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乎高赞:为什么越努力越焦虑?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9
最近上班族陷入一种“丧”的状态。天气不好觉得丧;交通拥堵觉得丧;工作不顺利也觉得丧。好像陷入了一种集体焦虑。

知乎上点赞最高的一条评论:

焦虑是人们想要寻求一种“控制感”,不想感受那种失控的无助。控制感等于确定和安全感。安全感是每个人所追寻的。人类会偏爱这种控制感,即便我们在怀念过去的时候,若能以一种“自己经过努力,且成功克服困难”的拯救式的逻辑来讲述,也更能从怀旧中体会到力量感,有助于形成积极的自我认知,提升自尊感。

为什么越努力越焦虑?首先我们看下这个问题的关键字眼:努力和焦虑。

你可能每天都加班到很晚,经常熬夜;可能下班后还去各种培训班学习;可能周末也没有自己的自由时间。看似付出了这么多,却没有得到自己想要的,也不知道自己在为什么而忙?

这是一种努力吗?相对于每天上班,下班刷剧,打游戏的人也许是一种努力了。至少想法的积极的,是有想要改变的。但这也是一种自我感动式的努力,你只是看起来很忙,忙起来就不会再去应对内心的恐慌和焦虑。

之前有个报道是一个中年女性说自己干了几年除了收费什么都不会,有时候我们总在一个地点上用一个经验和方法在做事,却想要不同的结果。

个人的能力有70%在冰山的底层。需要我们自身去挖掘和摸索。

人们在这之前总有一种假设就是:我努力了就一定会有一些收获。第一反应是为什么会这样?而不是我是如何走到这一步的。我们一直以来的教育都在寻找一种正确答案。然而我觉得每个人的成长没有准确的模板可以复制。

焦虑是现代社会特别是大城市的人的一种标志了。除了自我价值实现,总有生活的压力:房子,车子这些促使着人们去奔波。焦虑只要来自这3个方面:一是对比;二是自我苛责;三是自身能力不足的一种说辞。

比如:这几年微信公众号很火,就忙着开设公众号,试图也创造自己的财富奇迹。当我们自身能力不足实现自己的欲望的时候,这时候也许问为什么比问如何做容易多了。在这个互联网知识的时代,成甲老师在《好好学习》提到我们已经从拼知识数量的时代,获取知识的速度的时代过渡到知识深度的时代了。不是我掌握那么多为啥还没收获,是我们怎么去运用我们的知识。

为什么努力了还是碌碌无为?我们从没思考过自己的选择,努力的方向,实际自己想要的跟自身能力的差距。

最近看罗振宇老师的《迷茫时代的明白人》谈到互联网时代个人崛起的4种途径,用罗老师个人的话来说是:

1.转身(从产品经济到体验经济的转变。如果无法做到技术方面的独特就从体验方面,观察人们的实际需求,带给人们不一样的体验)

2.立定(找到自己所擅长的领域)

3.呻吟(推广和宣传方面)

4.躺倒(放松的姿态去面对成长,了解行业信息,不随波逐流)

也许我们读了很多书上了很多课,都无法真正给我们带来实际性的效益。真正的努力需要我们提升自己思考的深度,扩宽视野,在更大的格局上去发展自己。当你以自我发展的眼光去对待个人成长,伴随而来就不是焦虑而是惊喜的收获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