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一支德国的军队臭名昭著,士兵都没有资格当俘虏?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11-21
首先,这两支队伍的编制不同。其实,从名字上就很容易辨别了,哪个是正规编制,哪个是野鸡队伍。国防军作为德国的正规军,很早之前就已经存在了,是国有编制的战略部队。而相比之下,党卫军则更像是希特勒以及他一手操办的纳粹组织的私人武装。

这个,在1940版日耳曼尼亚志愿兵的誓词中,我们便能窥探一二:

“作为日耳曼尼亚的领头人,希特勒,我向你宣誓:我会忠诚和勇敢。我发誓:直到死我也一定服从上司,因此,上帝是会真正帮助我的。”

“作为日耳曼尼亚的领头人,希特勒,我向你宣誓:我会忠诚和勇敢。我发誓:直到死我也一定服从上司,因此,上帝是会真正帮助我的。”

所以,这支武装起初并没有一个国有编制,他们仅仅听命于“土匪头目”希特勒一个人的指令。当然,这两支不同的队伍其产生虽然各有渊源,但是,在最后的实际作战中,这两支队伍还是并肩战斗的,在后期的时候,党卫军也被归入正规军当中,并没有了编制上的区别。

其次,这两支军队的不同就是:装备和基础设施上的区别了。由于,希特勒在德国政坛的绝对统治权,使得作为其私有部队的党卫军就像是“亲妈生”的一样。所以,它无论是在军事装备,还是在基础设施和其他补给上,都优于“后娘养”的国防军。

想想也挺为国防军悲哀的,本来是正统军,却得不到正统待遇。当然了,每当这种不公平待遇出现的时候,德国原有国防部的著名将领就会纷纷站出来对这种行为加以抵抗,给希特勒施压,所以,最终也使得党卫军装备的实际落实情况也不是那么的尽如人意。

但是,到了战斗的后期,由于,国防军在战场上的表现很是糟糕,这也使得生性多疑的希特勒对于国防军丧失了信任,以至于,它开始重用自己的亲信部队。此时,他对于党卫军供给自然是有求必应,这使得党卫军的实力在1944年的时候,达到了一个巅峰状态。

再者,这两支军队的不同之处是在于两支部队的着装上了。党卫军因其首领的战斗性和侵略特质,使得其在部队在着装的设计上,更加的彰显了其血腥和嗜血的一面。恐怖的骷髅头标志是其前期的军队“logo”,后期,则改为了双闪电标志,在北欧神话中一道闪电象征胜利。

而国防军的军帽则是德国部队的雄鹰军徽,正不正规真是一目了然啊!此外,身为正统部队的国防军,对于党卫军一直是非常鄙视的,甚至认为:他们不过是一群乌合之众,根本配不上“军人”的称号,这跟土匪草寇没什么两样。

特别是党卫军,训练素质不如国防军,上战场的死伤率也是非常高的,这就使得与之共舞的国防军甚感耻辱。

最后,就是他们的成份不同了。组成国防军的人员,基本都是德国人,而组成党卫军的人员除了少部分德国人,大部分都是外籍人员,有来自乌克兰,波兰,芬兰,爱沙尼亚,白俄罗斯,挪威,波斯尼亚,匈牙利,法国,俄罗斯,荷兰等30多个欧洲以及亚洲国家的人口组成。

从上面这四点不同,我们也可以看出,虽然,他们同属于德国部队,但是,这两股军队力量从本质和属性上都是截然不同的。德国在一战失败之后,按照国际条约的规定,只能保留十万以下人数的部队作为自卫队,这支部队自然就是国防军了。

但是,在希特勒上台之后,为了实现自己的战争欲望,他竟然不管国际舆论和公约的限制,开始了声势浩大的扩军活动。并且,他在短时间内便组成了一只数量非常庞大而可怕的军队力量,这便是希特勒和纳粹党的私人部队,臭名昭著的冲锋队,也就是后期的党卫军。

他们作为希特勒的打手,帮助希特勒排除异己,辅佐其登上德国政坛,并成为了当时德国称霸一时的统治者。虽然,后期的党卫军和国防军都参加了德国的侵略战争,但是,作为俘虏,党卫军和国防军的待遇却截然不同。

国防军因为是正统部队,他们的任务就是听从于国家和领导的指令,所以,根据国际公约的规定:其在战争中如果被俘,是要按照国际公约的规定对战俘进行处理的,不能随意屠杀和处理。并且,不能损害其个人尊严,特别如:侮辱与降低身份等待遇。

但是,作为山贼、草寇的党卫军,在外人看来无非就是一群作奸犯科的强盗,无恶不作的暴徒,他们在战场上一旦被俘,多数则被直接枪毙,享受不到战俘的应有对待。即使被抓进战俘营,也会被对方通过多种方式辨别出来,最终,接受严厉的惩罚甚至是处死。

之所以两只侵略队伍,被俘之后会得到如此差别巨大的待遇,其主要原因就在于德军的战斗条例中明确规定了:不允许国防军对被俘虏的犹太人进行处理,而所有被抓的犹太人,都需要交给党卫军的一个特别行动小组统一处理,而处理方式多是当场处决或送到统一地点集体毒杀。

所以,从这一点我们也可以看出,在二战中,犯下沉重罪孽的是党卫军,而非德国的正规军国防军。也正是因此,在1946年的时候,党卫军被纽伦堡国际军事法庭宣判为犯罪组织。所以,他们受到对手的如此对待,也是情有可原的,或者说是罪有应得。

最后,笔者在这里更正一个谬误,算是补充一点小知识,别无其它:

还记得,曾在中国的网络上流行着一首音乐《SS闪电部队在前进》,并且,在很多地方都宣称:这是一首当年“党卫军第一装甲师”的军歌。这首曲子更是由于其音感雄厚跟气势磅礴而受到了很多人的欢迎,很长时间以来,许多网友更是相信这就是一首“党卫军军歌”。

但是,笔者查阅资料却发现,事实上,这首曲子其实是法国的音乐人Eric Levi改编于卡尔·奥夫之布兰诗歌的第一章《命运》所创作的作品《The Mass》。也就是说,历史上的党卫军军歌,其实,并不是这首曲子。

当然,对于这种说法还有待于进一步的考证。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