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电影《金刚川》?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10-30
《金刚川》是一部优良的战争题材的影剧,让人感动不已。这部电视剧的剧情紧凑,画面真实,里面的演员很有表现欲望,有很强的表演力,更能真实地还原朝鲜战争的战场。这部影片教育人们在和平的时候又想到战争,又是一部感人的剧情片。
第2个回答  2020-10-30
如何评价电影《金刚川》?
这部电影的题材选取的很有特色,它并没有选取那些大家耳熟能详的抗美援朝经典战役,而是从一个大多人并不了解的「金城战役」中选取了一个特别的视角——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进入最终阶段,志愿军在金城发动最后一场大型战役。为了在指定时间到达金城前线,志愿军战士们必须跨越一条叫做「金刚川」的河流。在物资匮乏、火力悬殊的情况下,工兵连战士不断抵御敌机狂轰滥炸,以血肉之躯一次次修补战火中的木桥。
之所以选取这么一个题材,一个可能的原因是,留给这部电影的制作时间实在是太紧张了。基本上,这个时间能完成复杂的前期拍摄就已经很不容易了,更何况其中还包括了紧张的后期制作以及大量的特效镜头制作。可以说,拍摄这部电影的制作团队就像电影里的那些志愿军战士一样,也完成了一个几乎不可能的任务。而且,这个任务完成的不错!
电影故事本身并不复杂,整部电影的时间线就是 1953 年 7 月 12 日下午和晚上,总共分为四段,围绕着金刚川上的一座木桥,从不同的视角展现了这场战斗中的普通士兵是如何面对生死的故事。如果非要简单粗暴地总结,这部电影讲述的就是「美军要炸桥,志愿军要修桥」,但电影通过不同的视角展现了志愿军如何用勇气和信念去对抗钢铁,简单故事里却包含了复杂人物以及浓厚情感。
作为一部战争片,《金刚川》采用了一个在国产战争片中相对少见的视角来展现整个故事,那就是「战争中的士兵」。整部电影除了在开头做了一些简单的抗美援朝战争背景介绍外,整部电影几乎没有出现连长以上的指挥员,全部都是用普通士兵的视角来呈现这场战斗。
第3个回答  2020-10-30
我就讲讲《金刚川》为什么不行,因为它是全方位的不行。

一、剧情设计不行

战争片有三种,一种是往纪实方向拍,典型的是《大决战》,严格以史实为脉络,艺术再加工的地方仅限于对主线剧情不造成影响的细节部分;第二种是置于大背景下的小故事,比如《拯救大兵瑞恩》,艺术加工的地方比较多,但是整体依然服务于史实;第三种则是将战争这一行为作为背景,本质上是探讨战争意义、反思人性,情节基本与史实脱钩,这类常见于西方一些著名的反战片,比如说越战的那一批。

《金刚川》算哪种呢?哪种都沾边,但又哪种都不是。在片头它就以沙盘的形式标明:我们拍的是史实(金城战役)中的关键部分(金刚川桥);然后,它刻画了一些与史实有关的情节,但是又进行了极大的艺术再加工(比如史实是金刚川桥可以通行汽车,没有人肉架桥的部分,而真实战时的防空火力又很充裕);最后,它又虚构了一个“美军飞行员与志愿军高炮兵决斗”的情节并将其作为全片剧情的核心脉络。

我并不认为战争片必须严格按照前述三种套路去拍,但取长补短的前提是取长。在这一点上,《金刚川》的表现非常遗憾,它成为了一头缝合怪。它既没有拍出史诗感(把历史上打得很漂亮的金城战役拍成了我方很憋屈的感觉),也没有将小故事讲好(邓超的角色那么出彩,第一章就挂了;吴京和张译的戏完全无视了人民军队的纪律性,更别说政工干部角色的缺席),而对战争意义的思考也最终只靠第四章的说教式旁白来展现。所以,虽然这部片子是三个人联合导演,但身为编剧与监制的管虎无疑应当负第一责任。

二、讲述手法不行

第二章开始的时候我就知道,这片子要搞多视角叙事。离我们最近的一部多视角叙事的战争商业片是哪个?诺兰的《敦刻尔克》。

需要注意的是,诺兰本身是多线叙事的大师。《敦刻尔克》不仅是多视角,还是非线性。飞行员、船员、老百姓的故事,从不同角度、不同时间线、不同剧情切入,在故事讲述的过程中仅有吉光片羽的线索让观众进行捕捉和关联,而到最终才让几条线的故事交汇起来,让观众恍然大悟,在理解剧情的同时达到情感共鸣上的高峰。在这一点上,《金刚川》模仿得很拙劣。

拙劣表现在剧情的单一上。多视角叙事是不容易掌控的,创作者不仅要从不同角色的角度出发去讲述故事,还要让观众在遭遇故事线的交汇点(也就是相同剧情部分)时不产生雷同感和审美疲劳,那么在每次剧情交汇的时候都要有新东西。这一点上,《金刚川》只有一次做到了,就是志愿军喀秋莎对敌方炮兵阵地的覆盖,而这“新东西”也仅仅是视觉层面的,而非故事层面的。在故事上,唯一前后呼应并且能够带来情感打动的,是那个烟丝罐。别的就没有了。

所以在观影中,伴随着第二章的结束、第三章的开始,大量重复镜头的重复讲述,已经让观众开始产生一种烦躁感,因为观众知道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也知道谁会死,能新展示的东西只不过是角色的死法。所以我们看到,制片方在画面中不厌其烦得拍摄角色被命中、炸碎、死去的画面。诚然,最终几位角色在烈火后留下的身影带来了悲壮的雕塑感,但这种雕塑感所带来的冲击,其本质在于其他环节刻画与感染力的匮乏:实在没有什么能拿出手的故事讲述手法。

三、制作水平不行

这个片子是仓促上马抢上映窗口的,不是什么秘密。但是,不缺钱、不缺人,最终展示的效果哪怕从单纯技术角度上来说也差强人意。画面特效方面,能拿出手的只有喀秋莎的远火覆盖,以及战机的一些个别镜头;剪辑方面,邓超和女话务员两个在第一章很出彩的人物,到第三章就这么消失了,哪怕稍微串一下也好啊?还有一个不得不说的是配音,确切而言是美军飞行员的配音。我在观影的时候始终有一种特殊的不适感,只要美国人一开口就会出现,后来我知道为什么了。片中,美军飞行员的旁白、对话,都有一种浓浓的电子游戏味儿,就像《皇牌空战》里的录音一样。他们的台词,感觉是中国编剧套上80年代的翻译腔使用汉语先写出来,然后后再用翻译软件弄成英文,再找两个外国人配音读出来——对,读出来,语气和声调中都是刻意表现的“感情”而非真实跟着剧情起伏的情感,最终展现出来的就是这么一种浓厚的违和感,就和《花木兰》里外国人臆想的中国人说话方式一样。

同样的问题还出现在第四章上。其实,电影到小战士走过焦黑的战友尸体、后面新的战友冲上来修桥,就可以结束了。有升华、有高潮、有留白。因为历史上这场战役我们赢了并且赢得漂亮,电影结束的落点应该在“气势”上,而非“悲壮”上。因为创作方抓住“悲壮”不放,让观众心中本已到达顶点的“气势”又落了下去,重新跌入了对“人肉架起的大桥即将迎来狂轰滥炸”的剧情阴影里,最后只能加一个第四章,用教科书念PPT的方式来强行拔高结局。这就体现出了主创人员根本没有去揣摩观影人群的心理,或者他们压根不在乎,只想表达自己对于“悲壮”的执拗情结。

可是我们明明在金城打得荡气回肠,明明敌人没能通过轰炸得逞,明明我们在金刚川用了非常多机智的战术去避免影片中压根不存在的无谓损失,明明最终把美国人和南朝鲜打得在谈判桌上老老实实坐正起不来。

悲壮你马勒隔壁。

四、意识传达不行
第4个回答  2020-10-30
大家都知道抗美援朝的胜利是中国在近百年被凌辱的历史上反抗西方帝国主义侵略的第一次伟大的胜利,是百年来对外战争从未有过的辉煌胜利,又极大地增强了民族自信心和共产党的凝聚力,自鸦片战争后百年来丧失的民族自尊和自信力从此得到了恢复。不夸张地说,抗美援朝战争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华民族走向历史复兴的重要心理支撑点。所以对于拍这一类型的爱国电影,民众是非常喜欢的,也是非常有正能量的。
据港媒,曾拍摄《战狼》系列和《流浪地球》等大卖电影的导演兼演员吴京,已经赶赴辽宁丹东,筹拍抗美援朝题材的影片《金刚川》。吴京的经纪人证实,吴京目前已经进组,但不愿透露更多内容,并解释因签署剧组保密协议,不方便透露剧组情况。
电影《金刚川》以抗美援朝时期真实案例为背景,讲述志愿军工兵连无惧美军炮火,在金刚川地区修建桥梁的英雄故事,将会是一部引人深思的爱国主义教育题材电影。网络上有一篇关于抗战英雄张振智的文章,主要就是讲金刚川的故事。
金刚川是一条河,金城战役打响后后勤物资需要通过桥运到前线,张振智等人受命要在这里架起称重桥。他和战友们利用敌人炸断的木料,七天七夜真的建好了,可敌人出动了飞机,把7孔桥炸得只剩下了两孔,桥不能用了。张振智带着全连冒着枪林弹雨修桥,在这次任务中,敌人在载重桥周围共投下了近千枚炸弹,还有2500多发炮弹,可全连一直坚守到运输车通过为止。不知道在电影金刚川中,这位英雄连长会由吴京和张译谁来饰演。
既然是爱国主义影片,在主演的选择上,吴京是当仁不让,他的战狼精神无疑是一种典型代表。
据报道,电影《金刚川》总投资4亿元,由拍摄《老炮》和《八佰》的管虎执导,吴京担任男主角。
今年7月,广电总局电视剧司召开全国广电系统电视电话会议,部署调度抗战题材、抗美援朝题材、抗疫题材电视剧播出工作。其中,抗美援朝题材影视剧,在今年陆续迎来多部作品的开拍。《金刚川》,就是其中的一部。
虽然这部电影并未官宣,但根据多个影视平台和网上信息显示,这部电影由管虎(《我和我的祖国》《八佰》)、郭帆(《流浪地球》)、路阳(《绣春刀》)三位导演执导,吴京、张译等人主演。
吴京和张译,之前在影视作品中塑造的中国军人形象,深入人心。
张译,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中国内地男演员。他曾出演《士兵突击》《红海行动》《鸡毛飞上天》等多部优秀的影视作品,其中电影《亲爱的》获第30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男配角奖,《追凶者也》获中国电影导演协会最佳男演员奖、第24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男演员奖。
张译一向以率真、阳光的形象赢得喜爱,而十年军旅生涯也造就了张译性格中特别单纯的一面。张译的成功并不是一帆风顺的,甚至可以用坎坷来形容。但他始终没有放弃对表演的热爱,从没机会出场的配角到正宗男主角,从没戏拍到拍不停,他却一直保持着其他人少有的平和和淡定。经历了许多的坎坷挫折,10年的军旅生活最终把张译带到了自己所喜爱的演艺生涯当中。面对着“演戏就是个死”的评价,张译用勤奋和努力证明着自己。与他合作过的导演和演员,都用“敬业”“认真”“高要求”来形容他。工作中他喜欢低调、生活中他喜欢舞文弄墨、当然也离不开他所钟爱的“猫”!
据悉,《金刚川》的摄影师是罗攀,他曾担任冯小刚电影《芳华》的摄影,片中长镜头所呈现的战争场面,让人印象深刻。近日,电影《金刚川》已经在辽宁丹东秘密开机,网上相关资料显示的上映时间是10月25日,这一天,正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纪念日。
第5个回答  2020-10-30
这部电影的题材选取的很有特色,它并没有选取那些大家耳熟能详的抗美援朝经典战役,而是从一个大多人并不了解的「金城战役」中选取了一个特别的视角——1953年,抗美援朝战争进入最终阶段,志愿军在金城发动最后一场大型战役。为了在指定时间到达金城前线,志愿军战士们必须跨越一条叫做「金刚川」的河流。在物资匮乏、火力悬殊的情况下,工兵连战士不断抵御敌机狂轰滥炸,以血肉之躯一次次修补战火中的木桥。

电影故事本身并不复杂,整部电影的时间线就是 1953 年 7 月 12 日下午和晚上,总共分为四段,围绕着金刚川上的一座木桥,从不同的视角展现了这场战斗中的普通士兵是如何面对生死的故事。如果非要简单粗暴地总结,这部电影讲述的就是「美军要炸桥,志愿军要修桥」,但电影通过不同的视角展现了志愿军如何用勇气和信念去对抗钢铁,简单故事里却包含了复杂人物以及浓厚情感。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