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国良的人生经历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6-05

二十三年班主任 矢志不移
郭国良1965年出生,2010年45岁,1988年大学毕业后到汝州一高工作,至今已23年。班主任也当了足足23年,没有一次“调休”,没有一刻间断。自1995年至今,连续担任毕业班班主任16年。曾经,郭国良感到疲惫,想休息一年,但是学生们不允许,有人说:“我们一年级时就希望能让郭老师教”,还有从汝阳、伊川、宝丰、鲁山等周边县市幕名而来的学生说:“你不当班主任,我们就走。”郭国良闪过一丝苦笑说:“我还当,我当定了”。就这样,这班主任一干就是23年。
作为一名班主任,郭国良挚爱他的学生。哪位学生有了困难,他都想方设法去克服;哪位学生出现了问题,他都春风化雨般地去解决;哪位学生有了点滴进步,他都要及时送去一声鼓励。郭国良家在城区,然而他并不常回, 学生寝室中的一间小屋就是他的栖身之地。每天早上5点,郭国良准时来到教室,用赞许的目光迎接一个个准时起床的学生,每天晚上10:30,郭国良用关切的声音叮嘱道:“同学们,该休息了”。然后回到小屋备课、批改作业至深夜,每天工作16小时以上,天天如此。
超常的工作量,周而复始的工作没有使郭国良感到厌倦。相反,每一天,郭国良都激情四溢,豪情万丈。早操后、晚自习他都发表5分钟的励志演讲,给学生谈理想和信念。运动会名次不靠前,学生情绪低落,郭国良说:“同学们,我们来一次演讲,题目是失败究竟能给我们带来什么”。郭国良总是把深沉的爱洒向每一个学生。郭国良说:“在我们班上是不允许一个人掉队的”。一些成绩差、纪律差,家长绝望、老师放弃的学生,郭国良不放弃,总是利用更多的时间和他们谈心,利用更多的时间进行家访,发现和肯定他们的特长,源源不断地给以激励和赏识。曾是问题学生的,在郭国良的悉心教育和关爱下,改掉了过去的坏毛病,考上了理想的大学,家长们满含热泪地对郭国良说:“您真是俺家的恩人”。学生们说,只要向郭老师靠近,我们天天都有用不完的劲儿。郭国良对学生出奇地严,严到不允许有一个学生有一丝一毫的逾规和随便,又是出奇地爱,爱到总是情不自禁地在学生的作业上、试卷上、练习册上写上:“你能行”、“老师相信你能行”、“老师期待着你的成功”等励志话语。
2003年,郭国良评为河南省骨干教师,在河南大学培训,受到省内外一些知名中学年薪10万元的聘请。这对自己工资不高、爱人做临时工的他来说确实是一个不小的诱惑。然而郭国良毅然谢绝了。他挚爱汝州,他从灵魂深处对汝州教育有承诺,对汝州一高的学生有承诺,他决不会改变自己的承诺。
三万公里家访路 坎坷崎岖
郭国良坚持家访20多年,累计行程3万公里。汝州市90%的自然村,郭国良都到过。因为右腿残疾,一路走来格外艰辛。然而郭国良认为:没有家访,你无法和学生交流,没有家访,你无法与教育零距离。教一届学生,要想方设法把学生的家都走一遍。这是他给自己立的规矩。于是,记着学生的名字,记着家长的姓名和家访的方向,星期天和节假日,郭国良骑着自行车、摩托车或挤公共汽车走在家访的路上。
每到一个家庭,郭国良给家长带去的是希望和信念,收获的是关于教育对农村家庭和农家子弟特殊意义的认识和思考。郭国良总是如数家珍般地和家长聊起孩子的性格、爱好、特长和发展方向,以及思想状况、学习状况,好多家长送别的时候总是擦着泪花说:“郭老师比俺更了解孩子”。
每一个学生辍学,都会使郭国良痛心不己,一定要经过三番五次的家访把学生“请”回来。一个同学家距学校20多公里,为说服辍学的他尽快返校,郭国良骑着自行车去家访。途中突降大雨,泥泞的山路无法骑行,他只好推着自行车,走不了几步就得停下来抠去车轮上的泥巴。摔了三跤、浑身泥浆的他感动了家长。看到学生,郭国良只说了三个字:“回学校。”学生和家长异口同声:“好!”前年,这个学生考上了东北林业大学。有的同学成绩一直不理想,家长让其退学帮家里打理生意。郭国良急匆匆赶到他家。面对一脸无所谓的家长,郭国良说了三句话:“第一,我喜欢这个孩子,虽然他学习成绩并不拔尖。第二,他口齿伶俐,能言善辩,是当法官的好料儿。第三,明年他若考不上大学,我包赔你家里的损失。”话音未落,家长忽地站起来,喝道:“孩子,赶快跟着郭老师回学校!”一年后,这个学生接到西南财经大学的录取通知书。想到曾经拖着残腿登门劝学的郭老师,看着盖有鲜红大印的录取通知书,学生家长眼睛湿润了。
爱洒乡村 点燃一颗颗希望之星
郭国良生在农村,长在农村,对农村、农民、农村学校一往情深。平时,郭国良的生活很节俭,但他资助学生却慷慨大方。23年来,他先后资助过180多名家居农村的贫困生,累计1.6万元。
长期以来,郭国良关注区域教育均衡发展并积极支教,热心帮扶农村薄弱学校提高教学质量。1992年以来,先后在临汝镇、尚庄乡、温泉乡、夏店乡、焦村乡等地讲授示范课200多节,培训教师800多人次。并带头捐书300余册,组织捐献投影仪、篮球架等价值5000多元的教学设备。
对于农村留守学生,郭国良倍加关心,倾注更多热情。一个学生高三时母亲去世,父亲在广州打工,汝州举目无亲,生活困难,时常感到孤独。郭国良向他伸出了温暖之手,把他领到家里,与儿子一起吃住,使他如愿以偿跨进了大学门槛。一个学生由于父母长期在外打工,进入一高后,性格有点内向,终日不说话,问题时只是用笔往题上划个问号。郭国良坚持每周约其到大操场散步、谈心,指导其学习和生活,帮助其认识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发现其有难言之隐,立即带其到医院看病。2004年,作为其班主任的郭国良为其精心估分,坚决支持其报北京大学社会学系,终于如愿以偿。2006年,未名湖畔,这个学生对着母校老师的DV机,满含热泪地对郭老师说:“老师,从我7岁起,父母就长期外出打工。我永远不会忘记,您像慈父一样关怀我。您每周至少陪我沿学校操场散步一次,与我谈心,给了我信心、智慧和奋发向上的力量。你就是我的慈父和导师”。
郭国良还密切关注学生的后续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幸福负责。他总是激励他的学生战胜自我,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一个学生99年大学毕业后,分配到汝州市商业局创办的基金会,但时间不长基金会被取缔,他下岗待业,向郭国良倾诉了这一境遇,并提出购买一台二手电脑助其就业的想法。郭国良听后当即拿出3000元资助他购买电脑,并鼓励他利用自己的特长南下创业。一个学生大学毕业准备开一家花店,但缺少资金,郭国良立即资助其2000元。2000块钱对今天来说微不足道,但对当时月工资只有500元的他来说,这可是他一家人全年的积蓄呀!
不懈追求  无数次自我超越
郭国良对自己不满意的太多。他崇尚人生在于不断地超越——超越常识和理念;超越不足与残缺;超越能力和意志;超越荣誉和业绩。
郭国良备课,中间是稿纸,稿纸上方是备课本,左边是大学历史教材和不同版本的高中历史教科书,右边是近三年的高考试卷和习题资料。每备一单元,总要左右贯通,几易其稿方成正式教案,每一节课都像艺术品一样精心设计。因而其课堂生动活泼而无闲言,精度极高,效率极高,郭国良时而循循善诱,时而慷慨激昂,众学生时而慷慨陈词,时而欢呼雀跃。凡是听过郭国良讲课的学生都有一个共同的心声:那真是一种享受。
多年来,郭国良每天都要读2个小时的历史书籍。通读了二十四史和外国历史著作。还坚持读文学著作,中外文学名著读了近300本。随着工作的日渐繁忙,无时间读大部头,但是《微型小说选刊》是每期必读,他说这小书是文学艺术及社会百态的缩影,读了可以指导学生高考作文。此外政治、地理书籍也是按计划每学期读2至4本。据其读书笔记统计,二十年来,读书约3000万字,作教学札记30本,约50万字,书写教案20万字,撰写教育论文近30万字。随手翻阅其第15本札记,里边的内容有《衡水中学考察报告》、《大地飞春——汝州一高2003届学生考察活动纪实》、《高二年级课改方案》、《百天冲刺学生思想动态的分析与探索》等。“批改不过夜,评讲不隔天”,是郭国良的口头禅。每一份试题,郭国良都要亲自做一遍,而且决不先看参考答案,力求将自己的最精辟的见解传达给学生,让学生跟着自己学会答题。每一张卷子,郭国良必然要亲自改一遍,而且习惯性地写上眉批、总批。学生把其批过的卷子精心收藏,不时翻阅,把这看作是心与心的交流,知识与智慧的碰撞。
勤于总结,精于计划,善于发现是郭国良学科教学的又一特色。汝州一高每一位同学科的老师,包括校史上的历史老师,历史教学有什么特色,郭国良都认真进行了总结,然后博采众长,熔铸自我。每学年制订历史组的教学计划,郭国良总是要在暑假中用一周时间,翻着日历精打细算,最后精确到每一天和每一节,郭国良称为“历史教学日历”。这份日历保证了历史教学严格的计划性和教学的有效性。
郭国良立足校本教研,勤于笔耕。历史教研组不仅是学校最活跃的教研组,而且走向校外,与周边县省市级示范性高中建立了广泛的校际合作。其所撰写的《对重大历史概念的准确理解和把握》、《创新教育与中学历史教学》、《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比较》、《新课标下的课外阅读的作用与指导》等10篇论文先后在《历史知识》、《河南科技报》发表及获奖。2010年,被表彰为全国“十一五”教育科研先进工作者,参与编写《破解高考》、《高考冲刺二轮复习资料》等书籍,专著《心作沃土》即将出版。
郭国良任毕业班班主任15年,所带班级上本科线人数始终保持汝州市文科第一名位次。由于突出的教育教学业绩,郭国良名闻汝州。先后38次评为学校先进工作者,16次被汝州教体局授予先进工作者、6次被平顶山市教体局表彰为先进工作者,两次被平顶山市政府表彰为优秀班主任,2003年9月被评为河南省骨干教师;2005年12月被评为河南省学术技术带头人;2009年教师节期间被评为全国模范教师。先后任两届政协汝州市常委。
面对闪闪发光的荣誉,郭国良认为,这只能说明自己没有原地踏步,从来不以“状元班主任”和“功勋教师”自居。总是永不停歇地实践、创新、超越。
每一个学期开始,郭国良总要带领任课教师和学生宣誓,铿锵之声久久回荡在学校上空:“我是光荣的汝州一高教师,坚决忠诚人民教育事业……履行教师职责,勇于开拓创新,追求完美教育,为学生和谐发展,为社会文明进步,为祖国繁荣昌盛,奋斗终生”。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