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个回答 2022-06-24
“金字塔”思维结构有三种子结构:序言、纵向、横向。思念结构的四个特点中,“结论先行、以上统下”,是用于纵向结构的;“分类清楚”、“逻辑递进”是用于横向结构的。
“序言”就是一个现实与思维的过渡体、桥梁,在实际生活(比如综艺节目)与工作(比如汇报总结)中无处不在。就象我昨天看的《中国新第三季》13进9中,节目正式开始前就是“序言”:节目接下来将由四个“厂牌”中人数最少的张靓影队出一人A,A任挑一人B,B再挑一人C,三人一组进行pK,最后由观众评委投票,末名淘汰。选的不好,或会全军覆没。靓影队怎么部署以保证剩下两人都能进入下一环节?她们决定队内两人都上台,再选一个她们认为最弱的选手。之后节目正式开始。
我们为什么要序言?序言有一个作用,就是沟通前把对方吸引过来,搭建一个思维交流的平台环境,不然对方大脑可能正想别的事;当然,序言也是为引导出主题用的。
好的开场方式能快速抓住并吸引对方。一个典型的、成熟的讲故事序言结构叫 “SCQA”:S: Situation(情景),大背景;
C :Complication(冲突),在这个背景下发生了哪些变化后的问题;
Q :Question(疑问),如何在这个背景下解决这个问题;
A :Answer(回答),答案就是解决问题的方案。
我上面说的例子,也是个标准的“SCQA”模式(与四句话分别对应)。我们记住这个结构就够用了。
纵向结构(结论先行、以上统下)有一个潜在好处,可以利用对方的思考和推理来增强你的说服力。因为先听到结论,人们会很自然地将后续的依据和前面的结论做一个连接,并更容易认可你的结论。不然他会自寻结论,说不定跟你不一致。
“纵向结构”分两种:一是从上而下搭建,叫作 问答分解 (疑问回答做分解 ) ;二是从下往上搭建,叫作 提总聚合 (概括总结做聚合 ) 。
打个比方,开会与看电影。为什么看电影会吸引人?因为所有电影基本都是在一开头抛出一个悬念,接着的剧情展开就是:给你一个答案、再给你一个悬念、给你一个答案……循环下去;当所有的悬念解开之后,这个电影也就结束了,而整个过程你会一直被紧紧地吸引着,所以两小时的电影看完以后,跟刚刚过了几分钟一样。这就是纵向思维结构。
再举个演讲例子:“猪应当被当作宠物来养”,见下图。
很吸引人,这就是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不断满足听众内心的需求。当然,类似“为什么”的问题是设想出来的,在正式的表达时常常不存在的。
注意的是,问题的回答就是你表达的一级标题,这些标题应该是有观点( 从一定的立场或角度出发,对事物或问题所持的看法 )的主题句,这样就会引发听众听到一级标题后的疑问,接下来再回答这些疑问构建二级标题。依次类推,直到你觉得已经解决对方所有的疑问并能够接受你的观点为止就完成了结构框架的搭建。
“问答分解”有两个步骤: 设想问题、回答问题
1、设想问题-- “5W2H”
设想问题是在已经确定完主题的基础上, 从对方角度出发 ,看对方会关注什么问题。比如申请加薪,你要设想上司会关心什么问题。比如,为什么涨?怎么涨?什么时候涨?不涨会怎样?
为了设想周全,有人设想出一个“5W2H”原则:What,是什么?Why,为什么?Who,谁来做?When,什么时候开始做?Where,何处做?How,如何做?
“5W2H”原则还有一个简洁式:2W1H(What、Why、How),“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做”,也就是毛主席说的“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回答问题
回答已经设想的问题,提前想好答案会事半功倍。同时还要想这三个答案会引发哪些新问题,再循环应用这两个步骤,直到你认为所有的答案都被解答了,就完成了这次金字塔结构的搭建。这里有两个注意点: 一是你的回答必须是结论 ,既回答上面的设问,又引发下一层的追问,这样才符合“结论先行”,再“以上统下”; 二是回答顺序要站在对方角度, 对方最关心的问题要放到关键位置上,他才能容易认可。
自上而下疑问回答是基于对方需求来搭建结构、呈现内容的方式,既要保证所有的核心词都被问到,又要保证按照问题的分类进行回答。
概括是指抽取出潜藏在事物之中的共同本质,把多个具体信息整理为一个抽象信息 ;总结是指总结出信息中的中心思想或主要内容。它们都是为了减少内容的表达,使信息整体化、有序化、结构化,便于理解、记忆、应用。
概括总结做聚合有三个步骤:
1、 收集信息 。将能够收集到的信息,全部罗列出来。
2、 分类 。归类分组,确保同一组的思想都属于同一个范畴。
3、 概括总结 。通过下面各个要点的观点,将每个分类概括出一个结论,当然还可以继续往上概括,直到金字塔结构的塔顶得出最终的结论为止。
举个例子:女孩子找对象,搜集到小伙子八个信息,进行概括总结。
概括总结要注意的是: 要杜绝“没有中心思想(观点)的主题句” 。没有结论也就没有任何立场,没有任何立场它充其量只能被称为数据统计表而已。
当然,在实际应用中,这两种方法是同时使用,割裂不开的。目标明确时,我们自上而下(竞聘、开会);目标不明确时,我们自下而上(总结)。但目标时常在明确与不明确之间:有目标,素材不足;素材足,目标不全等。
2020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