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激素六项高怎么治疗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3

  性激素六项如果过高的话可能需要吃药来治疗,毕竟性激素六项表示六种激素,如果六种激素水平都高的话,可能会影响到正常的生育情况,那么性激素六项高怎么治疗?

性激素六项高怎么治疗?

  孕激素六项检查一般在备孕的时候就要做,孕激素也叫孕酮,在女性怀孕过程中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很多女性朋友会出现孕酮偏高的现象,孕酮偏高该怎么办呢?

  什么是孕激素

  孕酮也叫孕激素,是卵巢分泌的具有生物活性的主要激素,特别是在怀孕过程中,扮演非常重要的作用,可以说,如果孕激素出现问题,怀孕都是困难的,即使怀孕,也会发生流产、早产,使女人失去生育能力。

  在正常情况下,在排卵前人体每天产生约2-3mg的孕激素,主要来自肾上腺。而在排卵之后,孕激素的产生量上升为每天20-30mg,绝大部分由卵巢内黄体分泌。

  孕激素六项检查是指哪六项

  1、促卵泡成熟激素(FSH):是垂体前叶嗜碱性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激素,其主要功能是卵巢的卵泡发育和成熟。血FSH的浓度,在排卵前期为1.5-10U/L,排卵期8-20U/L,排卵后期2-10U/L。FSH值低见于雌、孕激素治疗期间、席汉综合征等

  2、促黄体生成素(LH):也是垂体前叶嗜碱性细胞分泌的一种糖原蛋白激素。主要功能是促进排卵,形成黄体分泌激素。血LH浓度,在排卵前期2-15U/L,排卵期20-100U/L,排卵后期4-10U/L。低于5U/L比较可靠地提示促性腺激素功能低下,见于席汉综合征。高FSH如再加高LH,则卵巢功能衰竭已十分肯定。LH/FSH>=3,则是诊断多囊卵巢综合征的依据之一

  3、催乳素(PR1):由垂体前叶嗜酸性细胞之一的泌乳滋养细胞分泌,是一种单纯的蛋白质激素,主要功能是促进乳腺的增生乳汁的生成和排乳。在非哺乳期,血PR1正常值为

  4、雌二醇(E2):则卵巢的卵泡分泌。主要功能是使子宫内腺生长成增殖期,促进女性第二性征的发育。血E2的浓度在排卵期为48-52lpmol/L,排卵期370-1835pmol/L,排卵后期

  5、孕酮(P):由卵巢的黄体分泌。主要功能是促使子宫内膜从增殖期转变为分泌期。血P浓度在排卵前期为0-4.8mnol/L,排卵后期7.6-97.6nmol/L。排卵后期血P值低,见于黄体功能不全、排卵型子宫功能失调性出血

  6、睾酮(T):女性体内睾酮,50%由外周雄烯二酮转化而来,25%为肾上腺皮质所分泌,仅25%来自卵巢。主要功能是促进、阴唇和阴阜的发育,对雄激素有拮抗作用,对全身代谢有一定影响。女性血浆睾酮水平在0.7-2.1nmol/L,T值高,称高睾酮血症,可引起女性不孕。

  性激素六项孕酮高怎么办?

  孕酮高的现象需要引起重视,一定要及时的接受必要的检查才行,孕酮高的原因是有很多的,常见的有葡萄胎,黄体囊肿等,这对胎儿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一定要及时的治疗才行。千万不可延误治疗,但是自己的情绪一定要保持稳定,不良的情绪是会影响到病情的。在出现孕酮过高的情况后一定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合理的科学的使用药物才行,自己不能乱用药物!

促卵泡激素偏低的原因

  很多女性在检查出自己促卵泡激素偏低之后都很疑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下面我们就来看看促卵泡激素偏低的原因。

  1、如果女性的促卵泡生成素低的话,就很可能是卵巢功能出现了问题,卵巢无法完成其应有的工作,使得促卵泡激素的分泌出现障碍,从而造成女性出现促卵泡激素偏低的情况。

  2、如果卵巢出现了疾病,就很可能影响到卵巢的正常功能,从而使促卵泡激素分泌不足,在检查中就会出现促卵泡激素偏低的情况。

  3、有的女性生活没有规律经常熬夜,作息时间也很混乱,时间长了就会影响到内分泌,很有可能出现内分泌紊乱的情况,而卵巢也会受到内分泌的影响出现功能紊乱,从而导致促卵泡激素出现偏低或者是偏高的情况。

  能够造成女性促卵泡激素偏低的原因有很多,可以说只要是对卵巢功能有影响的疾病,都有可能使促卵泡激素的分泌出现异常,出现偏低的情况。

  很多女性都出现了促卵泡激素偏低的情况,基本上都是在做相关检查的时候发现。而促卵泡激素偏低会出现以下的情况。

  1、女性的促卵泡激素偏低的时候,通常都没有什么明显症状,很多患者都是再做其它检查的时候发现的,比如激素六项检查。通常患者自己是无法通过症状,发现自己促卵泡激素偏低的。

  2、促卵泡激素偏低最主要的症状,其实就是各种卵巢疾病的症状了,如果卵巢疾病影响到了卵巢功能,就该做相关的检查,以确定自己是否出现了促卵泡激素的异常。比如多囊卵巢、卵巢囊肿以及卵巢发育不良等,患上此类疾病就很可能使促卵泡激素偏低。所以,在促卵泡激素偏低的症状不明显的时候,大家可以把相关的疾病症状作为参考。

  如果女性患上了卵巢疾病,就该警惕自己是否出现了促卵泡激素的异常。在对疾病进行治疗时,也要对促卵泡激素进行调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