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是否有必要专门教育孩子孝顺父母?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8-04-27

我认为是不需要专门教育的,因为所谓的孝顺实际上是在中国文化中一种特别的表述,认为孩子要对父母好,但实际上忘了另一个前提就是父母对孩子也要好,也就是说,这种关系是互利互惠的,而不是说“不管我如何对待你,你都必须要对我好”,这其实是违反人性的。从孩子的天性来说,有一个人对我好,我想去相应地回应对方的情感,这是一种很自然的事情,并不是一个人嘴巴上说说你要孝顺、尊敬我,孩子就可以做到的。

在很多父母的理解中,所谓教育孩子不过只是说教,也就是嘴巴上说说就可以了,而家长自己有做到孝顺自己的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吗?所谓身教大于言传指的也是这件事,所谓的教育是在生活中潜移默化发生的,孩子看到你这样行动,自然而然的认同、想去模仿,也就做到了;但如果你自己没有做到,只是想通过说教来告诉孩子,一遍一遍的唠叨和洗脑,以为这样就能获得孩子的认同,那实在是一种莫大的妄想。

很多家长认为需要教育孩子孝顺父母,也有可能是自己内心中感到胆怯和恐惧,害怕孩子以后对自己不好,那实际上我们要反思一下自己的行动是不是能够起到榜样作用,让他们无意识的回应而做出“对你好”的行为。如果没有做到这些的话,只是在这里光靠嘴巴上一遍一遍的对他说,甚至有学校会有一些表演性质的活动,比如在学校操场上集体为父母洗脚这种几乎可以说是哗众取宠的行为,并不会得到孩子发自内心的认同,也许只有反感。

反过来说,TA可能会觉得虚伪和满口仁义道德也是某种“大人的特质”之一,那也是讨厌和想要远离的一个原因,所以这样不仅没有达到让孩子孝顺父母的效果,反而适得其反。

北京大学深圳研究生院兼职心理咨询师,职业生涯规划师,微信公众号:飞游的心理教室(ID:phil-psy)

第2个回答  2017-10-19

这是个好问题。中国以“孝”为先的传统问题其实非常温暖与大德。前几年我学教师双语培训,跟着两个年龄非常大的美国老师学习,她们虽然让我感受到了国外人的独立与无年龄限度的积极上进精神。但同时也透露些悲哀,两个老师明确表示很羡慕中国对老人的态度,尊敬与关爱。她们说在国外很多老人都是在老人院孤老而去,虽然文化差异大,没对没错,但对于我们的孝道向往,是可以从两位老师眼中读到。

既然中国的这样传统这么重要,需要沿袭是有必须性的。那么怎么让传统持续?

一:家庭氛围,耳濡目染。

以前有个广告特别感人,妈妈给婆婆洗脚,孩子自然也会给妈妈洗脚。给大家带来了很大的震撼。其实教养都是细雨无声的,在家里你做了什么比你说了什么重要的多。如果大人在家里对老人有足够的尊重,孩子根本不用怎么刻意去教授,自然而然的继承。

这是我在目前中国教育中看到原生家庭教育中值得被提倡的,我们千年历史都在说孝,所以中国人骨子里就有孝这个因子。

二:适当的故事,帮助孩子理解孝

题目在探讨是不是要专门给孩子教,到不用。毕竟孩子感受不到了,教是教不出来的。目前很多育儿机构或者学校做的有点过,比如刻意安排孩子给大人洗脚,其实并不能让孩子真正理解这是在做什么。

我理解这么做的初衷是为了让孩子体会和理解什么是孝,那么可以换种形式。中国24孝故事很多,可以没事给孩子讲讲,通过故事的形式孩子容易理解。

第3个回答  2017-11-28

百善孝为先,尊敬长辈,孝顺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当下,很多的孩子都是家里的独生子,被长辈们视为手中肉,眼中宝,都是家里的小公主和小皇上,往往唯我独尊,目中无人。作为父母,我们有必要以及有责任去教会孩子尊重长辈和父母。

“孝”对孩子来讲是一个空洞而抽象的词语,我们可以为孩子讲述《三字经》以及《孝经》,运用这些经典的语句让孩子明白小道理。

三字经中就有这样的一段话“香九龄,能温席,孝于亲,所当执。”讲述的就是在东汉时期,传说一位叫香菱的孩子在九岁的时候,就知道关心自己的父母。在夏天天气太热,他会用扇子将凉席扇凉后,再让父母去睡觉。到冬天的时候天气变冷,他则用自己的体温把被窝暖暖和以后再让父母上床睡觉。这个故事成为了中国二十四孝之一。

言教不如身教,我们父母更应该在日常生活中,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这让我想到了我们多年前看到的一个公益广告——为母亲洗脚。

广告的开头这样写道“关爱老人,用心开始!”广告中的母亲用心照顾年迈的老人,为她打水洗脚,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从未间断过。这位母亲的小孩大概四五岁,在看到自己母亲的善举以后,也在母亲忙碌了一天以后,主动为母亲打了一盆洗脚水,让母亲甚为感动。

广告的结尾写道“将爱心传递下去”,意思就是要让我们每一个为人子女的父母,以身作则,讲孝道,传递给下一辈,让他们也学会尊重老人,孝顺长辈。

当我们和家里的老人在一起生活的时候,我们应主动抢着做家务活,比如洗衣服、洗碗、买菜、做饭、洗衣服等;当家里的老人过生日时,我们应该为老人准备一桌丰盛的晚餐庆祝生日;当家里的老人卧病在床时,我们应精心地照顾,细致入微地去看护老人……通过父母的榜样作用,让孩子从小耳濡目染孝道的含义。

“人生五伦孝为先,自古孝是百行原。为人子女应孝顺,不孝之人罪滔天。父母恩情深似海,人生莫忘报亲恩,世上惟有孝字大,孝顺父母为一端。”在孝德经的孝顺篇当中就写着这样的一段话,让我们为人子女的父母为孩子做好榜样,引导孩子,去孝顺长辈。

懂得孝顺的孩子,心存感恩,在未来的成长之路中,他更能够体会父母的艰辛,并能够更加努力的去学习和工作,发奋图强,获得更美好的未来。

爱上绘本,爱上绘画,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快乐玩绘本

第4个回答  2017-10-25

“孝”自古以来是外面中华民族的优秀品质,一代一代传承下来,如果说要教,那么就是这个优良的品质出现了断层。

孩子是父母的复印件,如果孩子出了问题,应该不会是复印机出现了问题!

孩子总是处于时时刻刻的模仿状态,当孩子看到你为父母盛饭,为父母洗衣服,为父母洗脚,孩子也会拙劣的学着给你洗衣服,给你洗脚,帮你摆碗筷等等。

孩子并不知道这是孝道,还是什么,他们一开始只是觉得很好玩,慢慢的就会养成习惯,直至会认为这是自己应该要这么做的!这是自己的责任和义务!

这是最高级也是最难推行的教育!化有形为无形!

但是很多父母很奇怪,自己总是做不到孝顺自己的父母,对婆婆长辈呼来喝去,指使老人家做这个做那个,有些更过分不给长辈好饭好菜吃,时不时顶撞父辈,或者辱骂长辈的都有,孩子处于这样的环境,让他明白什么是孝道,那才是难于上青天呢!

现在国家也很注重关于民族精神的传承,很多的动画片、书籍都有制作出来,在周末或者晚上,和孩子一起亲子时光的时候可以陪着孩子一起看会儿动画片,或者一起阅读绘本书籍,通过前人的故事,动物的故事,来引导孩子孝顺的意义!

第5个回答  2020-09-25
其实这个完全不需要,你只要告诉孩子你是怎么孝敬你的父母的,给他做一个榜样就好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