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经验靠谱吗?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4
一、

面对眼下发生的事情,人们习惯套用过去的经验。所有人都有这样的思维习惯,没有谁可以逃避。

先统计事件发生的结果,通过结果分析促成结果原因,然后再从中总结规律。人类使用这套方法认识世界,构建出了伟大文明。风俗,宗教,政治,文化,科学,都是在这样的方法下建立的。真是一套好用的方法。

但是,随着人们需要解决的问题越来越多,聪明人就发现了这套方法其实很坑。好比人们站在地球的角度,看太阳是绕着地球转,看星星也是绕着地球转,人们理所当然地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但是随着人们发现了天空存在着一些绕着地球转得不正常的星星出现,比如火星,地球是宇宙中心这种认知很轻易地就被质疑了,经过研究之后,人们很快发现,原来之前总结的很多经验都是有问题的。

然而过去的经验有问题就完全等于是错的么?也不能这样说。就算地球不是宇宙中心,但以地球为中心的认知,一样可以总结出十分好用的历法指导人们生活,在只有地球太阳月球这个模型中,地球为中心的观点并不存在什么问题。只不过将条件从只有地球太阳月亮的范围变成整个太阳系或者整个宇宙,这种观点就不再适用了而已。一样的道理,即使套用过去的经验在某些方面不能奏效,但其实过去的经验在某种条件下还是适用的。好比牛顿定律,虽然在特别宏观的宇宙中会有误差,在特别微观的粒子层面也会出现问题,但在地球物理这个领域,用一用完全没有什么问题。

所以只好这样认为了,我们现在所有的知识,都是有局限性的。在运用已有的知识之前,我们最好还是要弄清楚这些知识的适用范围。凡事没有绝对,如果谁笃信某种认知是亘古不变的道理,觉得某种知识在一切环境都可以适用,那之后很可能就会付出代价。

二、

道理总是很简单的,说起来人人都明白,但做起来往往就不是那回事儿了,这样的情况相当喜闻乐见。

上海火车站这一站的地铁口,经常能看到背着打包小包的外来务工人员,即使上海地铁买票已经非常方便了,但总会有人傻傻搞不清楚。还有就是坐地铁的时候,门都关上了,总是有人会卡着地铁门,命都不要了非要把门打开。然而真的是这些人傻么?真的是这些人没脑子么?并不,他们的行为是跟着他的经验走的。如果让一个从小生活在城市里的人去郊区坐公交车,比方说我,一样不会坐。很多地方坐车都是上车扬招,下车靠喊。如果不跟司机说在哪下车,弄不好就直接拉到终点站去了,同车的当地人一样会觉得我没脑子。

坐车是个小事情,代价无非就是让别人觉得傻,但是有时候代价就很惨重。

我曾经有一个同事,家是福建泉州的。我虽然没去过泉州,但是泉州人很会做生意这点我还是有所耳闻。同事不算特别聪明,但却是一个很有毅力的人,超有埋头苦干的劲头,所以他很早就在公司里成为了一个小领导。埋头苦干被他认作成成功的必然条件,不仅严格要求自己,也严格要求他的组员。说起来这个同事的生活已经算不错了,再好好做几年,做到总监的位置应该没什么问题,而且他的薪水即便是在上海也不能说算是低的。但是他心里一直有个过不去的坎,就是他周围的很多朋友们做生意都相当成功,他却只是个打工仔,所以经常能从他的言语间感受到他十分眼红,上班能挣几个钱?

后来他交了个女朋友,觉得自己需要改变一下才能养活一个家,于是辞了工作,回到老家做起了生意。他先是开了一个鞋店,觉得只要自己埋头苦干就一定可以迎来翻身的一天。然而生意很不好做,用他的话讲是刚刚好能包住,跟之前上班比差远了。他天天想办法拓宽销路,后来觉得似乎在开个网店更有机会,但是呢?那时的淘宝已经不是当初的淘宝了,新店想要杀出一条血路很难很难。同事彻底悲剧了,压了一堆货卖不出去。钱没了,店开不下去了,女朋友也跟人跑了。最后呢?他还是通过过去的人脉回到公司乖乖上班去了。

埋头苦干确实适合那种有明确目标的工作,但是认定埋头苦干适用于一切范围那就大错特错了。如果太过自信地把整条命都投资到这中错误的认知之中,那结果很可能就是连命都没了。

三、

那么聪明的办法是什么?说来特别简单,面对新事物的时候,多用尝试的心态去做,别总一天自信满满地觉得自己什么都行。

昨天罗振宇在得到里推送的那篇文章中介绍了傅盛对人的认知状态进行的划分,虽然我对傅盛这个人无感,他动不动就跟赌命一样地ALL IN,动不动就倾家荡产在所不惜。不过我觉得他说的最高境界的认知状态很有意思,叫做“不知道自己知道”,这一点我有一个同事曾经跟我说过类似的感悟。

我曾在某个外包公司做过一段时间游戏开发,外包公司的一个特点就是需要跟不同制作公司打交道。不同的制作公司就会有不同的技术规格,不同技术规格的原因是他们使用了不同的游戏引擎。什么是游戏引擎解释起来太麻烦,简单说就是一款软件,但是一般情况下,每个公司使用的引擎都不一样。当年我跟这个同事是一个项目组的,用的是引擎A,项目做完了之后开始做新的项目,这时大家必须要用引擎B了。说实在的,引擎B做得……没人会用,我这个同事一样不会用,抽烟的时候还在骂怎么会有如此反人类的引擎。但是当天下班之前,同事就把引擎B彻底吃透了。我们十分震惊,问他这怎么可能?他跟我们讲了一大堆引擎最基础的工作原理,然后他把这些原理对应的功能,按照说明书一个个地把它们从这个反人类的引擎里找出来,再摸索一下这些功能都是怎么工作的,结果就一清二楚了。

当时另一个同事说你明明会用啊!这个同事回他话,我不知道自己会用。

这其实才是一个比较好的面对新事物新环境的态度。《论语》中有这样一段,“子入太庙,每事问。或曰:‘孰谓鄹(zōu)人之子知礼乎? 入太庙,每事问。’子闻之,曰:‘是礼也!’”意思是孔子到太庙,每件事都要详细地问一问,这时候就有说了,“谁说鄹大夫的儿子懂得礼呢?进了太庙,啥都要问。”孔子听了之后说,“这就是礼呀。”用尝试的心态去面对新的问题,对新的东西产生敬畏之心。遇到新的环境,不懂的地方最好问一问,如果之前的经验能够套用在新环境中,那么最好了。如果之前的经验不能套用在新环境中,也不要固执地认为是环境没有依着自己的经验走,怀疑自己出生在了一个假世界,而是告诉自己,哦!过去套路的边界到了,我需要学习新的东西了,然后去拓展自己的边界。这样多少都能避免因为不知道自己不知道而带来的种种问题了。

四、

这并不是说要“每事问”,而是搞清楚自己过去的知识到底在什么范围起作用,超出了这个范围的,最好还是谨慎一点。这也不是说平时就要修炼自己的心性,而是前进的道路那么多坑,能少栽一个是一个,人生苦短,对自己好一点没什么错。在坐地铁的时候,如果能安静地看看地铁站里的宣传片,至少就不会做出扒着关上的地铁门不放这样危险的事情了。在郊区坐公交的时候,不清楚什么时候下车,礼貌地跟司机说一下自己的情况,也一样就不会出现坐过站的情况了。

当然,本以为自己知道,但其实自己不知道的情况也不是不存在。如果遇到这种情况,意识到了就赶紧悔悟悬崖勒马,回归到乖巧的小白姿势,多翻材料,多问别人。如果为了一些奇怪的理由而一意孤行地走下去,那就只能考验一下老天到底爱不爱你了。
相似回答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