上极端。

所以,明智的家长都不会去要求孩子追求完美,因为只有不完美的人生才是真正的圆满。

愿我们都能做一个好父母,不再追求孩子是否输在起跑线上,而更多得去关注孩子对生命的理解,拓展他们看世界的视野。 如果我们都能做到“大其愿,坚其志,虚其心,柔其气”,那么孩子在人生的赛道上,终能欣赏沿途的风景,享受比赛的乐趣,笑到最后,成为赢家!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