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十三五规划纲要全文,2019年湖南十三五规划纲要解读(二)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3-10-13
伟目标,十八届五中全会又确定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具体要求。今后五年,努力实现以下目标:

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增速继续保持高于全国平均水平,2020年前在中部地区率先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明显缩小,主要经济指标平衡协调。长株潭地区率先迈向基本现代化。

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先进制造业加快发展,新产业新业态不断成长,服务业比重进一步提升,农业现代化取得明显进展。投资效率和企业效率明显上升,出口和消费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明显增大,经济外向度提升,经济增长的科技含量提高。县域经济、非公有制经济、开放型经济、金融业做大做强。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加快提高。

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全面提高。就业比较充分,就业、教育、社保、医疗、住房等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提高,劳动人口受教育年限明显增加。收入差距缩小,中等收入人口比重上升。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消除武陵山、罗霄山连片地区区域性整体贫困。

全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中国梦和更加深入人心,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思想广泛弘扬,向上向善、诚信互助的社会风尚更加浓厚,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法治意识、规则意识、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文化产业在全省经济中的支柱产业地位进一步凸显,湖湘文化的积极影响持续扩大。

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低碳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基本形成,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碳排放总量得到有效控制,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标,主体功能区布局和生态安全屏障基本形成,森林覆盖率、湿地保有量和珍稀濒危物种栖息地有效保护率保持在较高水平,城乡生态环境明显改善。长株潭两型试验区第三阶段任务完成,全省两型社会建设取得新成效,两型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走在全国前列。

各方面体制机制更加完善。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全面深化改革取得制度性成果,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基本形成。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法治政府建成,司法公信力明显提高,产权得到有效保护。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基本形成。党的建设制度化水平显著提高。

绿色是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良好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坚持绿色富省、绿色惠民,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突出的位置,融入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全面推进两型社会建设,加快推动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绿色化,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之路,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二、坚持创新发展,培育经济发展新动力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必须把创新摆在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不断推进科技创新、制度创新、文化创新,激发各类创新主体活力,加快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加快实现发展动力转换,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5.挖掘消费、投资、出口潜力,全面释放新需求。我省经济发展的回旋余地和强劲韧性就在于巨大的需求潜力。必须促进消费、投资、出口协调增长,培育需求新增长点。

发挥消费对增长的基础作用。着力扩大居民消费,以扩大服务消费为重点,带动消费结构升级,打造多点支撑的消费增长格局,引导消费向智能、绿色、健康、安全方向转变。着力改善消费环境,促进养老家政健康消费,引导和做大信息消费,提质旅游休闲消费,扩大教育文化体育消费。推动绿色消费,探索信用消费。促进流通信息化、标准化、集约化。

发挥投资对增长的关键作用。全面对接“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促进中部崛起等国家战略,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和关键领域,优化投资结构,增加有效投资,新上一批事关长远发展的重大产业、基础设施、新型城镇化、生态环保、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项目。加快建设国家重点工程,大力推进城乡建设、交通建设、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创新融资方式,拓展融资渠道,完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体制,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撬动社会资本投融资,保障重大投资项目资金需求。

发挥出口对增长的促进作用。立足特色、厚植优势、龙头带头、多元发展,创新技术、产品、管理、营销模式,优化出口结构,扩大贸易规模,培育外向经济新优势。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大力度提升出口导向型产业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不断壮大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业,提高我省产业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

6.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大力推进科技创新。

发挥科技创新在全面创新中的引领作用,加强基础研究,重视原始创新,重点推动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推进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努力在科研院所转制、科技成果转化、军民融合发展、科技金融、人才引进等领域探索出新路子。总结推介中车株机等优势企业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形成自有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经验。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让市场成为优化配置创新资源的主要手段,积极引导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促进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主体,加速培育一批创新型领军企业,支持科技型中小企业健康发展。瞄准瓶颈制约问题,力求在关键领域和核心环节取得重大突破。推进有特色高水平大学和科研院所建设,争取一批国家实验室、重大科技基础设施、重大技术服务平台落户湖南,建设中部区域创新中心。构建产学研用合作创新联盟,建设一批科技产业化平台。加大科技金融创新力度,促进科技成果资本化、产业化。加快科技成果产权制度、收益分配制度和转化机制改革,加快建设各类技术和知识产权交易平台。推动政府科技管理职能从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完善政府科技决策咨询制度,集中支持事关发展全局的基础研究和关键共性技术研究,着力优化创新环境。

7.加快建设制造强省,构建产业新体系。

贯彻《中国制造2025》,实施湖南制造强省建设五年行动计划,推动生产方式向柔性、智能、精细转变。重点发展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工程机械、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航空航天装备、新能源汽车、电力装备、生物医药及高性能医疗器械、节能环保、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高技术船舶、农业机械等产业,实施制造业创新能力建设工程、智能制造工程、工业强基工程、绿色制造工程、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工程、制造+互联网+服务工程、高端装备创新工程等专项行动,打造标志性制造产业集群、特色产业基地、领军企业和具有较强国际国内影响力的品牌产品,加快从制造大省向制造强省迈进。

培育多点支撑产业体系。瞄准国际国内同行业标杆,推进品牌建设,推动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提高科技含量和产品档次。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抢占未来产业制高点。推广新型孵化模式,鼓励发展众创、众包、众扶、众筹空间。以国家级产业园区为重点,配套完善园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一批规模较大、集中度高、竞争力强的特色工业园区,推动优势产业集聚集约发展。支持大型制造业企业开展跨行业、跨区域、跨所有制兼并重组,培育一批核心竞争力强的企业集团。发挥产业政策导向和促进竞争功能,改进财政投入方式,充分发挥其撬动和引导作用。完善落后产能退出机制,建立健全防范和化解产能过剩长效机制,遏制低水平重复建设。

大力发展网络经济。实施网络强省战略,推行“互联网+”行动计划,推进产业组织、商业模式、供应链、物流链创新,支持基于互联网的各类创新,发展分享经济。促进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实现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现代制造业的深度渗透。促进互联网与农业融合,培育网络化、智能化、精细化的现代生态农业新模式。促进互联网与服务业融合,发展服务型移动互联网经济,培育新兴服务模式和服务业态。重点建设省级移动互联网产业集聚区。推进数据资源开放共享,提升信息安全水平。

大力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构建有利于“双创”并进的政策环境、制度环境和公共服务体系,广泛吸引科研人员、大学生、境外人才来湘创业,激发全社会创业创新活力。

8.加快推进服务业现代化,促进服务业创新发展。

坚持放宽市场准入、促进公平竞争、加快集聚发展的原则,推动生产性服务业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推动生活性服务业向精细和高品质转变,推动制造业由生产型向生产服务型转变,加快打造长江经济带物流中心、区域性金融服务中心、全国文化创意产业、健康产业基地和国际知名旅游目的地。推动服务业与现代农业、新型工业融合发展,大力推动服务业现代化,着力建设一批生产性服务业集聚区和功能区。着力发展电子信息、商务咨询、节能服务等产业关联度大、带动作用强的生产性服务业,推动金融保险、研发设计、知识产权、检验检测等高技术服务业发展。完善现代物流基础设施,加快发展第三方物流,促进现代交通、邮政快递、物流配送、电子商务与现代产业体系的对接、配套和融合。重点推动和支持教育、健康、养老、休闲、娱乐等与民生密切相关的服务业发展。改造提升批发零售、住宿、餐饮等传统服务业,促进传统服务业做优做强。加快旅游强省建设,进一步打响湖南红色旅游、生态旅游、民族风情旅游等特色旅游品牌,以“厕所革命”为突破口,提升旅游服务水平,加快旅游产业化、国际化步伐。

9.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推动现代粮经饲统筹、种养加一体、农牧渔结合、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走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农业现代化道路。稳定农村土地承包关系,探索实现所有权、承包权、经营权三权分置的有效途径,依法推进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推进多种形式的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着力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完善农村集体产权权能,深化农村金融改革,完善农业保险制度。坚持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严守耕地红线,推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加强机耕道标准化改造,加快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加强粮食等农产品主产区建设,优化农业区域布局,加快形成各具优势和特色鲜明的长株潭都市农业圈、洞庭湖现代农业示范区、大湘南丘陵农业区、大湘西山地生态农业区。推进农业结构战略调整,推进产业链和价值链建设,稳定发展粮油产业,稳定粮食总产量,加快发展特色畜牧业和特色高效经作产业,重点扶持地理标志保护农产品,发展休闲农业。推进农产品加工业加快发展,提升农产品精深加工度。推进农业标准化和信息化,健全从农田到餐桌的农产品质量安全全过程监管体系、现代农业科技创新推广体系、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推进现代农业改革试点示范,加快建设一批国家和省级现代农业示范园。创新财政农业投入方式,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1 2 3 4 5 6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