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性能度量标准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4
1) CPU使用率 :每个处理器的整体使用率。 如果在一段持续时间内CPU的使用率超过80%,则处理器可能有瓶颈 。

2) 用户进程消耗CPU的时间 :CPU花费在用户进程的百分比,包括nice time。较高值的user time通常是有利的,因为系统在执行实际的工作。

3) 内核操作消耗CPU的时间 :CPU花费在内核操作的百分比,包括IRQ和softirq时间。 较高和持续的system time值指出在网络和驱动程序堆栈中的瓶颈 。一个系统通常应保持花在内核操作上的时间尽可能的少。

4) 等待: CPU花费在等待(由于一个I/O操作发生等待)上的时间总量,像是阻塞值。一个系统不应该花费太多时间等待(因为I/O操作)否则应该检查各自的I/O子系统性能。

5) CPU空闲时间: 系统空闲等待任务的CPU百分比。

6) Nice消耗CPU时间 :CPU花费在re-nicing进程(更改进程的执行顺序和优先级)上的时间百分比。

7) 平均负载 :load average不是一个百分比,而是以下总和的滚动平均值:

• 队列中等待处理的进程数。

• 等待不可中断任务被完成的进程数。

也就是说,TASK_RUNNING和TASK_UNINTERRUPTIBLE进程数的总和的平均值。如果进程请求CPU时间而被阻塞,load average会增加。另一方面,如果每个进程得到直接访问CPU的时间,它们没有在CPU周期丢失,则负载将减小。

8) 可运行的进程 :已经准备好执行的进程数。 在一段持续的时间内,这个值不应该超过物理处理器数量的10倍。否则处理器可能是瓶颈。

9) 阻塞的进程 :不被执行的进程数,因为要等待I/O操作结束。 阻塞的进程数能反映出是否有I/O瓶颈。

10) 上下文切换 :在系统上发生线程之间切换的数量。 大量上下文切换如果与大量中断相关,则可能是驱动程序或应用程序出现问题 。上下文切换通常是不利的,因为每一次上下文切换都会导致CPU缓存被刷新,但是有些上下文切换是必要的。

11) 中断 :中断包含硬中断与软中断。硬中断对系统性能有更加不利的影响。较高的中断值表明可能有软件瓶颈,可能是在内核中,也可能是一个驱动程序出现瓶颈。记住,中断还包括CPU时钟引起的中断。

1) 空闲内存 :对比大多数其他操作系统,在Linux中不应该只关注空闲(free)内存的值。 Linux内核分配大部分未使用的内存作为文件系统缓存, 所以从已使用的(used)内存中减去缓冲(buffer)和缓存(cache)的内存数量,来确定(有效的)空闲(free)内存。

2) 使用的swap :已使用的swap空间的数量。swap空间的使用只能告诉你Linux管理内存真的有效。Swap In/Out 是一个识别内存瓶颈的可靠手段。 在一段持续的时间内每秒200到300以上的分页值,表明可能有内存瓶颈 。

3) 缓冲与缓存 :缓冲被分配作为文件系统和块设备缓存。

4) SIab :内核使用的内存数。注意内核的分页不能移出到磁盘。

5) 活跃与非活跃内存 :关于活跃使用的系统内存信息。非活跃内存可能是kswapd守护进程swap out 到磁盘的候选者。

1) I/O等待 :CPU等待一个I/O操作的发生所花费时间。较高和持续的值很多时候可能表明存在一个I/O瓶颈。

2) 平均队列长度 :未完成的I/O请求数量。一般情况下, 一个磁盘有2到3个队列是最佳的,较高的值可能表明有一个磁盘I/O瓶颈 。

3) 平均等待时间: 服务一个I/O请求所测量的平均时间,以毫秒为单位。等待时间是由实际的I/O操作和它在I/O队列中等待的时间组成的。

4) 每秒传输 :每秒钟多少个I/O操作被执行(读和写)。该指标要结合每秒kB值,以帮助确定系统的平均传输大小。 平均传输大小一般应该与你的磁盘子系统使用的条带大小相匹配。

5) 每秒读取/写入块的数量 :每秒读和写的块数,在2.6内核中块为1024B。早期的内核可能会报告不同的块大小,从512B到4KB。

6) 每秒读取/写入的字节 :从块设备读取和写入(读和写到块设备)的字节数,表示从块设备(到块设备)传输的实际数据量。

1) 接收和发送的数据包 :网络接口接收和发送数据包的数量。

2) 接收和发送的字节 :网络接口接收和发送的字节数。

3) 每秒钟的冲突数量 。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