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美》——朱光潜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3
《谈美》是朱光潜先生与1932年创作的一本美学入门书,从净化人心、美化生活出发,探讨了美从哪里来、美是什么以及美的本质等问题,提出人生的艺术化,倡导情趣化生活。他认为,艺术化的生活既是个人的修养、快乐的源泉,也是净化社会、沉淀人心的良方。全书浅入深出,内容切实,文笔流畅,对提高青年的写作能力与艺术鉴赏能力颇有启迪。

本书共分为十五个章节,分别从十五种不同的角度出发,全方位的剖析了美的意义。

在第一章,先生首先以《我们对于一颗古松的三种态度》态度为标题,附上“使用的、科学的、美感的”为副标题,也正是从这三个角度,论述了古松的美,以及我们对古松的态度;

其次,在《“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种,实际上是在论述艺术和实际人生的距离。美和实际人生有预感距离,要见出事物本身的美,须把它摆在适当的距离之外去看。如果不能把切身的经验放在一种距离以外去看,所以情感尽管丰富,终不能创造艺术。

在第三章《子非鱼,安知鱼之乐?》中,论述了宇宙的人情化。在本章节中,移情的作用可以称之为”宇宙的人情化“,因为移情作用,是本来只有物理的东西可具人情,也有观点认为这是错觉,是一种迷信,在作者的一一描述下,使这种人情化,逐渐的具有普遍性,就像苏东坡诗说:“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无肉令人廋,无竹令人俗。”充分的说明了竹只是美的形象之一,但是一切美的事物都有令人不俗的功效。

四、《希腊女神的雕像和血色鲜丽的英国姑娘》,美感与快感。在这个例子中,描述了美感与快感的差异,美感是纯粹的产生了自然的感觉,无使用功能,而快感是产生于某一种实用功能,就像我们看见一位美丽的女子,对于她的美,只是一种由我们感官感知而传达到大脑中的一种反应,这叫做美感,我们只是单纯的欣赏她的美,而对于快感,产生了看见了一位漂亮的姑娘,我想过去和她说话,因为她美,所以她对我存在一种功能,因为这就是一种实用功能。

五、《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美感与联想。在上一章那个,我们讲述了美感与快感,而在本书中,我们要的是美感与联想,从标题我们就可以得知,这是由美感而产生的联想,当年看到绿萝裙时,你便联想到了你喜欢的人。然而,在本章中,作者论述了,联想并不是美感,因为联想大半都是偶然的,或者经过你大脑加工而形成的,即使是一些著作,如《蒙娜丽莎》《黄鹤楼》等都是持实际人的态度,在艺术本身以外求它的价值。而美感起于直觉,不带思考,联想却不免带有思考。在美感经验中我们聚精会神与一个鼓励绝缘的意象上面,而联想则最容易是精神涣散、注意力分散。

六、《灵魂在杰作中的冒险》考证、批评与欣赏。一般人常犯的错误,无外乎把快感认为美感、联想认为美感,然而,在本章中,还有把考证和批评认为欣赏的误解。如一些著名学者,常刨根究底的追求“作者的生平”,由此费尽心思的在查询各种“证据”。殊不知,考据所得的是历史的知识,我们了解一个人,不仅是从历史中查询,还得从事物的本身去查询,学会去欣赏他人,考据只是作为最基本的了解。考据不是欣赏、批评也不是欣赏,但是欣赏却不可无考据与批评,这看似矛盾,但是其中却蕴含中一种联系。

七、《情人眼底出西施》 美与自然 美生于美感经验,但是美又是物所固有的,我们对美的定义不一,但美又是什么东西呢,同一事物,在很多人认为,它是美的,那么它就被定义为美。然而“情人眼里出西施”这一说法,就是讲述了恋爱中的对象是已经艺术化过的自然,所以此时你的美感是被蒙蔽了。然而对于“柏拉图式”恋爱只是无所为而为的欣赏,不带占有欲罢了。

八、《依样画葫芦》 写实主义和理想主义的错误 在现实生活中,从咿呀学语开始,我们就开始了依样画葫芦,对于这种做法,到底是写实还是理想呢,我也不得而知,因为我们似乎是依据现实,而画出来的,却与实际相差很大,就像法国画家德拉克洛瓦说的:“自然只是一部字典而不是一部书。”我们在这部字典里面,各自的模仿

九、《大人者不失其赤字之心》 艺术与游戏 在本章中,论述了艺术虽然伏根与游戏本能,但是因为同时带有社会性,须留有作品传达情思与观者,不能不顾到媒介的选择和技巧的锻炼。它逐渐的发达到现在,已经在游戏前面走的很远,令游戏望尘莫及了。

十、《空中楼阁》 创造的想象 在这一章中,通过王昌龄《长信怨》中的主人公班婕妤而展开论述创造以及想象

十一、《超以象外,得其环中》 创造与情感

十二、《从心所欲、不逾矩》 创造与格律

十三、《不似则失其所以为诗,似则失其所以为我》 创造与模仿

在这四章中,都论述了创造与之相关的话题,相似却有很多的不同。

十四、《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天才与灵感  我们常常羡慕那些天才,似乎他们的起点就比普通人要高,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天才脱离了“读书破万卷”的努力,天才也许就是因为有灵感,因此踏身上所带有了天赋,得到实现,因此是天才,但也并不能说,他们是天才,所以就不用”读书破万卷“,只是说天才加上”读书破万卷“,使他们如虎添翼般的优越感,而普通人,只是缺乏一些灵感罢了。

十五、《慢慢走,欣赏啊!》人生的艺术化 这篇是我整本书中最喜欢的一个章节了,文中借用了作者途径阿尔卑斯山路上的标语:”慢慢走,欣赏啊!”这也是我一直想追寻的,因为在当今这个时代,一切都太快了,我们的生活似乎被人按下了倍数键,全员都在加速中,而只有当拿起书本,关闭手中的电子产品,我才感觉到,这种节奏,是我想要的,也许有人说,这是一种消极的状态,但是我只想说:“慢,并不意味着消极,我只是想在保持一份沉稳。”我听到过太多声音,抱怨的,竞争的,争吵的……这些声音,都带有太多的消极色彩,因为我想逃离,只有那片书海中,我才知道了属于我的宁静。

最后,强烈的安利这本书给大家去看,真的是写的特别好,我也看的很认真,有种再想看一遍的冲动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