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毛细管电泳法的毛细管电泳理论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16-05-30

电渗:液体相对于带电的管壁移动的现象
CE所用的石英毛细管柱,在pH>3情况下,其内表面带负电,和溶液接触时形成了一双电层。在高电压作用下,双电层中的水合阳离子引起流体整体地朝负极方向移动的现象叫电渗,粒子在毛细管内电解质中的迁移速度等于电泳和电渗流(EOF)两种速度的矢量和,正离子的运动方向和电渗流一致,故最先流出;中性粒子的电泳流速度为“零”,故其迁移速度相当于电渗流速度;负离子的运动方向和电渗流方向相反,但因电渗流速度一般都大于电泳流速度,故它将在中性粒子之后流出,从而因各种粒子迁移速度不同而实现分离。
电渗是CE中推动流体前进的驱动力,它使整个流体像一个塞子一样以均匀速度向前运动,使整个流型呈近似扁平型的“塞式流”。它使溶质区带在毛细管内原则上不会扩张。但在HPLC中,采用的压力驱动方式使柱中流体呈抛物线型,其中心处速度是平均速度的两倍,导致溶质区带本身扩张,引起柱效下降,使其分离效率不如CE。 (一)理论塔板和塔板高度
同色谱
(二)谱带展宽
1. 流型
毛细管电泳——扁平型塞子流(高柱效)
高效液相——抛物线型
2. 自热
电流通过缓冲溶液时产生的焦耳热
自热导致径向温度梯度,因而产生离子迁移速度的径向不均匀分布,使谱带展宽
管内径小,管外径大,可减小自热引起的温度差
如:内径50um,外径375um
EdC1/3<1500时,自热不会引起太大的谱带展宽和效率损失
3. 扩散与吸附
扩散:在毛细管电泳中,溶质纵向扩散是谱带展宽的唯一因素
吸附:毛细管管壁对于被分离物质粒子的作用
阳离子溶质和带负电的管壁的离子相互作用
疏水作用
毛细管内表面积和体积比越大,吸附的可能性也越大 1. 操作电压
柱长一定时,操作电压增加,粒子迁移加快,柱内焦耳热增加
在一定范围内柱效随电压的升高而升高,过了极点后,焦耳热影响加剧,反而下降 n=  spELd/2D
2. 缓冲溶液的种类
直接影响粒子的迁移和分离
要求:缓冲容量好、在检测波长处吸收低、自身淌度低、与等电点相差约1个pH单位、尽量用酸性
3. 缓冲溶液的pH
影响溶质的电荷:pH低于溶质的等电点时,溶质带正电荷;反之,带负电荷
引起电渗的变化:在高pH下,电渗很大
4. 缓冲溶液的浓度
浓度增加,离子强度增加,改善分离
浓度增加,电渗率降低,迁移时间延长
浓度增加,导电的离子数增加,焦耳热增加 以胶束为假固定相的一种电动色谱
在电泳缓冲溶液中加入表面活性剂,当溶液中表面活性剂浓度超过临界胶束浓度时,表面活性剂中的疏水基团可形成胶束,溶质因淌度和分配系数的不同而分离。
1. 胶束假固定相
表面活性剂:亲水基+疏水基
疏水基:直链或支链烷烃
亲水基:阳离子、阴离子、两性离子基团
2.基本原理
增加了带电离子胶束相,其具有与周围介质不同的淌度,并且可以与溶质互相作用
导电的水溶液相是分离载体的溶剂
3.流动相
改变流动相来调节选择性 将平板电泳中的凝胶用到毛细管中作支持物进行电泳,不同体积的溶质分子在起“分子筛”作用的凝胶中得以分离。
常用凝胶:聚丙烯酰胺、葡聚糖、琼脂糖等
应用:蛋白质、核苷酸、RNA、DNA片段分离和测序、聚合酶链反应产物分析等等 将高效液相色谱中众多的固定相微粒填充到毛细管(或涂渍、键合到管壁),以样品与固定相之间的相互作用为分离机制,以电渗流为流动相驱动力的色谱过程称为毛细管电色谱。
具有高效液相色谱的高选择性
具有毛细管电泳的的高效性
毛细管柱类型:填充柱、开管柱 非水(有机溶剂)体系中进行的毛细管电泳
在有机溶剂中加入电解质使之具有一定的导电性才能实现NACE,酸及其铵盐是最常用的电解质
与水体系相比可承受更强的电场,在不增大焦耳热的条件下可提高溶液中离子的浓度或增大毛细管内径 电源:0~30 kV直流高压电源
电极:铂丝或注射器针头
电极槽:带螺帽的小玻璃瓶或塑料瓶(1~5ml) 化学惰性、电惰性,可以透光
聚四氟乙烯、玻璃、石英
内径25~75um,管长<70cm
冲洗和平衡 毛细管直接与样品接触,用动力驱动样品进入毛细管,无死体积
1. 电动进样
组分在电场作用下,因电迁移和电渗作用进入毛细管内
对离子组分存在进样偏向
2. 压力进样
将毛细管两端置于不同的压力环境中时,管中溶液即能流动,将样品带入
无组分偏向,选择性差
3. 扩散进样
利用浓差扩散,抑制背景干扰和进样偏向 1. 紫外检测
2. 激光诱导荧光检测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