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洲艺术区的小洲艺术区背景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6-04

小洲艺术区位于广州市海珠区东南部“万亩果林”保护区内的小洲村,与广州大学城一水之隔。小洲村是广州市首批历史文化保护区之一,也是目前广府地区唯一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保存最完整的水乡,曾被评为“广东省生态示范村”、“广东最美丽乡村”、“广州市特色乡村旅游点”、“中国乡村旅游‘飞燕奖’之最佳古村镇文化奖”、“中国独具特色名村奖”、“中国生态文明楷模”、“第一批全国生态村”、“广东省旅游特色村”、“广东省古村落”和“岭南书画原创基地”等荣誉称号。
小洲村独特的水乡环境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吸引了大批专业人员来到这里进行艺术创作。自当代岭南画派杰出代表关山月、黎雄才等著名画家在此建立艺术村之后,来自美国、加拿大、法国、南非、港澳和国内许多地区的知名艺术家,众多中青年艺术家聚居此地,相继建立一百多个工作室,涉及绘画、雕塑、摄影、书法、音乐、曲艺、文学、陶艺、电影、广播、广告、设计装饰和民俗文化等十几个门类。近年在小洲地区各类型艺术创作活动、艺术展览和艺术节活动频繁不断,更在广东省地区以至全国都造成了较大的影响。《广州市建设现代产业体系规划纲要》已将发展小洲美术原创基地作为加快建设广东文化创意产业广州核心基地的重要节点,一大批老中青艺术工作者大有继续聚拢发展的势头,在全国也引为瞩目。近年出现的高考前艺术培训的旺势,每年1万多来自广东全省的艺术门类报考生在此学习,使小洲村又成为了高考艺术培训基地。艺术界已有“北有798、宋庄,南有小洲”的说法。
小洲艺术区旨在解决小洲地区公众展览空间缺乏,民居建立艺术工作室空间狭小和不足的矛盾,依托小洲村多年已经形成艺术创作氛围基础,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良好势头,建立一个新的、大规模的集聚区。
小洲艺术区的建设和艺术家的入驻
自2009年8月开始,广州市益源实业有限公司开始投资建设的小洲艺术区。建设单位在设计初始考察了北京、广州、深圳等地文化艺术产业创意园和美术馆、展览馆,充分发挥高架桥底空间高大的特点,设计了一大批大空间工作室,从空间、采光和通风等方面满足艺术家创作、生活的条件。艺术区同时建有不同面积的展厅和展售厅与工作室配套,既可以满足本艺术区艺术家作品展示的需要,还可以面向社会长期组织展览和销售原创艺术作品。
经过一年多的分段建设和发展,改变了高架桥下原有的垃圾成山、杂草丛生、以及部分仓库、饮食店的火灾隐患的脏、乱、差的状况,形成了以原创工作室群为主体,同时拥有大型展厅、艺术沙龙、艺术品市场以及休闲交流场所的综合性艺术区,全长约1100米,建筑面积约30000平方米(包括公共道路、广场、停车场等)。两条蜿蜒河涌横穿,小桥流水的地形自然成为三大组团(区),万亩果林围护其中,是全国少有的生态果园艺术区。也是全国首创高速公路高架桥底建设的文化创意园区。艺术区地处珠江边,与广东省一号绿道相连。这个艺术家聚居地,不仅成了小洲地区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龙头地带,海珠区对外展示的一个窗口,也成为广州市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的重要标志性艺术聚居区。
功能齐全的艺术工作室吸引了大批体制内和体制外的老、中、青艺术家到此建立原创工作室,有广州美术学院、广州画院、广州雕塑院和许多社会上的艺术家们。其中还有外籍艺术家(美国、英国)。雕塑大师潘鹤和其儿子潘放、广州雕塑院原院长蔡文星、广州美术学院雕塑系副主任杨小桦、中国书画学会副主席江荣宇、美术评论家谭天、画家赵多瑞、雕塑家黄河和杨学军等人均设有工作室。目前各类工作室已有近80间,一批艺术机构也到此设立和进驻,包括国画、油画、漆画、版画、壁画、雕塑、摄影、书法、设计、装饰等门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