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掖道德庵(又名道德观)的详细介绍

张掖道德庵的建筑布局是怎样的

第1个回答  2013-09-08
道德观,又称老君庵,俗名道巷庙,坐北向南,在张掖城区东街道德巷内。根据财神殿大梁上的题记,老君庵始建于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1990年,张掖市人民政府将其公布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庵内原有的喜神殿、圣母殿等部分建筑早年已毁。20世纪80年代以来,除市政府拨款对现存的建筑进行了抢救性的保护维修外,道教协会又自筹资金,新建了山门及三座楼阁式殿宇,重塑神像,绘制壁画,形成一组较完整的道教建筑群。庙观规模虽小,但殿宇、楼阁、厢房、宿舍一应俱全。布局合理,结构严谨,错落有致;塑像、壁画、匾额、楹联内容也很丰富。院内古柏参天,环境幽静,步入庵内,犹如身临“洞天福地”。
庵内主要建筑有老君殿(又称八卦亭),是楼阁式建筑,上下两层,下层近方形,上层八角形,攒尖顶,殿前加修卷棚。殿内正中供奉着道教创始人太上老君的塑像,老君手抱太极图,坐于青牛之上,皓首白须,神态威严。在殿内东、西两面壁上绘满壁画,内容为“太上老君八十一化图说”,记录了老君的一生。殿门外卷棚东、西两壁上绘有松鹤和采药图,线条流畅,人物形象生动。在东壁右上方有题记和题诗一首:“洞天是福地,清净神仙居。逍遥多自在,寿与天地齐。”读来也觉有趣。这两幅壁画是庵内现存壁画中最早的,也是仅有的幸存者。它们说起来还有一段不幸的经历。“文化大革命”中被当作“四旧”及其“牛鬼蛇神”,在壁画上粉刷了一层石灰,覆盖掉画面,幸运的是没有被铲毁。1986年,庵内的道人用清水一点一点地精心擦去涂在上面的石灰,恢复了壁画的原貌,使其重见天日。
老君殿西为祖师殿,殿内正中塑真武帝君,两面塑张天师和孔圣人像。真武帝君披发,身着黑衣,手执利剑,脚踏龟蛇。据《宗教词典》记载,相传真武帝君为玄武转生。玄武的形象是龟蛇合体,是古代神话中的北方之神,同青龙、白虎、朱雀合称四方四神。黄帝时期,玄武托胎净乐国善胜皇后,从左胁而生,成年后很勇猛,后得玉清圣祖紫元君传授无极上道,在太和山(湖北西北部)修炼42年,“功成飞升”(成仙),玉皇大帝封他为玄武。太和山因此更名为武当山,意思是非玄武不足以当之。宋真宗大中祥符年间(1008年一1016年),尊为“镇天真武灵应韦占圣帝君”,简称真武帝君。殿内东、西两壁绘着真武帝君修真图,殿门外东、西两墙上绘赵公明与关羽之像。
庵内东、西两面有对称的楼阁式建筑,东为玉皇楼,西为三官楼,内塑古代神话中的天官、地官、水官三神像。传说天官赐福人间,地官赦免罪过,水官解除厄运。楼下是三霄殿,中间塑云霄、琼霄、碧霄像,两侧有长寿奶奶、催生娘娘、奶母娘娘等像。壁上绘有《封神演义》中“三霄大摆黄河阵”的故事。
道德观是张掖唯一现存的一处道教建筑,原为全真道场,1986年恢复重建后改为正一道场,但住观经管香火的仍为两名全真道士。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