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时期的主流经济观念

春秋战国时期的主流经济观念

第1个回答  推荐于2018-04-23
春秋战国经济管理思想的演变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演变,经济管理思想也发生了变化。

西周时期是农、工、商并重。关于这点,《史记?货殖列传》引周书曰:"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此四者,民所衣食之原也。" 春秋时期,齐桓公任用管仲改革重视工商,郑国也重视工商业与商人订有盟约,卫文公" 训农,通商,惠工" ,晋文公" 轻关易道,通商宽农,……利器明德" ,①隋武子说楚国" 商农工贾,不败其业" ②。在此情况下,春秋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一般都是农工商并重的。及至战国随着个体农民广泛出现而成为整个社会赖以存在的基础,又由于兼并战争的激烈进行,所以各国都不能不重视耕战,在这种情况下政治家、思想家转向重农抑商、重本抑末,商鞅、韩非就是这方面的代表人物。战国时期,还出现了以《管子?轻重篇》作者为代表的经济思想,作者站在封建国家的立场,主张国家经营工商业以增加国家经济收入,同时减免赋税,安民保民,富国强兵。除此而外,经济管理思想其他方面也有明显的变化。 (一)管仲、孔丘、范蠡的经济管理思想 1。管仲的重工商与四民分业论管仲,公元前685年至前645年在齐国当政,相齐,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的第一个霸主。

管仲出身没落贵族,青少年时曾与其友鲍叔牙经商。齐国有重视发展工商业的传统,《史记?齐太公世家》载西周分封姜太公后," 太公至国,修政,因其俗,简其礼,通商工之业,便鱼盐之利,而人民多归齐,齐为大国".这就是说齐国从西周初年立国时,就重视发展工商业。而在管仲相齐后," 设轻重鱼盐之利,以赡贫穷,禄贤能,齐人皆说(悦)" ①。所谓" 设轻重鱼盐之利" 就是重视工商业的发展增加国家收入,至于管仲曾为此采取过一些什么措施因记载疏漏已无法确知。由于重视工商业的发展,增加了国家的经济收入,广开就业门路,所以能" 以赡贫穷" ,再加上在吏治上任用贤能,所以使" 齐人皆说(悦)".管仲的经济思想最著名的就是四民分业分居论,关于这点,《国语?齐语》载:桓公曰:" 成民之事若何?" 管子对曰:" 四民者,勿使杂处,杂处则其言咙(杂乱),其事易(变)。" 公曰:"处士、农、工、商何?" 管子对曰:" 昔圣王之处士也,使就闲燕;处工就官府,处商就市井,处农就田野。"

②管仲的四民分业分居论,除有其政治、军事的目的外,在经济管理上企图达到以下目的:其一,使职业世袭化:四民分业分居可以使人的职业世袭化,让士、农、工、商都固定在原来的职业和地位上,以便让其" 少而习焉,其心安焉,不见异物而迁焉,是故其父兄之教不肃而成,其子弟之学不劳而能" ,如此,则" 士之子恒为士" ," 农之子恒为农" ," 工之子恒为工" ," 商之子恒为商".这样使职业和地位都世袭化,就保证了劳动技能和劳动力的再生产,替统治者提供世代被掠夺的劳动力资源,同时也使现实的生产关系不断的再生产。其二,同一行业的人" 群萃(聚集)而州处" ,聚集在一起,彼此易于交流生产经验,提高技术水平,即所谓" 相语以事,相示以巧" ," 相陈以功".这有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其三,同一行业的人聚集在一起,可以互通信息,彼此间" 相语以利,相示以赖,相陈以知贾(价)" ,可以促进商品的流通。从以上几方面看,管仲的四民分业分居论,有其重视工商业,利于生产技术、技能、知识的传授,促进社会生产发展的一面。同时,它也受西周以来的传统影响,把人的职业分工世袭化,使一切都成为静止、不变的,把生产力水平和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都僵化了,有利于统治阶级统治的保守方面。

管仲的四民分业分居论中,关于分居世袭的内容有明显的保守性,但关于四民分工、分业的内容却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客观存在和人们关于分工、分业的观念,所以这一划分对后世有重大影响。管仲把一国民众分为士、农、工、商四大集团的分类,为以后中国封建社会一直沿用,正说明这一分业、分工论反映了当时和以后社会发展的客观存在。 管仲在土地问题上,主张" 井田均畴" ,即把井田大体平均地分给直接生产者使用。在赋税问题上主张" 相地而衰征" ,即按生产者所耕种的土地的好坏分等差征收实物税。在税率上主张轻税,《管子?大匡篇》载:" 二岁而税一,上年什取三,中年什取二,下年什取一,岁饥不税。" 这里除了饥荒年不收税外,两年征税一次,上年征十分之三的税,平均每年征百分之十五;中年征十分之二,平均每年征百分之十;下年征十分之一,平均每年征百分之五。如果平均计算,则每年征收十分之一的税。《管子?幼官图篇》载齐桓公三会诸侯时规定:" 田租百取三,市赋百取二,关赋百取一。"

这时规定的田赋的征收量为百分之五,只是暂时的。从农业税的征收看,《管子?治国篇》说" 府库之征,粟什一" ,说明一般情况下征收什分之一的田赋。至于关税、市税,管仲也主张从轻征收。
  管仲的经济思想是很光辉的,其重视工商业的思想、四民分业的思想、井田大体平均分给直接生产者使用的" 井田均畴" 的思想、轻税的思想都是适应当时社会发展的有积极意义的思想。春秋时期的改革家管仲在经济管理思想方面是有代表性的,无人能超越他。
  2。孔丘的利民、富民思想孔子,名丘,字仲尼(公元前551至前479年)。孔子出身于没落贵族,少年贫且贱,是我国历史上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是中国历史上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提出了系统的思想理论体系。不过经济管理思想并非孔子之所长,只是由于经济问题是孔子所无法回避的问题,所以他不可能不谈到这个问题。由于他的地位和影响,他谈到有关经济问题的观点、主张,对后世有重大影响。因此,不能不对他的这些观点、主张加以介绍。

(1)利民、富民与农工商并重 孔子虽然" 罕言利" ①,又说" 君了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②,似乎孔子是不主张讲利的,实际不是这样,孔子是主张利民的。孔子曾说" 因民之所利而利之" ③。这句话译成现在的话就是:按照百姓的利益而使他们得到利益。孔子这里所说的" 利" 当然是不专指物质利益,然而却包含着物质利益,孔子主张减轻赋税不就是对百姓有物质利益吗? 孔子还主张富民,他和弟子对话时说:子适卫。冉有仆。子曰:" 庶矣哉!" 冉有曰:" 既庶矣,又何加焉" ?曰:" 富之".曰:" 既富矣,又何加焉?"曰:" 教之" ④。 这段话的大意是说:孔子到卫国,冉有给他赶车。孔子说:卫国人口众多啊!冉有说:人已多了,再给他们办什么事呢?孔子说:让人民富裕。 冉有说:富裕了,再办什么事呢?孔子说:教育。

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孔子是主张让人民" 富" 起来的。孔子主张让人民" 富" 起来,从他和弟子冉有、子路的对话中也可看出。 丘也闻有国有家者,不患贫而患不均,不患寡而患不安。盖均无贫,和无寡,安无倾⑤。 读这一段话需要注意的是,孔子本人是个比较保守的思想家,对当时存在的等级制度持维护态度,所以不可能主张在不同等级之间" 均贫富".那末,孔子所说的" 不患贫而患不均" 、" 均无贫" 的思想究竟应如何理解呢?笔者认为:其一,孔子反对有的卿大夫" 贪冒无厌" ,过份向民众征取赋税,反对季氏乐舞越制;主张减轻对人民的盘剥,使人民生活的好一些。其二,主张在被剥削阶级内部各个成员之间财富分配彼此接近,不要过于两极分化,让劳动者有饭吃,日子过得不错,这样民众不起来反抗,统治阶级的统治就会稳定。

所以,孔子所说的均贫富,既包含着限制统治阶级的过分盘剥和奢侈浪费,又包含着在被统治阶级内部财富的分配要平均。 上述言论说明孔子是主张利民、富民和" 均无贫" 的。 那么怎么才能利民、富民呢?在孔子看来这首先就要足食。《论语?尧曰》载:" 所重民,食、丧、祭。" 《论语?颜渊》载:" 子贡问政。 子曰:’ 足食、足兵、足信之矣。’ 子贡曰:’ 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 曰:’ 去兵’." 孔子在这两处都把" 足食" 置于重要地位,所以要利民、富民必须首先" 足食" ,如果不能作到" 足食" ,连饭也吃不饱,怎么能算作利民、富民呢?而要" 足食" 就应当发展农业生产。 《论语?子路》载:" 樊迟请学稼,子曰:’ 吾不如老农。’ 请学为圃,曰:’ 吾不如老圃’",似乎孔子对农业生产不予重视,实际并非如此。 因为孔子那样回答只是认为参加农业生产是小人应作的事情,而你樊迟这样未来的统治者是不应过问的。从孔子的其他言论看,他对农业是很重视的。《论语?泰伯》云:" 子曰:’ 禹,吾无间然矣!菲饮食,而致孝乎鬼神;恶衣服,而致美乎黻冕;卑宫室,而尽力于沟洫。禹,吾无间然矣。’"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禹,我找不出他的毛病。他自己吃的不好,对鬼神的祭品却很丰盛;平时穿着破旧衣服,祭祀时穿的衣冠却极美丽;居住宫室很简陋,却把力量完全用在修建沟渠水利上。禹,我对他挑不出毛病。孔子佩服大禹的三件事情中,其中的一件就是禹尽力修筑沟渠水利。
  这说明孔子对发展农业生产是很重视的。
  为了富民,孔子及其弟子还主张正常地进行手工业生产。孔子的学生子夏说:" 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 ①意思是说:各种工匠在作坊完成自己的工作,君子通过学习来获得真理。这二者都是正常的,自然而然的事情。这说明孔子及其弟子是主张手工业生产应当正常进行。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孔子对商业并不反对。孔子的学生子贡(端木赐) 是大商人,孔子对他却持肯定的评价,他说:" 回也其庶(差不多)乎,屡空。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 其意思是说:颜回的学问、道德差不多吧,可是常常贫困。端木赐不听天由命,去经商,猜测行情却常常猜中。这说明孔子并不反对经商。孔子有时也把自己比为商品,如子贡说:" 有一块美玉在此,是把它藏在匣子里呢?还是找一个识货的商人卖掉呢?" 孔子回答说:" 卖掉!卖掉!我正在等待识货的人呢?" ②这正说明孔子对经商持赞成的态度。 孔子主张正常地发展农、工、商业是富民的基础。然而,有这一点民并不一定能富起来,所以他还主张轻赋、去奢、从俭等等,这些以下将进行论述。 (2)轻赋、从俭、去奢孔子反对统治者过分盘剥人民,主张轻赋、从俭、去奢。 鲁国大夫季氏过分聚敛,激起孔子强烈反对。《论语?先进》载:" 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 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鲁大夫季氏比周公还富,孔子的学生冉求还替他搜刮,增加他的财富。孔子对他的学生说:冉求不是我的学生,你们可以鸣鼓而攻击他。 《左传》哀公十一年载:" 季孙欲以田赋,使冉有(冉求)访诸仲尼。仲尼曰:丘不识也。……仲尼……私于冉有曰:君子之行也,度于礼。施取其厚,事举其中,敛从其薄,如是则以丘亦足矣。若不度于礼,而贪冒无厌,则虽以田赋,将又不足。且子季孙若欲行而法,则周公之典在……" 周代征收军赋是以丘为单位征收的,一丘(十六井)的土地出戎马一匹,牛三头。随着土地私有的发展,人们占有、使用的土地越来越不平均,季氏针对这种情况想改为按田征收军赋,借机大大加重对人民的盘剥。孔子则以用田赋不是周代征收军赋的常法、不合周公之典为理由,指斥季氏" 贪冒无厌" ,加重盘剥。这个问题说明孔子主张轻赋,反对对人民加重盘剥。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