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赛人的相关报道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5-14

马赛人:穿梭在传统与现代之间
金黄的东非稀树草原上,走来一队身披红色披风、手持木棍的马赛人。这是肯尼亚马赛马拉国家自然保护区外一道靓丽的风景。  无数游客不远千里来欣赏东非草原美景的同时,也被生活在这里的马赛人所吸引。作为肯尼亚最具代表性的部族之一,马赛人一直延续着游牧传统。数百年来,他们在非洲辽阔的大地上逐水草而牧,靠围猎而生,过着游牧民族的本色生活。但近年来随着自然生态和社会环境的变化,越来越多的马赛人开始穿梭在传统与现代之间。
随意走进马赛马拉保护区外的一个马赛村庄,映入眼帘的是独特的马赛人民居。枯树枝围起一个篮球场大小的小院,几座由树枝、牛粪和泥巴堆起的小屋前站着十几个村民。男人们裹着被称为“束卡”的红色披风,手持一头细一头粗、用来赶走野生动物的马赛木棍。女人们穿着色彩绚丽的“坎噶”裙装,戴着精细彩珠串成的头饰和项圈。
马赛男人的披风之所以选择红色,是为了赶走狮子等野生动物,保护他们赖以生存的牛群。牛在马赛人的传统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他们不吃蔬菜,只喝牛奶、牛血,吃牛肉。每天晚上,村民们会把村子的大门用枯树枝堵严,让牛群聚集在村子中央。他们自己在窄小的泥屋里守着小牛,睡在牛皮上。
马赛人曾流传着一个古老说法:“我们右手持长矛,左手持圆棍,就不能再拿书本了。”但随着时代变迁,很多马赛人的习俗已发生了很大变化。
现在大多数马赛人的孩子都去附近的学校上学读书。在肯尼亚政府大力推进保护野生动物的过程中,马赛男子的成人礼也不再是杀死一头狮子,而是尽可能多地养牛。每养10头牛,才能娶一个妻子(马赛人实行一夫多妻制)。
与此同时,成年人也开始融入现代社会。放牧不再是他们谋生的唯一手段。一些人到附近的山上开垦土地、种植蔬菜。他们不再居住在小小的泥屋中,而是和附近居民一样生活在铁皮房里。还有一些人走出马赛村,到首都内罗毕等地去谋生。马赛村里的人越来越少。
留在马赛马拉地区的人则利用靠近自然保护区的“地利”条件,加入到旅游服务业的洪流中。保护区附近的饭店和旅游纪念品商店中,经常可以看到特点鲜明的马赛服务生。他们保持着马赛男子的身体标志:缺少一颗下门牙和长可及肩的大耳洞。记者参观的村庄还在小院里单独辟出一半的地方,摆放各家做的手工艺品,包括木雕、马赛木棍和马赛项链等。村民们都游刃有余地掌握了推销各类商品的技巧。汤姆介绍说,旅游业已是这个村庄重要的收入来源。
对于来往参观的车辆和外国人,马赛孩子已经习以为常。他们的眼中,呈现的是一个交织马赛族游牧传统和现代商业生活的世界。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