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建忠.读方用方笔记(七八)临证谈半夏泻心汤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9
《东垣试效方》里说:如实痞,大便秘者,厚朴,枳实主之,如虚痞,大便利者,芍药,陈皮治之。如饮食所伤而为痞满者,常内消导。仲景立泻民汤数方,皆用黄连泻心下之土邪,其效如响应桴。

在李东垣的笔下,治心下痞比较重视黄连,而我们在半夏泻心汤原方分析里面,黄连的剂量是比较小的,而在李东垣的方子里面,黄连的用量相对比较大,但是,他把黄连的剂量调大了以后,又把别的理中焦的调进去。

李中垣在《医学全书》面有两张方子,一张叫中满分消丸,一张叫中满分消汤。

中满治法,当开鬼门,洁净府。开鬼门者,谓发汗也;洁净府者,利小便敢。中满者,泻之于内。谓脾胃有病,当令上下分消其湿,下焦如渎,气血自然分化,不待泄滓秽。如或大实大满,大小便不利,从权以寒热药下之。

李东垣说中满的治法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开鬼门,一种是洁净府。开鬼门就是发汗,洁净府就是利小便。如果是大实大满,大小便不利,以寒热药下之。他说的下之,不是阳明热的那种下,而是用泻心汤的寒热药下之,于是,他出了两张方子。

或伤酒湿而及味厚之物,膏梁之人,或食已便卧,使湿热之气不得施化,致令腹胀满,此胀亦是热胀。治热胀,分消丸主之。

中满分消丸,治中满热胀,鼓胀,气胀,水胀,此非寒胀类。

李东垣把中满腹胀分为寒热两类,中满分消丸治疗的是湿热壅阻引起来的热胀,实际上他说的就是湿热类。

白术,人参,炙甘草,猪苓,姜黄(各一钱),白茯苓,干生姜,砂仁(各二钱),泽泻,橘皮(各三钱),知母(炒四钱),黄芩(去腐炒夏用一两二钱),黄连(净炒),半夏,枳实(炒各五钱),厚朴(姜制一两)。

我们来分析这张方子,里面有人参,甘草,干姜,黄芩,黄连,半夏,这是 半夏泻心汤 去了大枣。半夏、橘红、白茯苓、甘草,这是 二陈汤 。枳实,厚朴,这是 枳实厚朴汤 。白术、厚朴、橘皮、甘草,这是 平胃散 。人参、白术、 茯苓 、炙甘草、 陈皮 、半夏,这是 六君子汤 。枳实和白术,这是 枳术汤 。白术,猪苓,茯苓,泽泻,这是 四苓散 。

以半夏泻心汤为主去了大枣合用了二陈汤,合用枳实厚朴汤,合用了枳术汤,合用平胃散,合用了六君子汤,合用了术术汤,合用了四苓散,这样几个方子合成了一个中满分消丸。但是,还是以半夏泻心汤为主方。等于李东垣加了化痰的,利水的,导滞的,运脾的。

清代医家汪昂在《医方集解》里面对这张方子的解读:

此方乃合六君,四苓,泻心,二陈,平胃而为一方者,但分两有多寡,则所治有主客之异矣。

却咸味,断妄想,无有不安,医者急于取效,病者苦于胀满,喜行利药以求通快,不知宽得一日半日,其胀愈甚,而病邪甚矣,元气伤矣。

却咸味,断妄想,这个是在肾病科里有这个禁忌,李东垣在这里差不多就是治疗我们当今的以肾病为主。

治疗肾脏病,用半夏泻心汤为主方进行加减。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