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老《胡雪岩的启示》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6
作为和陶朱公齐名的“商圣”,胡雪岩与陶朱公有着截然相反的命运,其抛物线的一生,留给了我们诸多思索,让我们一起走近曾老的《胡雪岩的启示》来探个究竟吧。

童年时期,胡雪岩的起点并不高,家贫,父亲早亡,母亲带5个孩子,含辛茹苦、但教子有方。他作为一个放牛娃,度过了一个无忧无的童年。

学徒时期,三次遇贵人,并抓住了机会。他因拾金不昧,获得了工作机会。这是第一次。正如曾老所说, 人不仅要经得起考验,还要经得起严格的、全方位的考验 。在上升期他做的很好,成功后大意留下祸根,这又是后话了。

跳槽时,询问对方的条件,充实自己。展示自己的实力,获得更好的工作机会。这是第二次。 不求人,格自高 。遇到落魄书生,慷慨相助。结拜为兄弟,结下善缘。这是第三次慧眼识贵人。

当然“打铁还须自身硬”,除了有贵人相助,他自身的努力,让他迅速成长起来。从曾老的介绍中,我们看到他身上的许多优点。如:

会说话,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办事靠谱,做什么是什么,做什么像什么;交友广,喜欢与人打交道,结识了各种各样的人,扩展了见识;能兼顾,他说“ 前半夜想想自己,后半夜想想别人 ”,在想到自己利益的同时,能照顾别人的利益;勤俭,当省不用,当用不省;行事果断,敢于冒险……

就这样,胡雪岩越来越得东家的重视,并继承了老板的遗产,获得第一桶金。

创业时期,他对自己的工作进行了阶段性调整,该调整调整;不该调整的,一本初衷。他能够未雨绸缪,先考虑对方会怎么来,先做准备。生意上,变化莫测,但规规矩矩做事。用实力赢得口碑;自力更生,遇到困难,坚持自己想办法是根本,旁人是锦上添花。一贯讲信用,话,有把握再说,说了就要落地。这些为人处世品质和准则,让他迅速起步。

辉煌时期,他抓住了关键机会,求见左宗棠,完成好友临终托孤,并通过了左宗棠的考验,获得信任。后面全力支援左宗棠平定叛乱与收复新疆,为国家的统一和完整做了贡献。

战后重建时,百废待兴,他又抓住机会,将店铺开遍全国各地,成为全国首富,富可敌国。

达则兼济天下,他做出义葬、布药、施粥等慈善之举,被人称为“胡大善人”。

春风得意马蹄疾,胡雪岩大意埋祸根。动公款,虚报利率拿回扣,留下难以抹去的污点,成为致命口。福兮祸所伏,祸根常在顺境的时候,后段的果是前段的因。

讨赏赐,他获利丰厚,但人情用完。此时的他可以说是如日中天,怎么个如日中天呢?获得经营特许权,获得黄马褂,为母亲求得“一品诰命夫人”的尊称。

私人生活上,建豪宅。十几房妻妾共处一室,矛盾众多,家宅不宁。

参与政治生活,站队左宗棠,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生意上,与洋人争丝绸主动权,有志气,但寡不敌众。

最后败落,无限嘘唏。多重压力蜂拥而上,东窗事发,迅速破产,终因年事已高,无力东山再起。虽落败至此,他没有想过一死了之或一逃了之,而是冷静处理身后事。安顿好家人,尽力偿还债务,安排自己的后事,努力保下胡庆馀堂,流传至今。

纵观胡雪岩跌宕起伏的一生,正如曾老所言,“古今中外只有一个规律,所有的人都要自作自受”,这里的“自作自受”是一个中性词,指他的成功是他自己所为而致,他的失败也是自己所为使然,好的,坏的,都是自己造的因,也要受其果。

曾老感慨,“人这一生,与其早成功,不如晚成功;与其晚失败,不如早失败”,升得太快,必然根基不稳,晚年栽跟头,远甚早年。人可以掌握过程,但不能控制结果,如曾老所言,摆正心态,“ 只问耕耘,不问收获 ”,才是正解。

与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