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迅法师:略说佛教的修行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7
略说佛教的修行

隆迅法师

佛教与其他宗教最大的不同,是在于达成生命的最终圆融使命,那就是成佛证果。家师梦参老和尚常说:“要相信你自己是毗卢遮那佛”。这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要相信众生本具的佛性与佛无异,不多也不少。然而,自无始劫来,被无明业习蒙蔽而不自知,如同皓日被乌云遮住,故为生死凡夫。若能亲近善知识,听闻佛法,思惟理解其中深义,依教修行,总有一天能开悟证果。

自无始劫来,众生因颠倒执着,造了许多恶业,轮回于三涂六趣中,饱受煎熬,死了又生,生了又死。佛陀不忍众生受苦,降生人世,教导我们修行,从分别执着中解脱,超出生死轮回之苦。

这一项工程极为浩瀚,因为我们累劫以来,所积的恶习太深,如《普贤行愿品》所言:“我于过去无始劫中,由贪瞋痴、发身口意,作诸恶业,无量无边,若此恶业有体相者,尽虚空界不能容受。”

佛也曾对地藏菩萨言:“一切众生未解脱者,性识无定,恶习结业,善习结果,为善为恶,逐境而生,轮转五道,暂无休息。动经尘劫,迷惑障难。如鱼游网,将是长流,脱入暂出,又复遭网。”

以是之故,佛陀慈悯众生,广设八万四千法门,并以种种身度种种人,末法众生应自知业重福薄,感恩佛陀的悲悯,早发修行之心。

谈到解与行,是佛教的修行基础,若就修行次第而言,应为信、解、行、证四个步骤。一般宗教多以信仰为主;然而佛教宗派众多,义理深广,不明其理,信心难发,菩提心更不坚固。故应深入经藏,契入佛陀妙理,像手持地图,才知如何通往成佛目的地。古德有云:“知而不行,犹如不知”,要达到涅槃寂静,必须亲身实践。佛教最重要的便是戒、定、慧三学,以此三学对治贪婪,瞋恚与愚痴。进一层推衍,有三十七道品,即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都是可以修学的法门。

为什么要修行呢?我认为原因有下列数点:

(一)人生是脆弱的,常遭遇到生离死别,困难挫折,病痛苦恼,需要依靠支持,止痛疗伤,如观音菩萨、地藏王菩萨,都是佛教徒心灵的依靠。例如发生灾难时,佛教团体总是最快伸出援手,发挥了慈悲与大爱精神,出钱出力为灾区重建家园。

(二)人性能善能恶,为了杜绝罪行、止恶防非,各宗教都有戒律,规范人的思想行为。佛教在家众的五戒,菩萨戒,比丘250戒、比丘尼348戒等。在戒律的规范下,人的思想行为合理合法,不会做错事,因为“举头三尺有神明”,心中有所畏惧,不敢行差踏错。 (三)人生是软弱的,有些人意志力薄弱,扺挡不了诱惑,偶一不慎迷失自己,每种宗教都有忏悔的办法,如天主教的告解,佛教更有各种礼忏的仪式,洗涤自己的罪过,并且从忏悔中,彻底去思索罪孽的根源,发愿决不重蹈覆辙,如此以求解脱罪业的渊薮。

(四)宗教人生的实践:从积极面而言,宗教人应当认识自己,了解人生的价值和意义。进一步超越自己、奉行善法,学习我们所尊崇的圣贤。佛教徒以学佛,“行菩萨行”为宗旨,“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的菩萨精神,“上求佛道,下化众生”。

(五)人生是无常的,有生必有死。人类畏惧死亡,宗教却开启永生之路,佛教认为,死亡是极自然的事。因此,不必过度惧怕,宗教给予人们对未来美好憧憬与希望,如天国,极乐世界,来生,也是终极关怀的一部份。

宗教的生活:

以佛教为例,普罗大众的佛教徒,一般比较重视宗教仪式,如法会课诵,或是有困难时祈求菩萨庇佑,趋吉避凶。然而“求福求禄求高寿、拜神拜佛拜祖先”之作法,完全不涉及佛学奥义,但使祈求者心安而已。至于佛学家则是将经典作为一门学问研究,本身并不见得是佛教徒。至于宗教实践者则是以佛法为生命的依归,“行无缘慈,运同体悲”,行解并重,自觉觉他,利益众生。

这些宗教人的伟大行为,深深影响人类,一个宗教是否受到大众的肯定和支持,可从信众的表现中反映。宗教徒的生活分为内、外两方面,内生活着重反观内明,如曾子曰:“三省吾身,与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不信乎,传不习乎”,“静坐常思己过,闲谈莫说人非”,都是自觉的功夫。宗教徒的外生活,则是与人为善、化度众生,这也是传教的关键。佛教主张“上求佛道,下化众生”,如果能把自己化作神佛的分身,乐善好施,解救别人的困难,就是生活与信仰统一,就是真正的宗教家。

佛教徒对修行应有的认识

所谓修行,究竟修什么呢?有人说修身、有人说修心,最好的说法,是修身、口、意三业。有一个很好的偈语是:“身语意业不造恶,不恼世间诸有情,正念观知欲境空,无益之苦应远离。”

身口意三业清净,就是修十善业: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言、不绮语、不两舌、不恶口、不贪、不瞋、不痴。

修八正道也是修身口意三业:正见、正思惟、正语、正业、正命、正精进、正念、正定

我以九字真言概括修行,闻思修,信愿行,戒定慧

闻、思、修:

闻是诵经闻法,深入经藏,佛家称为“文字般若”,不断吸收充分的智慧养分,清净身口意三业。闻法后思惟其中义理,以求融会贯通。修是修“心”,由心而至身,发展健全的人格和道德。

信、愿、行:

信是“信心”,信是道源功德母,有信心才能持久,不会因受挫折而中断。愿是志愿,在佛前发愿,建立生命的中心思想与人生目标,行菩萨道,慈悲利生。所谓“有志者,事竟成。”一曝十寒则徒劳无功。行是亲历实践,以百折不挠的精神,失败了再爬起,必有所成。

戒、定、慧:

戒能止恶防非,定是安顿心灵的根本,禅宗有云: “制心一处,无事不办。”

慧则是心灵的活水源头,丰富人生的资粮。人生的智慧需要开拓,唯有澄怀静虑,心海无波,智慧才会现前。九字真言是修行的要诀,多关心周围的人,常常生欢喜心,自然事事如意顺心。

佛教徒的修行

要成为佛教徒,必须经过一种三皈依的仪式,进一步则可受持五戒。佛教徒应有信仰生活,在家中找干净一角,安一尊佛像早晚上香,念佛诵经。宗教生活还应有一种本修法门,以持戒修福提升自己,如祈祷、诵经、数息、持名、观想、参禅等。为了培养慈悲心,不可杀生,积极的做法,则是放生茹素。另外,布施的功德很大,因为布施摄六度波罗蜜。所谓六度波罗蜜,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此是菩萨的修行。第一项布施波罗蜜,含有三种:资生施、法施、无畏施。弥勒菩萨偈言;“檀义摄于六,资生无畏法,此中一二三,是名修行住。”更进一步,进入无相布施,那便是真正的修行者,顿超三界。

宗教徒灵修的目的,在于人格的升华,及培养救世济民的情怀及举动,因此:

(一)首先心中要培养一个中心思想,契合信仰的方向和目标。

(二)发一个大愿,铭记在心,愿力会引导善行,造福人类社会。

(三)时刻反观内明,息灭贪瞋痴,以净化心灵,这就是智慧光明。

(四)生活回归俭朴,向往大自然,热爱生命,尊重生命,救度生命。

(五)亲近良师益友,接受善知识的言行教化,行善利生。

(六)常怀欢喜心,关怀别人,乐善布施,积极投入社会工作。

(七)每日静坐片刻,保持心灵平安清净,胸襟始得逐渐开阔。

(八)佛教徒更应常常忏悔往昔所造之一切恶业,始能清净三业,重新趋善向吉。

宗教对人类文明影响深远,孙中山先生曾说:“信仰能产生力量。”宗教信仰为人类带来神奇而不可思议的力量,突破困境,化解厄难。在这个道德不彰的时代,宗教家的心态也必须调整,使心胸更包容、更开阔,对不同的信仰,不可心怀蔑视,应相互尊重,异中求同。各宗教的基本教义,或许不尽相同,但宗教要具备超越世俗的观念,重视一切人类的需要,对于一切人皆寄予同情关怀。

宗教也不应流于世俗而妥协,信仰的最终目的,在于发扬佛教大无畏的菩萨精神,积极入世,净化社会人心,以大爱慈悲利益一切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