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24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8
《人性的弱点》

一本关于改善人际关系、教导做人处世艺术的书。它对于开阔我们的视野,改善我们的人际关系,特别是克服封闭式的人性弱点,都有宝贵的启示和借鉴作用。因此,我们是像以往那样在犯错中学习?还是选择主动学习,在他人的经验教训中提前学习,避免犯错,并且把别人的经验通过自己的实践学到手呢?

人际关系基本技巧的三个原则

1.不要批评,理解他人

百分之九十九的情况下,不管犯下多严重的错误,人们都不会责备自己,我们拥有共通的人性,我们总能为自己的不正当行为附上一个完美借口。既然批评于事无补,何必平添烦恼,甚至招人怨恨?在要求别人之前首先要求自己,以理解代替指责,设身处地去想一想对方为何如此——这比简单的批评要有益得多,也有趣得多。

2.不要指责,真诚的赞赏他人

一般来讲,大多数人需要的东西包括:健康的身体;食物;睡眠;金钱和金钱可以买来的东西;未来生活的保障;性满足;儿女的幸福;被人重视的感觉。赞赏就是表达重视他人最好的方式。威廉·詹姆斯说“人性的根源深处,强烈渴求着他人的欣赏”。人们需要被重视,真诚的称赞能创造很大的奇迹,而指责会引起负面情绪。

3.不要抱怨,激发他人的强烈需求

当你要求某人做某事。记住,在你开口之前,先停下来问你自己:“我怎样才能让这个人想去做这件事?”这一问题会让我们不至于过分急躁,不做为了自己的需要而做的徒劳无益的唠叨。普天之下唯一能够影响他人的方式,就是找出他们想要什么,并且教给他们如何获得。

[if !supportLists] 二、        [endif] 赢得他人喜爱的六个方式

1.建立对他人的兴趣,真心诚意地关注他人

卡耐基很可爱的举了狗做例子:人们只对自己有兴趣,而狗呢,它总是满心欢喜的向你摇着尾巴,围着你打转,它对人的好奇与生俱来。只要有人的地方,它总是开心。试问,有谁不会爱上这样的朋友呢?每个人都对欣赏自己的人心生好感,想要得到友谊,就别怕麻烦,全心全意的为人做些事——哪怕要为此付出时间、经历、慷慨与体贴。

2.微笑

如何让人在见到你的第一面便对你产生好奇,这是每个人都想要知道的。这个问题的答案却极其简单:“微笑”。即使在烦躁中,一个真心的微笑也能化解负面情绪,发自内心的笑容,总是可以暖人心扉,给人以愉悦。世人都在寻找幸福,却很少有人参透,决定快乐与否的并不是你是谁、你在哪里或是你在做什么,而是你看待问题的方式。幸福往往取决于人们的心境。这让我想到《献给阿尔吉侬的花束》,其中一句台词令我印象深刻——“不是因为幸福才会微笑,是因为笑,才会得到幸福”。所以,哪怕你不习惯微笑,也请努力试试看,为了从朋友那里获得喜爱,更为了自己的幸福。

3.无论对于何人,无论以何种语言,自己的名字都是世界上最甜蜜最重要的词汇

人们对自己名字的在意程度,等同于渴望得到周围人认同的强烈情感。对很多人来说,能被对方亲切而真挚的叫出正确的姓名,就已代表自己受到了对方的尊重,这件事本身已经是肯定和赞美。一些朋友将记不住别人的名字归结于自己患有“脸盲”,实际上呢,只是没有将精力放在这上面而已。

拿破仑在日理万机治理国事之余,仍有精力记住每一个见过的人的名字。在与对方的谈话中,他会不厌其烦的重复好几次对方的名字,并在脑海中把对方的言谈举止牢牢记住;如果对方是重要人物,拿破仑更是只要有空,就在纸上写下对方的名字,专注地默诵,事后再撕掉这张纸。记住对方的姓名,是一种尊重,更会让人由此对你产生好感。

4.专注地倾听,鼓励他人谈论自己

专注的倾听是我们能给予他人最高的赞许。杰克·伍德福德曾在《爱上陌生人》中写道,“关注是最含蓄的阿谀。极少有人对他人的关注无动于衷。”

商务会谈的成功秘诀是什么?哈佛前校长查尔斯·艾略特对此的回答是:“商务往来并无制胜之道可言,然而在对方说话的时候专注的倾听,是令对方解决戒备的最佳方式。”

人们需要被倾听,这会让人从心底产生愉悦。如果一个人话里话外只谈论他自己,那么他的世界也只能装下自己而已。假如你立志要能言善辩,请先学会专注聆听,做一个有趣的人,并对他人感兴趣,下次开口前,不妨想一想对方想说的是什么。

5.谈论对方感兴趣的事情

每次有客人来访的时候,罗斯福都会在前一天晚上提前了解对方感兴趣的话题,一直钻研至深夜。谈论对方最在乎的事情,是直抵对方内心深处的捷径,罗斯福深知这一点。谈论对方感兴趣的话题,不仅会在短时间内拉近谈话两人之间的距离,而且可以让对方产生一种备受宠爱之感。这样的谈论当然不是附和,而是出于真诚和尊重。

孔子云:三人行必有我师。一人一世界,在聊天的过程中,每个人都会接触到从前并未发现的新领域,人生都将受到不同的启发,更重要的是,这种沟通本身已经扩大了彼此的生命的边界。

6.真心实意地让对方知道他有多重要

走近人们内心的方式,是不动声色的让对方知道,你真心觉得他们很重要。

总结:如何要别人喜欢自己,书里只教会了我们种种技巧和方法,即便拥有了如此的智慧,最重要的,仍然是我们的真心。

三、如何赢得他人的赞同

1. 赢得争论的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避免争论

本杰明·富兰克林曾说过,“争辩、抱怨和反驳或许会带来暂时的胜利,但也永远无法通过表面的胜利赢得对方的尊敬。”辩论永无胜负,赢得争论的方法只有一个,那就是避免争论。若以争吵对抗误解,怨恨则无休无止。唯有得体的处世能力、怀柔技巧和同理心才能够化解争执。

2.尊重他人的观点,绝不要说“你错了”

人之所以为人,不是机器,是因为人的认知常常为一些因素左右,成见、戒备、猜疑、恐惧、嫉妒、傲慢等等都能影响人的情绪和判断,人无法像机器一般保持绝对理性。我们无法通过纠正他的错误观点来改变他的认知,这样只会激怒他。避免争论,给人尊重,圆融处事,方能达到目的。

3.如果你错了,请坚决果断地承认错误

愚蠢的人只会推诿,坦率的认错才是品格高尚者的见证。当我们犯错以后,该如何获得原谅,得到自身心理上的安慰呢?当责骂在所难免时,与其从对方口中听到攻击的言辞,不如抢先认错,自己检讨,把对方想说的话说出来,不给他留任何余地。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如若抢先道歉,在百分之九十九的情况下,对方会因为你的态度而转变自己的态度,继而对你产生理解,等待你的将会是宽容和原谅。

4.沟通始于友善

如果你想要得到他人的赞同,请先让他相信你是他重视的伙伴,才能赢得他的心。

5.让对方点头称“是”

苏格拉底是古往今来最有智慧的哲学家之一,他独创的“苏格拉底对话法”正是构建于“是”的策略之上。苏格拉底提问的角度十分巧妙,令对方不得不点头赞同,然后,他再乘胜追击,接二连三地抛出问题,令对方连连称“是”。不知不觉中,对方已经得出了与此前截然相反的结论。

6.让对方主导谈话

法国哲学家拉·罗什富科曾言,“若想树敌,就胜于你的朋友;若想交友,请让你的朋友胜于你。”

如果朋友胜过我们,他们会觉得自己很重要;如果我们胜过他们,他们中的一部分人会对此感到自卑,甚至心生妒忌。再知心的朋友也更愿意在我们面前谈论他们的成就,请给他们说话的时间,耐心倾听。“要比所有人都聪明,但不要告诉他们这一点。”

7.循循善诱,让对方自行得出结论

我们喜欢被问及我们的心愿、我们的需求、我们的想法,在这样的谈话中,我们往往能感受到自己是被重视的一方。我们喜欢自己做决定,而不是对方强加给我们的。

X光设备的一名销售代表深知这个道理,所以他写了一封信给布鲁克林医院的放射科主任L医生:“… …我们深知这些设备并不十全十美,为了更好的满足您的工作需求,我们恳请您在百忙之中抽空测试一下新设备,以您专业的眼光告知我们有何不足,我们定会加强改进。我们知道您工作繁忙,如果您愿意,我们会在您方便的时间亲自送货上门。”最终,在众多销售代表中,L医生选择了给他写信的这一名。据L医生自己所言,“这封信让我感到备受重视。这家公司从始至终没有向我推销产品,让我觉得买与不买都是我的自主决定。”

8.抛开成见,将心比心

杰拉德·尼伦伯格在《进入人们的内心世界》一书中评论道,“若想让交流变得顺畅,请像重视自己的感受一样重视对方。在开口之前先斟酌一下,如果你是对方,你愿不愿意听这些话。如果你希望对方认可你的观点,请先接受他的观点。”

智者以理解代替指责。万事皆有因,任何想法和行为背后都有其缘由。一旦找出动机,对方的脾气秉性就尽在掌握之中。因此,请设身处地地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问题。将心比心,认真问问自己,“如果我是他,我会怎么想,又会怎么做。”

9.体谅他人的想法和愿望

在我们一生遇到的人中,有四分之三的人都渴求他人的体谅,他们渴望听到这样一句话——“我一点都不怪你这样想。如果我是你,我也会有完全相同的感受。

10.激发对方内心深处的高尚情操

我们周围的每个人都自视甚高,认为自己的品行高尚、慷慨无私。其实每个人的行为背后都有两个原因——一个高尚的借口和一个真正的动机。如果你想改变他人,请帮他们想出这个更高尚的理由。

如果我们对对方一无所知,那么就应当假定对方真诚正直、值得信赖。换句话说,相信大部分人都是诚实的,例外只是少数。哪怕是存心欺骗的人,一旦知道你认为他真诚正直,他们往往也不想辜负你的信任。

11.戏剧化你的想法

无论在工作还是在生活中,有时候,道出事实远远不够,你需要像电影电视那样,以生动、有趣、戏剧化的手段吸引受众,你可以戏剧性地夸大你的想法,这样简直事半功倍。

12.激将法

每位成功人士都热爱竞争,这是他们表现自我、证明自身价值、超越他人的方式。这里的竞争,并不是指名利心,而是出于人们对超越他人的胜利渴望,对“感到自己很重要”的渴望。

人人都有恐惧,每个人都对陌生的领域保持着恐惧,可唯有勇士能够放下恐惧,奋勇前行。在任何方法都不奏效的时候,请对你的勇士们使出杀手锏——激将法。他们会勇敢接受挑战的。

这本书是一本脚踏实地的行动指南,也可以说一碗鸡汤。鸡汤闻着很香,但它的果效是否好,是需要我们通过不断去实践才能感觉出来地。实践才是检验真理地唯一标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