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玫瑾教授:老人带娃有弊端,到了该年龄,家长务必“接手”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8-04
不久前,我去北京参加了一场李玫瑾教授举办的 育儿 讲座,原本是谈到隔代教育相关的问题,作为夫妻双双把钱赚的典型家庭,我就询问了有关老人带娃注意事项方面的问题,李教授欣然作答,只不过在得知我儿子已经四岁时,她有些迟疑了。

作为 育儿 领域的大佬,李教授对儿童性格心理发展颇为了解,她的迟疑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因为我家孩子到了提高专注力的年龄,这与老人带娃的弊端相冲突。

根据李玫瑾教授的发言可知,专注力是孩子在学习上的一大利器,甚至超过了智商因素,这关系到后天学习习惯的养成。而老人带娃,是专注力最大的敌人。

想必不少家长也发现了,老人家带出来的孩子总是慢条斯理的,说话慢,做事也慢。之前“一看就是奶奶带大的孩子”的话题曾在互联网上闹得沸沸扬扬,当时就有家长指出,这种看上去好笑的老人家作风很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李玫瑾教授也是同样态度,她认为孩子3~6岁是各方面习惯的培养黄金期,其中不仅包括学习上的习惯,还包括思维逻辑和行为举止。而父母一辈已经迈入了晚年,他们的生活节奏缓慢,接受外界信息的能力降低,孩子很容易在老人家的言传身教下养成拖延症。

除此以外,老人家对孙辈始终存在“隔代亲”,当年在我们身上的严厉教育都会变成对孩子的宠溺和纵容。同样写作业,被父母带大的孩子就明白写作业的严肃性,但被老人带大的孩子更容易东摇西晃,不到最后不肯主动完成,这就是缺乏专注力的表现。

因此,李教授认为,到了孩子三岁以后,家长就应该“接手”孩子的教育,就算需要老人继续带娃,也要参与到孩子的教育当中,不要任由老人家把持孩子的教育大权。

那么,专注力对孩子来说到底有多重要呢?那就要从它的作用说起了。

根据相关研究证明,专注力是成功人士的必备因素,重要程度远超智商。聪明的孩子未必能成功,但专注力高超的人注定能在某一领域获得极高成就,毕竟专注力高意味着孩子的学习能力、记忆能力、计算能力、空间能力、语言能力均名列前茅。

同样写作业,别家孩子需要一个小时,专注力高的孩子就能集中精神在半个小时内完成,因此,与其说专注力是孩子的精神凝聚力,不如把它看成是孩子打开智慧之门的钥匙。

因此,家长千万不要忽视老人带娃的弊端,也务必在适合的年龄参与进来,只有孩子对时间有了紧迫感,以后在学习上家长才能少操心。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