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最大的射电望远镜中国“天眼”,为什么选择了在贵州建造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9-08-02

因为球面射电望远镜本身的造型需要选择一处洼地来建造。球面射电望远镜的主体部分镜面类似于一个凹面镜造型,选择洼地建造最为合适。早在1994年的时候,我国的国家天文台就曾经通过卫星遥感技术为准备建造大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选择过合适的洼地,当时共在我国发现过九百多个口径在两百米以上的洼地。

第二轮选址任务又再次启动,在历经大半年之后,选址团队在实物地形图里人工选择出七百多处洼地,并经过进一步的筛选后,留下八十二处作重点考察。后来经过两个多月的艰苦实地考察并结合科研团队自主研发出的选址系统测算,将考察目标进一步缩小在四处洼地选址上,其中最适宜建设五百多米口径射电望远镜的“大窝凼”,成为五百米口径的天眼望远镜建造的最佳洼地。

其次,“大窝凼”的喀斯特地质能够促进雨水向地下渗透,不会导致雨水淤积而对望远镜及相关设备造成损害。我国最初在筹备建造FAST这一球面射电望远镜的时候就有借鉴美国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的意识。

射电望远镜要正常工作,必须要避免过多的噪声、空气污染物和电磁的干扰,因此必须选择一处人烟稀少的僻静地方。而“大窝凼”正处于贵州省东南部的深山之中,方圆五公里之内除了一些零星村落外,没有一个乡镇,,二十五公里半径的范围内县城只有一个。而且由于其周边人口非常稀少,易于搬迁重新安置,可以进一步地为天眼望远镜的正常探测工作提供良好的环境。可以说,此处是非常适合作为大型射电望远镜的建造地址的。当然,随着FAST望远镜的建造,也有助于这一地区在经济、教育以及科研领域的发展。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