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王山的文言文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17

1. 望王山的巴中整体包装望王山

望王山登山大梯步全新更换成花岗石或条石,一条水泥公路从山底直达山顶。到时,到望王山的通道将达4条。 11.2米高的仿古“山门”建在望王山登山梯步中段,建3道大门迎客。山门顶部建有边楼、夹楼,两根混凝土钢钢柱子上挂有两副大对联。 “望王楼”建在登山梯步中段,这栋仿古建筑占地700多平方米,分上下两层,游客可登楼观赏巴城美景。 半山腰中建有羽毛球场、网球场、门球场、小型广场以及精致的小亭阁,游客可边登山边赏美景,还可进行体育锻炼。 望王山顶被重新平整,建饮水池、厕所、广场等,整座望王山古现代气息相融。 作为巴城首个运动主体公园,望王山运动公园占地约1500亩,计划总投资约1.8亿元。到2012年12月20日,重新“包装”后的望王山大部分景点竣工,并免费对市民开放。

望王楼

作为望王山的标志性工程,仿唐代建筑的望王楼将是该山最大的景点,预计投资额超过1000万元。该楼位于登山梯步半山腰,距离山底处约500米。该楼已建起60根圆形混凝土柱子,约1.6米左右高。这座建筑面积达700平方米的两层楼,全是空心楼。该楼长36米,宽21米,总共高13.923米,一楼的的四周均为走廊,游客从望王楼左右两边的5步梯步上楼后,可临空到3.6米宽的一处走廊欣赏巴城美景。在望王楼三面,3个小广场环抱其中,其中一面建有300多米高剪力墙,“望王楼”三个大字就设置在面朝巴城城市的望王楼正中间,整座楼原设计为青瓦屋面,目前效果图尚未出炉。网球场、羽毛球场、门球场:已初见雏形,预计月底竣工 在离望王楼约50米处的登山梯步旁,新建的一个网球场已立起了钢架结构。该网球场的钢架结构高约14米,另一个网球场已平整出了地面。 “这个网球场分为上下两个,另外还建有1羽毛球场、1个门球场,体现运动元素。”施工人员称,几个球场都已平整出了地面,预计2012年底竣工。

2. 春游巴中的望王山 作文400字

今天早上,舅舅见我们醒得很早,就叫我们去爬望王山,我们高兴得一下子就从床上蹦起来了,外婆怕我们路上口渴,就帮我们装了一瓶矿泉水。

不一会儿,我们就来到了山脚下,山上山下游人如织。宽宽的石阶一直通到山顶,我们拾级而上。

山真高啊,石阶两旁有花草树木。这里的树成千上万,有四季常青的松柏,还有许多我叫不出名儿的树木。

花坛里有菊花、桅子花、麻醉花等各种花草,真是引人入胜啊!这里的鸟儿飞来飞去,迎着朝霞放声歌唱。听姐姐说,这是巴州最高的山。

顺着石阶走到半山腰,这儿有两个大的平台,下面的平台上,一些游人在这里做运动,有压腿的,有扶着石栏做俯仰撑的,还有练习太极拳和做健身操的。上面的平台上,一些老太太在这里跳舞,伴着音乐,轻摇红绸扇,翩翩起舞。

我们随着石梯一直往上走啊走,终于到了山顶,真累呀,山顶上的空气格外新鲜,令人心旷神怡。我们在上面休息了一会儿,就下山了。

到了山脚,我还忍不住了回望了几眼我们爬过的望王山,真让我流连忘返。

3. 《燕子矶》 古文翻译

你说的是清朝王士禛的《登燕子矶记》么?

南京自古就是都城,名山大川在疆域之内的有几十座,燕子矶却因为一块拳头大的石头而闻名。

燕子矶岩在观音门东北,三面靠着大江,石壁陡削,岩石险峻,石柱林立。观音山曲折绵延几十里,东面与长山相连,到这里忽然突起了一座山峰,孤峰秀丽润泽,旁边没有附着的山,傲视群山,高耸不甘居下。长江从西面滚滚而来,燕子矶正处在吴的上游和越的下游,处在浩渺汹涌的波涛中,就象砥柱山,屹立在激流中。西面是鄱阳湖中的大孤山和小孤山,东面是润州的金山和焦山,而燕子矶处于金陵上游,因此尤为著名。

矶岩上有寺,是祭祀汉寿亭侯关羽的。向西去有个亭子,亭壁的石头上刻着“天空海阔”四个大字,极其矫健又极其粗壮,是明朝大司马湛若水字元明书写的。湛公曾任南京国子祭酒,又历任南京吏部、礼部、兵部尚书。湛公崛起于岭南,是广东增城人,跟从白沙县的陈章甫学到了禅学之宗,与王阳明的学说争高低,天下人称他甘泉先生。关羽祠里有南亭三间,壁上题的字,丛芜杂乱无法认读。只有杨继盛(号椒山先生)的四首绝句,与文彭(字寿承,文征明长子)写的《关祠颂》刻在同一块石头上,其中一首是:“皪皪清光上下通,风雪只在半天中。太虚云外依然静,谁道阴晴便不同。”读了这首诗,就能知道杨先生的学业不是一朝一夕的功夫了。

转向东去,沿台阶登上最高顶。一座亭子象鸟的翅膀展开一样,广阔远眺千里。长江、远山、白云、人物,城楼、女墙、烟火,船帆、沙洲,分明可数,献奇争媚于眼前。西北方的烟雾迷茫之中,一座高塔挺然而出,矗立在江边,那里是浦口的晋王山。山因隋炀帝而得名杨广称帝前,曾渡江灭陈,被封为晋王。向东眺望京江也叫扬子江,因经过京口而得名,向西上溯南京,从东吴孙权大帝开国直到南朝梁、陈,凭吊六朝,兴亡不过一瞬。吟诵刘禹锡(字梦得)“潮打空城寂寞回”的诗句,怅然失意了很长时间。

当时,落日的余辉横洒在江面,映着江边十几棵乌桕树,红色和黄色相错杂。北风飒飒地刮着,树叶纷纷下落,与晚潮的响声相应答。悲伤、颤栗,凉风侵骨,决不能在此久留。在亭壁上题了两首诗,就赶快回来了。时值康熙二年(1663年)十月二十一日。

4. 庐山的诗句

登庐山绝顶望诸峤 谢灵运 山行非有期,弥远不能辍。

但欲淹昏旦,遂复经圆缺。 积峡忽复启,平途俄已绝。

峦垅有合沓,往来无踪辙。 昼夜蔽日月,冬夏共霜雪。

题庐山瀑布 李白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瀑布 江 为 庐山正南面,瀑布古来闻。 万里朝沧海,千寻出白云。

寒声终自远,灵派孰为分。 除邓天台后,平流莫可群。

题西林壁 苏 轼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庐山瀑布 徐凝 瀑布瀑布千丈直, 雷奔入海不蹔息。 今古长如白练飞, 一条界破青山色。

江上送客游庐山 张 继 楚客自相送, 沾裳春水边。 晚来风信好, 并发上江船。

花映新林岸, 云开瀑布泉。 惬心应在此, 佳句向谁传。

晚泊浔阳望香炉峰 孟浩然 挂席几千里, 名山都未逢。 泊舟浔阳郭, 始见香炉峰。

尝读远公传, 永怀尘外踪。 东林精舍近, 日暮空闻钟。

庐山独夜 元稹 寒空五老雪, 斜月九江云。 钟声知何处? 苍苍树里闻。

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李白 我本楚狂人,狂歌笑孔丘。手持绿玉杖,朝别黄鹤楼。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庐山秀出南斗傍,屏风九叠云锦张,影落明湖青黛光。

金阙前开二峰长,银河倒挂三石梁。香炉瀑布遥相望,回崖沓嶂凌苍苍。

翠影红霞映朝日,鸟飞不到吴天长。登高壮观天地间,大江茫茫去不还。

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好为庐山谣,兴因庐山发。

闲窥石镜清我心,谢公行处苍苔没。早服还丹无世情,琴心三叠道初成。

遥见仙人彩云里,手把芙蓉朝玉京。先期汗漫九垓上,愿接卢敖游太清。

望庐山五老峰 李 白 庐山东南五老峰, 青天削出金芙蓉。 九江秀色可揽结, 吾将此地巢云松。

5. 《燕子矶》古文翻译

《燕子矶》翻译: 我在途中多次经过燕子矶,这里水流湍急,划船经过此处的人,都需要迅速用铁钓钩住岸边的石头并用铁缆牢牢挽住,然后紧紧挨着像蚂蚁一样慢慢前行。

从船篷的窗户望去,岸边的石头棱角分明,层叠有致,撑船在水上前行去观察,不仅没有喜悦之情,反而陡生恐惧之心,我以前还真不知道岸上的景物会给我这样的感觉。 崇祯十一年(1638)我到南京后,和吕吉士一起出观音门,去游览燕子矶。

我这才领略到这里是人间仙境、佛祖圣地,而以前路过竟然错过了。 我们登上关王殿,前面是吴国,后面是楚地,都是诸侯用武之地,好像可以看到英雄豪杰手挥剑戟、英勇无畏的样子。

顺着山路来到燕子观的上面,坐在亭子中,看江水飞奔,船行驶得像离弦的箭一样快。 转向南面,我们走到观音阁,从索桥上过去。

观音阁旁的僧院,有悬崖峭壁高达千丈,耸入云实,岩石坚硬如铁;几棵大枫树与旁边的树木形成一片郁葱葱、绿树成荫的景象;倘若在楼中与悬崖相对而坐,便能面壁十年也不觉得枯燥了。 如今僧房、佛堂却故意背对着峭壁,这样的布局僧人怎能忍住不起繁杂的内心呢?这一年,我回到浙江。

闵老子、王月生送我到燕子矶,我们在石壁下畅饮。 《燕子矶》原文: 燕子矶,余三过之。

水势湁潗,舟人至此,捷捽抒取,钩挽铁缆,蚁附而上。篷窗中见石骨棱层,撑拒水际,不喜而怖,不识岸上有如许境界。

戊寅到京后,同吕吉士出观音门,游燕子矶。方晓佛地仙都,当面蹉过之矣。

登关王殿,吴头楚尾,是侯用武之地,灵爽赫赫,须眉戟起。 缘山走矶上,坐亭子,看江水潎洌,舟下如箭。

折而南,走观音阁,度索上之。阁旁僧院,有峭壁千寻,碚礌如铁;大枫数株,蓊以他树,森森冷绿;小楼痴对,便可十年面壁。

今僧寮佛阁,故故背之,其心何忍?是年,余归浙,闵老子、王月生送至矶,饮石壁下。 此文出自明代·张岱所著的《陶庵梦忆》e69da5e6ba903231313335323631343130323136353331333431353937、《燕子矶》 扩展资料写作背景: 张岱出身于仕宦之家,自幼珠环翠绕,过着富贵温柔的生活。

优裕的家庭环境培养了他诸多艺术爱好,诗文、戏曲、音乐、绘画、园林无所不通…… 然而明朝末年,作者将近50岁时,清兵南下,江山易主,张岱的前途化为泡影,此番失落当中,张岱避居刻溪山,故交朋辈多死亡,葛巾野服,意绪苍凉。语及少壮秋华,自谓梦境,著书十余种,率以“梦”名。

《陶庵梦忆》是明末清初时代风雨飘摇的产物,是张岱半世生涯的真实写照,亦是张岱人生里程中血与泪的凝结。记录着张岱前半生浪漫生活的种种得意,既让我们看到了明末丰厚的民俗文化积淀,又让我们体味到了世俗中的种种物质给人们带来的愉悦。

它所包含的丰富而深湛的文化信息,如对园林艺术的独到见解,对奇花异卉的生动描述,对江南风情的如实记录,对戏曲理论和实践的精妙评论等等,无不充满着乐趣和知识。 这是一部用艺术家的审美眼光来描绘的明末市井风俗史,又是一曲抒张性灵、情感率真直露的咏叹调,渗透着晚明文人特有的生活情调与精神风貌。

作者简介: 张岱又名维城,字宗子,又字石公,号陶庵、天孙,别号蝶庵居士,晚号六休居士,汉族,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明末清初文学家,散文家、史学家,还是一位精于茶艺鉴赏的行家。

是公认成就最高的明代文学家,其最擅散文。

6. 《唐宋八大家文选》译文

道山亭记 (北宋)曾巩 [原文] 闽,故隶周者也。

至秦,开其地,列于中国,始并为闽中郡。自粤之太末,与吴之豫章,为其通路。

其路在闽者,陆出则阸于两山之间,山相属无间断,累数驿乃一得平地,小为县,大为州,然其四顾亦山也。其途或逆坂如缘絙,或垂崖如一发,或侧径钩出于不测之溪上:皆石芒峭发,择然后可投步。

负戴者虽其土人,犹侧足然后能进。非其土人,罕不踬也。

其溪行,则水皆自高泻下,石错出其间,如林立,如士骑满野,千里下上,不见首尾。水行其隙间,或衡缩蟉糅,或逆走旁射,其状若蚓结,若虫镂,其旋若轮,其激若矢。

舟溯沿者,投便利,失毫分,辄破溺。虽其土长川居之人,非生而习水事者,不敢以舟楫自任也。

其水陆之险如此。汉尝处其众江淮之间而虚其地,盖以其陿多阻,岂虚也哉? 福州治侯官,于闽为土中,所谓闽中也。

其地于闽为最平以广,四出之山皆远,而长江其南,大海在其东,其城之内外皆涂,旁有沟,沟通潮汐,舟载者昼夜属于门庭。麓多桀木,而匠多良能,人以屋室巨丽相矜,虽下贫必丰其居,而佛、老子之徒,其宫又特盛。

城之中三山,西曰闽山,东曰九仙山,北曰粤王山,三山者鼎趾立。其附山,盖佛、老子之宫以数十百,其瑰诡殊绝之状,盖已尽人力。

光禄卿、直昭文馆程公为是州,得闽山嵚崟之际,为亭于其处,其山川之胜,城邑之大,宫室之荣,不下簟席而尽于四瞩。程公以谓在江海之上,为登览之观,可比于道家所谓蓬莱、方丈、瀛州之山,故名之曰“道山之亭”。

闽以险且远,故仕者常惮往,程公能因其地之善,以寓其耳目之乐,非独忘其远且险,又将抗其思于埃壒之外,其志壮哉! 程公于是州以治行闻,既新其城,又新其学,而其余功又及于此。盖其岁满就更广州,拜谏议大夫,又拜给事中、集贤殿修撰,今为越州,字公辟,名师孟云。

——选自《唐宋八大家文选》[译文] 闽,原来隶属于周朝,到秦时,开辟了这方土地,列入中原,这才合并为闽中郡。从越国的太末县,和吴地的豫章郡,是(自中原通向)它的通道。

这通道到了闽地,陆路就被阻塞在两山当中,而山相连没有间断,接连过了几个驿站才能见到一块平地,小的作为县,大的作为州,然而州、县(城)的四面望去也都是山。它的道路有的迎着山坡像攀援着粗绳登上,有的垂直挂在山崖上像一丝头发,有的小路蜿蜒在深不可测的溪流上,(路旁)都有石刃从峭壁上刺出,要看准了脚下的地方然后才可以举步。

背着、顶着东西的人即使是本地人,也还要侧着脚然后才能够前进。不是那个地方的人很少不被绊倒的。

走水路,水都是从高处奔流而下,岩石交错出于水中,如树木竖立,如兵马遍布野外,上下千里,见不到头尾。水流穿行在它的空隙间,有的曲折盘绕流淌,有的逆行侧射,它的形状像蚯蚓盘结,像虫形雕刻,漩涡像轮子,水流激射如箭。

船逆行而上或顺流而下时,要善于利用水势,稍微有分毫差错,即刻船破溺水。即使是本地人,如不是一生下来就练习水上功夫,也不敢担任起行船的职责。

闽地水陆两路的艰险就是这样。汉代曾经把这里的人民迁徙到江淮之间,而使这地方空着,大概因为这地方险狭多阻,难道这是虚言吗? 福州的州治所在侯官,对闽地来说是土地的中部,就是所说的闽中。

它是闽地最平坦宽广的地方,离四面的山都很远,而闽江就在它的南边,大海就在它的东边。城内外都有路,路旁有小河,小河可以沟通大海,船载的人和货物昼夜都可以聚集在家门。

山上多大树,工匠中有很多是手艺精湛的。人们竞相夸耀自己房屋的大并且华丽,即使是下等贫苦的人也一定要使自己的住宅宽敞。

而佛教、道教之徒,他们的庙观又特别壮丽。城中有三座山,西边的叫闽山,东边的叫九仙山,北边的叫越王山,三座山鼎足而立。

沿着山势,佛教、道教的庙现有数十上百处,它那宏伟奇异绝然不同的形状,也许已经用尽了人工之力。 光禄卿、直昭文馆程公主政福州,在福州的高耸处,建了一座亭子,这里的山水胜景,城池的宏大,宫室的繁荣,不用走离竹席就尽可观望四面景色。

程公认为这里在江海之上,作登山四望的观看,可以和道家所说的蓬莱、方丈、瀛州三座仙山并列,所以为它起名叫“道山之亭”。闽地由于道路险远,所以做官的常怕到此任职,程公能够依照这地方的长处筑亭,用来寄托他耳目的欢乐,不但忘掉了它路远而险峻,又将他的思想提高出于尘埃之外,他的志向多么壮阔啊! 程公在这个州府由于治理得好而闻名,既改造了城墙,又革新了学府,并且利用公事之余的时间又办到了建亭这件事。

他一年以后就改任广州知府,随后又赴任诛议大夫,接着任给事中、集贤殿修撰,现在担任越州知府,他的字是公辟,名字叫师孟。评点 作者以雄伟奇崛的文笔,巧妙地运用移步换景的手法,先描写了福建的山川形势、水陆交通以及风土民情,然后点出道山亭的景状及其寓意,文章层次清晰,结构完整,是一篇经典佳作。

写闽地山水之险不是作者的用意所在,写程师孟不畏其地险远,而能安于其居,好整以暇,才能做出政绩来,才是其表达的中心,而这重心不是明说出来的,而是用大量篇幅在客。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