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学前儿童家长的什么是学前儿童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关键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3-03-22

素质教育。

我国学前教育界和发展心理学界对“学前儿童”这一概念的认识并不完全一致。例如,许多人在翻译英语资料时,把“学龄前儿童”(preschool children)、“幼儿”(young children)以及“早期儿童”(early childhood)等不同内涵和外延的概念都译成“学前儿童”。把正式进入小学阶段学习前的儿童统称为学前儿童。

按照国内外现行的医学以及心理学的分类,人从出生到幼儿期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出生和新生儿期(birth and newborn):出生—1个月;婴儿期(infancy):1个月—1岁,相当于乳儿期;学步儿期(toddler hood):1—2岁;早期儿童期(early childhood):2—6岁,相当于幼儿期。尽管这一分类法正日益受到挑战,特别是对婴儿的分类更是莫衷一是。但是,通常把这几个阶段统称为儿童期。

提高学前儿童家长的素质,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宣传教育:对于一些基本的家庭教育理念、知识和技能,可以组织开展相关的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广泛宣传、普及知识等方式,让家长更加了解儿童成长发展的规律和要求,掌握一些基本的育儿知识和技能。

2、提供培训机会:针对一些特定的问题和需求,可以为学前儿童家长提供相应的培训机会。比如,针对某些常见的育儿难题,可以安排专家介绍相关的解决方法;针对一些关键时期(如入园、升小学等),可以开设特别的家长培训班。

3、建立交流平台:建立学前教育家长微信群、家长会或者其他形式的交流平台,让家长之间进行交流、分享经验,相互帮助、支持和鼓励。这有助于家长共同进步,形成正向的育儿氛围。

4、建设家校合作机制:学前教育机构需要与家庭建立良好的联系和沟通机制。可以采取家长门诊、家长会谈等方式,积极与家长沟通和交流,了解家庭情况和孩子的学习和生活状态,给予家长有效的指导和帮助。

5、监督考核机制:在学前教育机构内部建立相应的监督考核机制,对教师和家长进行相应的考核评估,激励优秀人才,倒逼不足之处的改进。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