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封信:谈静——朱光潜先生《给青年的十二封信》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7
朱光潜,中国现代美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中国著名美学家,文学理论家,教育家,翻译家。早年毕业于香港大学,后留学英、法获文学硕士、博士学位,回国后在北大、四川大学、武汉大学等多所大学任教。是我国现代最负盛名的和享誉世界的美学大师,主要著作由有《谈美》《谈美书简》《谈修养》《西方美学史》等。

《给青年的十二封信》是朱光潜先生留学期间向夏丏尊先生主编的《一般》杂志投的稿件汇编,信的对象是中学程度的青年。他以“笃热的情感,温文的态度,丰富的学识”,赢得了青年读者的感服,给予了很多人以启迪和力量。

这个系列,我将和大家分享十二封信中的主要观点,以及阅读过程中的点滴体会

第二封信中,朱光潜先生提出,动是人的天性,是驱逐烦恼的有效方式。有趣的是,在第三封信中他提出“动”的另一面“静”,认为,静中比较容易见出趣味。

一、感受力

天津师范大学教授张翠莲说过:人的感受力是享受诗意人生的重要媒介。感受力强,就能够快速地感知身边的人和事;感受力弱,则对一切变化无动于衷,内心不能激起任何波澜。

无独有偶,朱光潜先生也认为人的乐趣一半得之于活动,也有一半得之于感受。同时也提到了感受力有强有弱。

一般来说,“感受”是被动的,是容许自然界事物感动自己的感官和心灵。由于天资和境遇的缘故,同一样事物诉诸不同人,也可能会产生不一样甚至是完全相反的感受。

“穷人绝无开交易所折本的懊恼,煤油大王哪会知道北京拣煤渣老婆子身受的辛酸,饥区的灾民,大约总不去种兰花,像阔人的老太爷一样,贾府上的焦大,也不爱林妹妹的。”鲁迅先生的这段话精辟地道出感受因人而异的特质。

同样面对落花,有人觉得它美丽如飘舞的蝴蝶,林黛玉浮想联翩,落泪葬花,龚自珍发出“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誓言。心境格局不可同日而语。

朱先生以鲜活的比喻说明感受力区别,也特别提出“能在生活中寻出趣味来”,是枯燥生活中的绝美境界。

二、静中有趣味

感受力往往从静中来。“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诗人的领略力比一般人更大。

“山涤余蔼,宇暖微霄。有风自南,翼彼新苗。”这是陶渊明《时运》里静的趣味。“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这是王维《赠裴迪》里的妙趣。

静的修养不仅可以使你领略趣味,对于求学处事都有极大帮助。

现代育儿理念强调培养孩子的专注力,特别提醒父母不要在孩子静静读书或者游戏时打扰孩子,能坐得住的孩子,通常比浮躁好动的孩子更能品出学习的乐趣。

许多大人物都能处变不惊,镇定自若。晋书中描写谢安将军得知侄儿谢玄以少胜多赢了淝水之战后的表现:“玄等既破坚,有驿书至,安方对客围棋,看书既竟,便摄放床上,了无喜色,棋如故。客问之,徐答云:“小儿辈遂已破贼。”其沉静大度之风历来传为佳话。

相比之下,现代人诱惑太多,受干扰也多,整日忙忙碌碌,静不下来。青年人也浮躁缺乏定力。如果我们能够忙中偷闲,脑中觅静,于身于心,都大有裨益。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