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杭州高二地理统测卷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22

2008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杭州地区七校联考试卷

高二年级地理学科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1.图l中符合下列条件的点是

① 该点以东为西半球,以西为东半球

② 该点以北为高纬度,以南为中纬度

A.A B.B

C.C D.D

读图2,局部经纬风示意图,完成2—3题。

2.b点在a点的 方向

A.东南 B.东北

C.西北 D.西南

3.下列对于a.b两地的叙述,正确的是

A.a点位于太平洋,流经的洋流是北太平洋暖流

B.b点位于印度洋,且自转线速度最大

C.a.b两地均位于海洋上,且均位于少雨带

D.a.b两地均位于陆地上,且b地有太阳直射现象

4.图3是以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示意图,若地球自转方向为逆时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点地理坐标是(30°N,45°E)

B.甲点在乙点的东北方向

C.甲乙两地位于0°一180°经线圈的同侧,因此两地日期相同

D.甲地地方时比乙地早2小时

读图4,某地等高线示意图,完成5—6题。

5.①、②、③.④四地段中平均坡度最大的为

A.① B.② C.③ D.④

6.图2中海拔低于400米的区域面积约为

A.0.05km2

B.0.5 km2 图4

C.5km2

D.50km2

读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5。

据此回答7—9。

7.图中断崖的最大高差不超过

A.200米 B.239米

C.250米 D.300米

8.河滩A、B之间的河段,河流的流向和易受侵蚀的一岸分别是

A.自西北向东南,甲

B.自东南向西北,乙

C.自东北向西南,乙

D.自西南向东北,甲

9.若该地区发展旅游业,最能吸引游客的自然景观可能是

A.梯田景观 B.瀑布景观 C.沙滩景观 D.丘陵景观

读图6,四幅气候资料图,回答10—12题。

10.关于图中四地气候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大陆性气候特征最突出的是甲 B.海洋性气候特征最突出的是乙

C.年降水量最大的是丙 D.高温期与多雨期不一致的是丁

11.下列关于四种气候类型分布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 甲气候类型只出现在亚洲

② 乙气候类型分布在除南极洲以外的所有大洲

③ 丙气候类型分布在南、北纬30°一40°的大陆西岸

④ 丁气候类型在南美洲分布最广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12.形成图中四种气候类型的主要因素有

①太阳辐射因素 ②大气环流因素 ③下垫面因素 ④人类活动因素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3.环绕南极洲的大洋,在南极上空看按逆时针方向依次是

A.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B.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

C.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 D.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14.亚洲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在我国境内的名称是

A.怒江 B.澜沧 C.雅鲁藏布江 D.额尔齐斯河

某跨国纸业集团在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建成了林.浆、纸一体化生产基地。

读图7,回答15—16题。

15.对图中地区的地理特点描述可信的是

A.气旋活动频繁,多上升气流

B.太阳高度角小,距海洋近,多阴雨天气

C.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森林覆盖率低

D.处在板块交界处,火山地震多发

16.该集团进行生产基地选址主要考虑的因素是

① 热带雨林气候,森林资源丰富 ② 低廉劳动力成本

③ 交通发达 ④ 当地市场需求大

A.①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读图8,回答17—20题。

17.图中纬线横穿该国的北部和南部,经线纵贯该国的中部地区,且北部和东部临海,判断此国家是

A.沙特 *** B.印度

C.埃及 D.巴西

18.该国大部分地区的气候类型为

A.地中海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亚热带季风气候

19.该国发展经济的优越的自然条件有

①光照资源充足 ②能源资源丰富 ③地处交通要道 ④科技力量雄厚

⑤劳动力素质极高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③④⑤ D.①②

20.该国在世界闻名的文化景观是

A.凡尔赛宫 B.伊泰普 C.莫高窟 D.金字塔

图9中AC线段地跨三个国家,读后完成21—23题。

21.A地的气候特征是

A.最冷月均温<0℃ B.各月降水量大致相当

C.具干湿二季 D.终年高温多雨

22.B国地形自北向南依次是

A.山地、高原、盆地 B.山地、平原、高原

C.高原、山地、平原 D.山地、平原、盆地

23.关于A.B两国正确的说法是

A.A、B两国间矛盾冲突激烈的历史原因是淡水之争

B.A国是个以山地为主的国家

C.B国南部与同纬度地区相比较气温偏高的原因主要是受北部山地的阻挡

D.东南季风的强弱,易使B国造成洪涝或干旱

24.非洲几内亚湾沿岸是世界最大的可可产区。

当地 *** 为了促进农业生产多样化,在我国专家的帮助下,成功引种了一种可以作为可可调味剂原料的作物。

这种作物是

A.甜菜 B.甘蔗 C.甜瓜 D.红薯

2006年4月,胡 *** 主席对美国等五国进行国事访问(见图10),达到了增进友谊、扩大共识、推进合作的目的。

据此回答25—27小题。

25. *** 访问的沙特 *** 是我国重要的石油供应国,从沙特运往我国的石油,沿途需要经过的海峡是

① 霍尔木兹海峡 ② 直布罗陀海峡 ③ 黑海海峡 ④ 马六甲海峡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26. *** 访问的第三个国家是摩洛哥,该国储量居世界首位的矿产资源是

A.金刚石 B.铝士 C.黄金 D.磷酸盐

27. *** 随后访问了尼日利亚和肯尼亚,这两个国家都有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草原气候 B.热带雨林气候

C.热带沙漠气候 D.热带季风气候

读图11(沿40°N亚洲东西向地形剖面图),回答28—30题。

28.有关E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所在国家是伊拉克 B.地形以山地为主

C.自然景观以草原、荒漠为主 D.冰川作用对地表形态影响深刻

29.有关K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有丰富的石油、天然气和渔业资源

B.该地因过度开垦,破坏植被,水土流失现象严重

C.该地处在板块交界处,多火山地震

D.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水资源丰富,可以大力发展种植业

3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影响J半岛和平与稳定的主要是核问题 B.H地森林资源丰富

C.G地为帕米尔高原 D.图中从东到西降水逐渐减少

二、综合题。

(本题共有4题,总分40分)

3l.(13分)根据下列图表资料,回答问题。

河流 A河 B河

长度(千米) 6670 4640

流域面积(万平方千米) 280 369

河口平均流量(立方米/秒) 2200 39000

(1)A河流经的沙漠名称为 . 由于该河下游河水流速 ,泥沙沉积,在河口发育了 。

B河流经 (地形区)底部的河段,具有 价值;穿过峡谷的下游河段,水流湍急,具有丰富的

资源。

(2)B河长度不及A河而流量超过A河的主要原因是 。

(3)从降水类型来看,B河所在流域的降水大多属于 雨。

历史上,A河下游河段的定期泛滥给两岸农业生产提供了 与 。

A河上游①与支流②中,与该河泛滥有密切关系的是 (填写数码)其理由是 。

32.(10分)图13为某国简图。

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从地理位置看,该国属于 气候,这种气候的特点是 。

(2)该国人口稠密,在地形、气候条件下,大部分地区农业地域类型为

(3)说明该国气候、地形对发展该类型农业的不利影响。

33.(9分)读图14“世界局部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区域中,位于板块生长边界上的海域名称为 ,它处在 板块和 板块的交界处。

位于板块消亡边界的国家其工业区主要分布在 。

(2)A国地形以 为主,B海域丰富的自然资源是 ,

(3)C所在半岛的城市和人口主要集中分布在 海沿岸,主要原因是 。

34.(8分)

读下面两幅著名海峡图15,回答问题。

(1)简述甲、乙两海峡附近区域的气候特征。

(2)甲、乙两海峡沿岸地区主要的农产品分别有哪些?

(3)1月,一艘由甲海峡开往乙海峡的轮船,经过甲海峡时风高浪急,而经过乙海峡时则风平浪静,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2008学年第一学期期中杭州地区七校联考答卷

高二年级地理学科

一、选择题。

(本大题共30小题,每题2分,总分6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C B B D A C C B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A B A B D C C C A D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B B C B D D A C C A

二、综合题。

(本大题共4题,总分40分)

31.(13分)

(1)撒哈拉沙漠。

减缓, 尼罗河三角洲。

刚果盆地,航运;水力。

(6分)

(2)B河地处热带雨林地区,A河位于热带草原和热带沙漠地区(B河所在地区的降水量比A河丰富);B河位于世界最大盆地刚果盆地,A河流域面积相对较小(B河流域面积大于A河)。

(2分)

(3)对流 灌溉水源(水源) 肥沃的淤泥(淤泥) ② 支流②所处地区降水具有季节变化大的特点(5分)

32.(10分)(1)热带季风 全年气温高,降水量大;分雨(湿)季和干(旱)季。

(4分)

(2)水稻种植业(季风水田农业)。

(1分)

(3)雨季降水集中(暴雨),地面低平,排水不畅,形成洪涝灾害;(3分)(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变率大,在水稻生长需水量大时)如果雨季来得迟.去得日.(或降水偏少),形成旱灾。

(2分)

33.(9分)(1)红海,印度洋,非洲,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三湾一海地带)。

(4分)

(2)平原,石油。

(2分)

(3)黄 地形以平原为主;水源充足;多海港,对外交通便利;开发历史悠久等。

(3分)

34.(8分)(1)甲地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乙地终年高温多雨。

(2分)

(2)甲图所示区域主要生产花卉、蔬菜、水果(柑橘、葡萄等)等,乙图所示区域盛产天然橡胶、油棕等热带经济作物。

(4分)

(3)甲海峡冬季受西风影响;乙海峡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

(2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