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鸣的经历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5-10

雷鸣曾经获得1992年中国国家物理奥林匹克竞赛银牌,任国家物理奥林匹克集训队班长,并免试保送北京大学计算机系。在北京大学期间,雷鸣曾经担任北京大学学生会文化部部长,计算机系学生会主席。同时以优异的成绩获得多次三好学生标兵称号和一等奖学金。雷鸣曾经是中国国家973重点科研项目天网搜索引擎的核心项目团队成员,索引和检索组组长。天网搜索是在百度之前,中国最优秀的搜索引擎。
1999年底,通过与李彦宏和徐勇的沟通,雷鸣认为中国搜索引擎大有所为,他选择放弃了美国七所大学的全额奖学金,成为百度创始七剑客之一。在百度早期,他主要负责和搜索引擎的设计和实现工作。作为百度首席架构师,他曾带领公司最重要的项目“闪电计划”,成功的阻击Google中文,确保了百度在中文搜索的领先地位。
“闪电计划”是一个极具挑战的计划,作为一个初创的中国技术团队,要和一群毕业于MIT,Stanford的世界顶尖技术人员PK,难度可想而知。经过深入的对中国用户的了解和分析,雷鸣和团队最后找到了两个突破口,一个是“中文”,一个是“中国用户需求”。中文是一个完全不同于英文的语言,Google虽然有最好的英文技术,拿到中文上,并非都好用,我们在中国,当然可以在中文处理上超过他们。另外一个就是“中国用户需求”,2002年的中国还在互联网最早期,用户大多是非常年轻的人,而用户最关心的是娱乐内容,这部分内容大量分布在BBS、论坛等网站中。而美国互联网已经发展多年,用户相对成熟,大量关注的是各种实用的内容,这种内容大量的是以静态网页存在的。由于需求和所处互联网阶段不同,Google的算法会忽略大量的中国用户关注内容,这也构成了百度优化的要点。通过对中文和中国用户的深刻理解,团队很好地完成了工作,成功的确保了百度全球最优中文搜索引擎的地位。
2003年夏,为了积累更多的商业知识,加深对全球化的了解,雷鸣进入斯坦福大学商学院,开始了MBA的学习。在两年的时间里,除了完成学业,雷鸣和很多公司一起做了不少有实际意义的项目和工作。他和斯坦福的一个小组一起,为Yahoo无线搜索做了三年的产品发展路线。作为Ignition Partners进入中国市场的顾问,他组织这家VC的合伙人对中国市场进行了深入的了解,协助他们形成了中国投资战略。他同时担任了一家美国高科技公司,Medio System的高级顾问。
2005年,获得斯坦福大学MBA学位后,雷鸣回到中国北京,和他的同学怀奇一起创建了酷我音乐并担任董事长兼CEO。酷我音乐是一个一站式的音乐服务平台,它目前为中国超过两亿的用户提供互联网音乐服务,是中国最大的音乐服务商之一。
在创业之初,雷鸣在五道口华清嘉园租了一个150平米的民居,雇了10多个人,主要是北大、清华的计算机系硕士博士,开始了酷我用科技改变音乐的旅程。从2005到2009年,酷我依靠优秀的产品创新,吸引了大量用户,并迅速成为中国最优秀的互联网音乐服务之一。2009年开始,酷我在持续进行产品创新的基础上,又不断进行商业模式的探索,尝试和音乐产业链上下游一起,解决中国音乐产业的出路问题。雷鸣非常重视版权问题,他认为健康的版权环境是产业良性发展的基础。从创业之初,酷我就和各版权厂商保持沟通和合作。目前,酷我和国际国内400多家版权公司签订了合作协议,包括国际著名的环球音乐,华纳音乐和索尼音乐。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