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认识“见微知著,格物致知”这个词的含义吗?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9-20
“见微知著,格物致知”精神的理解
领会一种精神,凝聚一种力量,形成一股合力,完全有可能指导一帮或一大帮求知者干出一番常人难以预想的事业。不论业之大小,精神至上,宁神定志,凝心聚力,团结敬业,方可出成绩。不论绩之大小,找准精神支点,方可支配数十百千人干事,方可在预想的时间内办成乃至办好一件事哪怕是一件微小的事情。不论事之大小,我们学校就是找准了这个精神支点,用好了一种精神、凝聚了一种力量,形成了一股合力,干出了特色办学中的一点“微特色”,就是深刻认识、领会、践行了“见微知著、格物致知”精神。现不谈过程,只归结认识,如下述。
见微知著,语出《韩非子·说林上》:“圣人见微以知萌,见端以知末,故见象箸而怖,知天下不足也。” 汉代班固 《白虎通·情性》:“智者,知也。独见前闻,不惑於事,见微知著者也。” 郑观应 《盛世危言·弭兵》:“上揆天道,下察民情,酌古准今,见微知著。”微:小,指事物微小的迹象;著:明显,指事情的发展,意思是见到事情的苗头,就能知道事物的实质和发展趋势,以及它可能会发生的显著变化。在此,我们把它加以引申,微,小,隐含在事物发展中积极的稍纵即逝的微妙的因素,事物观、自然观等;著,指事情发展的潜在规律,价值观、世界观等;知,认识,特指感性认识;见,洞察、琢磨分析、发现总结,特指理性认识。今天多比喻知道或发现一个小小的细节,就去细细琢磨,洞察大的影响和结果,从而做出科学的论断,以小见大。
格物致知,语出《礼记·大学》:“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格:推究;致:求得。穷究事物原理,从而获得知识。历代文人多有认识,兹列如下几例:老子概括为“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司马光认为,“抵御外物诱惑,而后知晓德行至道”;李翱认为“万物所来感受,内心明知昭然不惑”;程颢认为“穷究事物道理,知性不受外物牵役”;程颐认为“穷究事物道理,致使自心知通天理”;陆九渊认为“修持心性不为物牵,回复天理之知”;王阳明认为“端正事业物境,达致自心良知本体”……我们的理解如下:格物,格除物欲的迷惑,不为外境所牵引;知,是智慧;致知,引申为理性认识、科学判断;格物致知就是积极探索了解客观事物发展变化的原理及其规律性,科学分析判断当前实际和周边事物,多想出智慧,及时引导实践,寻得普遍性而积极推广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