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蒙》句解第五十四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6
【原文】:

致曲不贰,则德有定体;体象诚定,则文节著见;一曲致文,则余善兼照;明能兼照,则必将徙义;诚能徙义,则德自通变;能通其变,则圆神无滞。

【译文】:

使事物的本来状态弯屈但不会失去,那么本来的德行还是有存在的载体(只要不失去即使有所背离能够发现并予以改正);如果能体会物象的规律不失真诚和定力,那么文章的本义还是能看见;如果心念专一那么学习文章就能起到照明的作用(真诚心能正确了解文义,并能照明自己的思想);光明广泛的照耀,那么就能深入的理解道义,如果真诚的来体悟其中的真理,那么拥有的德行就能通达它的变化,如果能掌握它们的变化规律,那么就能使心神圆满没有任何障碍(真理的通达与内心的品德操守相应,与天的德能相应)。

【原文】:

有不知则有知,无不知则无知,是以鄙夫有问,仲尼竭两端而空空。《易》无思无为,受命乃如响。圣人一言尽天下之道,虽鄙夫有问,必竭两端而告之;然问者随才分各足,未必能两端之尽也。

【译文】:

有所不知才会得到知识,没有不知道的那么就会显得很无知,所以百姓有问题的时候,孔子总是显得内心很空明(因为孔子的内心总是处在下心学习当中,总是感觉自己一无所知)。应当做到没有思考,没有认为自己在有所作为,那么这样完成天的使命才会如雷贯耳(不是用心去做的,是通达天性而去践行天的道义)。圣人的一句话就可以穷尽天下所有的道理,即使百姓们有了问题,必然会在事情的两端之间选择取舍然后告诉他们答案;但是提问的人根据自己的爱好如果得到属于自己的答案才会满足,所以毕竟不会将两端任何一端舍弃的(回答问题要站在中正的立场,要考虑是与非,对与错,两方面的缘由,这样使听者不会停留在一端,对的会原谅错的,错的会感恩对的,因为两端的理都分析透彻了,就没有必要再让心结打不开了,这也是天地之道在人身上的体现)。

【原文】:

教人者必知至学之难易,知人之美恶,当知谁可先传此,谁将后倦此。若洒扫应对,乃幼而孙弟之事,长后教之,人必倦弊。惟圣人于大德有始有卒,故事无大小,莫不处极。今始学之人,未必能继,妄以大道教之,是诬也。

【译文】:

教化人的人一定要知道完成学业有难有易,知道人中有善有恶,应当知道应该给谁先讲这样的道理,应当给谁后讲其中的道理(要善于总结,善于调和一切,并且善于传达天道规律)。如果对于打扫家务之内的事情,那么就是晚辈应该去做的事,长大后再教育他,那么他一定会产生厌倦的心理(从小让晚辈熟悉劳作,也是培养他们自立的能力,要欢喜施予)。只有圣人才能做到对于高尚的道德传扬的时候有始有终,所以事情没有大小的区分,没有细微的事情不需要去处理。现在的读书人,未必能继承前人的遗训,狂妄自大的认为自己得到了天的大道,这样来蛊惑人心是一种污蔑大道的表现(任何事情都是有始有终的,不是自己不遵循天地之道无人知,而是天地之道早已知道违背它们所得的果报,天性于万物无不遍及,看到不同的物类就应当联想到自己不遵从天地之道所变现的身体)。

【原文】:

知至学之难易,知德也;知其美恶,知人也。知其人且知德,故能教人使入德,仲尼所以问同而答异以此。

【译文】:

知道了学习的难易程度那么就知道德行的范围了;知道了人中有美好的,也有丑恶的那么也就知道人的成长规律了。了解这个人并且了解他的品德,所以能教化这个人深入道德的境界,所以孔子经常面对同样的问题但是回答却不一样,原因就在这里(能够因人而异,教化的功能来自于善于开启他人的本来天性德能)。

【原文】:

“蒙以养正”,使蒙者不失其正,教人者之功也。尽其道,其惟圣人乎!

【译文】:

童蒙之人要善养他们的正气,使他们不要丢失原本天性的东西,这是教化人的功劳所在。能穷尽其中的道理,只有圣人能做得到(孩子从小就要善于长养他们童心的真善德能,使他们身心纯善,不受外境污染)。

【原文】:

洪钟未尝有声,由扣乃有声;圣人未尝有知,由问乃有知。“有如时雨之化者”,当其可,乘其间而施之,不待彼有求有为而后教之也。

【译文】:

大钟原本是没有声音的,是因为叩响了它才会发出声音;圣人也不曾有知识的存在,是因为提问的缘故才使他有了知识的流通(只有叩钟才能有响声,所以圣人的语录都是在与弟子的对答中产生的)。就好像天降的及时雨来教化民众,在适当的时候,乘着有问题的间隙而施行他的仁爱思想,那么还没有等到别人有所求、有所作为的时候已经将他教化了(这就是圣人的无言说教之处,总是在不经意间就让人开显了本性中的良善,得到了天道的智慧)。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