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种增持套路,如何辨别真假增持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8-11-23
最近市场上增持如雨后春笋,纷纷冒出,增持预示着什么?是机会还是陷阱,的确值得细究。
  增持从表面上看,一般被理解为上市公司股价的积极信号,公司股东通常更加了解自己公司,对公司业务发展、前景和盈利能力具有更好认知。
  中长期来看,投资者以股东的眼光去看待公司的股价,往往可能获得较好的投资回报。但实质上,美化和掩饰从来都是诡谲的资本市场所使用的博弈套路。增持公告洋洋洒洒,描绘前景大好,但增持的真实目的却是需要仔细辨别的。
  1、增持公告的类型
  据统计,目前市场增持公告主要分为3种类型:
  “拟增持…,不超过…”;
  “拟增持…,不低于…”;
  已增持。
  这三种公告类型虽都表示增持的相关含义,但企业增持的实际行动却迵然相异。
  对于第一种增持类型,即“拟增持…,不超过…”的类型,表明公司有增持意愿,但最大不会超过所公布的比例,而实际上,一些公司竟然增持为0,活生生就是一个口头表演。
  2.增持的动机
  从动机看,增持大致可为以下几类:
  一是价值型增持。即公司股价的确被低估,增持是一种价值选择,这种选择也会无形中强化公众的投资信心。公司外在价格富于变化,而公司内在价值却隐于无形。虽然价值无形,但也并不是完全没有边际。企业价值可以通过估值的方法得到一个大致的区间,对于企业价值的认识,公司的管理层往往认识的更为准确和深刻。当公司股价被低估时,尽管不为大众所觉,但管理层中的一些人却有所察觉,选择增持。
  二是被迫性增持。这种情形下的增持并非出于公司自愿,而是为形势所迫。如当公司存在大量质押股票,随着股价下跌,已质押的股票存在平仓风险,不得以通过增持增强市场信心,缓解股价下行压力;也有一些公司遇到困难,大股东也会进行增持,以缓解强大的舆论压力和增强投资者信心。
  比如,2014年10月底,獐子岛(002069,股吧)发布公告称,因遭到几十年一遇的冷水团,公司在2011年和部分2012年播撒的100多万亩虾夷扇贝绝收,受此影响,獐子岛由预报盈利变为亏损约8亿元,全年预计大幅亏损。受此消息影响,股价连续3天跌停。为此,公司于12月11日发布公告称,公司总裁办公会11名成员以自有资金从二级市场买入本公司股票,买入总金额为2000多万元。在遭遇“冷水团”黑天鹅之后,舆论对公司非常不利,除了对公司形象造成影响,也将恶化公司融资环境,形势所迫下,公司不得已进行了增持。
  三是主权型增持。由于公司持有股份较少,大股东的公司主导权地位受到威胁,为强化对公司的影响力,通过增持增加持股份额,巩固控制权。
  2015年发生万科上的控制权争夺战最能体现增持的动机。“宝能系”利用所控制保险公司前海人寿获得大量保费资金,为快速实现资产增值,盯上了控制权较为分散、市值被底估的万科。“宝能系”于2015年1月、7月、8月、12月开始连续增持万科股票,直到持有比例为22.45%,一跃成为第一大股东,与公司原有大股东华润、万科管理层开始了控制权争夺战,整个争夺战的过程惊心动魄,充分展示了宝能系通过增持这一手段觊觎万科主导权的野心。
  四是操纵性增持。一些股票被公司控制人以及资本方合谋操纵,为在高位派现,增强公众持股信心,两方上演“双簧戏”,公司出面增持,营造出公司对未来发展充满信心的假象,资本方暗地里进行悄无声息的高位派发。也许大家会有疑问,增持需要真金白银,增持了对于大股东来说是不合算啊。
  其实,当进行股价操纵时,大股东已经从高高在上的股价上获得了足够的利润,此外,潜在的操纵方会以其它方式给大股东以利润补偿。总之,操纵性增持是为引诱投资者进入已设置的陷阱中,守住他们将要抛弃的“阵地”。
  五是象征性增持。还有一种增持,并没有冲着物有所值而买,而是受形势所迫而买,主要作用就是做做样子。
  六是失误性增持。还一种增持是失误造成的,虽看似好笑,但也说明公司管理层除了在关心公司发展,也在动心思“思考”公司的股价。
  七是监管性增持。公司并不是生活在真空中,而是处于多方参与的资本市场生态之中。在这生态中,很重要的一个力量是政府监管力量。在特殊情况发生时,为了维护资本市场稳定,防范系统性风险,监管机构在非常之时会发出或明或暗的增持要求。本回答被网友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