犹太人的反犹主义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4-04-19
反犹主义长期存在的一个原因是人们认为犹太人控制着所在国家的经济命脉。美国国徽上的六角形星图案,通常被认为是代表美国最初13个州的13颗星星。尽管普遍认为这是一个巧合的标记,但也有人认为这个设计是为了纪念海姆·所罗门,他为美国独立战争提供了大量资助。甚至有人认为所罗门本人设计了国徽。犹太人的标志“大卫王之星”也是六角形的。这个在美国国徽上的大卫王之星触动了反犹主义者的敏感神经,他们认为这是犹太人控制美国的证据,认为历届美国总统选举中,更亲以色列的候选人会得到犹太人的支持而当选。时至今日,认为犹太人控制美国的观点在某些圈子里仍然有市场。
在历史上,无论是伊斯兰教还是基督教,都存在反犹的传统。然而,也有一些对犹太人较为宽容的基督教国家和伊斯兰教国家。以波兰为例,犹太人在那里得到了较好的待遇。在奥斯曼帝国时期,犹太人也相对较少受到迫害。尽管巴耶塞特二世之后的苏丹改变了对犹太人的态度,但总体上,奥斯曼帝国的犹太人生活得比其他伊斯兰国家的犹太人更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传统的反犹主义在基督教中有所减弱,现今的天主教教会对待犹太人的态度也有所改善,甚至在祈祷文中更正了涉及犹太人的内容。
在波斯,伊斯兰化初期(634至1255年),犹太人要交特定的税,禁止犹太人携带武器,禁止骑马,禁止犹太人在有关穆斯林的案件中作证。随着波斯宗教人口从伊斯兰教逊尼派转变为伊斯兰教什叶派,犹太人在什叶派统治下的生活也受到影响,被认为是“不洁”的,与犹太人接触后需要进行宗教洁净仪式才能进行祈祷。犹太人被强迫戴特定的帽子,穿特定的服饰以便识别。罗马尼亚旅行家历史学家J. J. Benjamin记载:“在波斯,犹太人在购物时禁止在商店里接触任何商品。如果商品被犹太人不经意接触了,就认为该商品被犹太人所污染,无论货主开个什么价钱犹太人都必须把该商品买下。”
1492年,西班牙国王斐迪南二世下令驱逐境内的所有犹太人,奥斯曼帝国苏丹巴耶塞特二世随即派遣海军到西班牙,将那些被西班牙驱逐的犹太人安全地接到奥斯曼帝国。巴耶塞特二世将这些犹太人安置在帝国的各个省份,并向帝国各个省份下达命令,要求友好对待犹太人,禁止反犹,违者将处以死刑。后来,奥斯曼帝国苏丹巴耶塞特二世在给西班牙国王斐迪南二世的信中讽刺地说:“西班牙国王斐迪南二世是个伟大的统治者,宁愿自己贫穷也要把财富赠送给别人,我实在是太需要这些人才了。”事实证明,这些被西班牙驱逐的犹太人将新思想、新技术带入奥斯曼帝国,增强了国力。1493年,西班牙裔犹太人在伊斯坦布尔建立了奥斯曼帝国的第一台印刷机及印刷机构,并出现了著名的犹太学者,如Mordecai Comtino、Solomon ben Elijah Sharbi ha-Zahab、Shabbethai ben Malkiel Cohen和Menahem Tamar等。
希特勒是一个极端的种族主义者和反犹主义者。他在《我的奋斗》中写道:“雅利安人的最大对立面就是犹太人。”他把犹太人看作是世界的敌人,一切邪恶事物的根源,一切灾祸的根子,人类生活秩序的破坏者。这些观点成为希特勒后来屠杀数百万犹太人,企图灭绝犹太人的理论依据。这一原因大致可以从不以下四个方面来分析:
1. 历史原因:在历史上,欧洲人对犹太人持有成见。为了阐明问题,有必要对犹太民族的历史作一个简单的回顾。犹太人的远祖是古代闪族的支脉希伯来人,公元前,他们的祖先曾聚居生活在阿拉伯巴勒斯坦的土地上。公元1世纪,罗马帝国攻占巴勒斯坦后,犹太人举行过多次大规模反抗罗马占领者的起义,但都遭到了罗马统治者的血腥镇压。到公元135年的犹太人起义再次惨遭失败为止,在这1个多世纪的时间里,罗马统治者屠杀了百万犹太人,最后还把余者全部赶出巴勒斯坦土地,使他们流散到西欧,西欧当时完全处于落后的小生产农牧社会,土地被人们视为最珍贵的财富,商业则是人们鄙视的行业。犹太人逃往西欧后,当地的封建主们非常歧视他们,不许他们占有土地,只许他们经营商业。不知是历史过错教育了他们,还是生死磨难砥砺了他们,或者说这本来就是历史赋予的机遇,总之,由这一切所构成的历史集合体,铸就了犹太人的特质,使得他们聪明起来,坚强起来。他们不仅在困境中顽强地繁衍生息,而且逐渐地富有了。公元13至15世纪,欧洲开始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当地新兴资产阶级同那些经商致富的新兴的犹太人资本家们,产生了利益冲突,噩运再次降临到犹太人的头上。现实利益的冲突加上宗教信仰的差异,大批犹太人被迫流往东欧及美洲各国,开始了历史上的犹太人第二次逃亡。不幸的是,这种反对犹太人的意识,居然演变成了一种文化沉淀,在某些国家和地区一直“遗传”到现代。尤其是进入上个世纪后的德及奥民族,反犹情绪与日俱增,希特勒及其追随者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2. 宗教问题:在宗教上,基督教是世界上流传最广、信教人数最多的宗教。在欧洲,特别是西欧,人们普遍信仰基督耶稣。虽说基督教的经典《圣经》之一的《旧约全书》,原是犹太教的经典,两教之间有着密切的历史渊源,但信奉基督教的欧洲人在宗教感情上是很难接纳犹太人。这种宗教感情的社会化,又逐渐衍化成一种大众化的厌恶犹太人的社会心态。同样,这种社会心态也作为一种文化沉淀。
3. 现实的需要:20世纪20年代末30年代初,世界性经济危机爆发,严重打击了德国,同时由于一战的打压,使其工业生产倒退到了上世纪末的水平,国力渐衰。深刻的经济危机不仅激化了国内的阶级矛盾,而且刺激了垄断资产阶级对外扩张的野心。“德意志民族必须从掠夺的土地和生产空间中寻找出路”,希特勒的这一争霸世界的主张,得到了德国垄断资产阶级的拥护和支持。然而,实施建立一个德意志民族的日耳曼帝国的罪恶计划需要巨额资金提供财力保证。在国力衰落的情况下,把手伸向富有的犹太人成为了他们的理所当然。另外,居住在欧洲各地的犹太人,较之于其他民族而言,不仅富有,而且素质也要高些。面对这样一个民族,希特勒及其党徒们,既感到仇恨,又觉得胆怯。在他们的心中,犹太人这个特殊的社会群体,是他们实现“第三帝国”美梦的严重威胁。这些,无疑加剧了希特勒对犹太人的仇恨和政治嫉恨。加上当时德国社会政治生活完全处在一种极端疯狂的症状之中,使希特勒的仇犹反犹观点不仅有了适当的社会环境,且得以迅速疯狂起来。
4. 纳粹统治者病态的心理:首先,纳粹党打着当时在德国流行的民族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块招牌,宣扬德意志民族是优秀民族,把犹太民族视为劣等民族。为了蛊惑人心,欺骗德国广大民众,希特勒对这种种族歧视理论从两个方面进行了周密的包装。一是按照他自己的社会逻辑,断章取义地摘取前人论述人口问题中的某些词句,拼凑成一个种族优劣的理论,为把犹太人打入劣等人种制造理论依据。二是利用早就深植于德及奥人心中的反犹意识和宗教情结,大肆鼓吹“犹太瘟疫”的谬论。经过希特勒的蓄意“嫁接”,使得这个理论再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种族歧视了。他利用历史的宗教的因素,为其灭绝犹太人而创设了广泛的社会基础,使得这一理论更加具有普遍的煽动性。希特勒一上台,之所以能够顺利推行一整套疯狂迫害犹太人的反犹灭犹政策,无疑得益于他这个荒谬绝伦的理论。其次,纳粹党还利用当时德国国内广大群众痛恨凡尔赛和约的心理,煽动复仇主义情绪,并把这种情绪转移到犹太人身上。在这四大原因中,现实的需要是最直接的要素,其它方面的原因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如果没有历史的原因和宗教的情结作为先导性条件,那么,即使现实再需要,也很难想象会达到如此疯狂和残忍的程度。只有当这四方面的原因聚合为一体时,才产生了那可怕可憎的充满血腥的驱动力。任何历史事件都是社会各种相关因素合力作用的产物,或者说是时事造就的。二战期间,近600万犹太人惨遭杀害,希特勒当属罪魁。希特勒对犹太人特有的种族仇恨和政治嫉恨,是政治狂人病态心理的一种特殊反映。导致希特勒严重病态心理的“菌种”来自历史成见和宗教情结,恰好这些又得到了当时德国社会环境的孕育。确切地说,希特勒的严重病态心理与当时德国社会政治生活的疯狂病态是相辅相成的:一方面,疯狂的病态心理正是历史成见、宗教情结和现实需要三大原因的粘合剂;另一方面,这三大原因的聚合又把希特勒疯狂病态的心理推向了极端,从而引发了那场人类历史的大悲剧。详情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