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涛《陶行知教育文集》之“教学做合一”读后感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11
  读了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一文,颇有感触,在民国时期能有这样的见解,以至今日仍然让我们能够细细品读,并能从中得到许多有价值的感悟与启示,真不愧是大教育家。

  首先第一条感触是读完此文让我第一次如此深刻的理解并认同“教学做合一”是我们应该了解并认真做好的一件事。反思我以前的工作,见解基本和陶行知先生的学校中那位指导员相同,作为一名数学教师,一直认为“教”是老师应该做好的,教师教的方法得当便能让学生“学”的扎实,“教”与“学”配合得当,便能让学生会去“做”。今日读完此文,恍然大悟,教学做合一,学生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这才是教育的根本奥义所在,原来的理解是由误差的,回想起平日工作中的一些困惑也有了头绪,果然如陶老先生所言:“思想上发生误解则实际上必定要引起矛盾”。

  第二条感触是教师的教学法要遵循学生的学习需求,要做到“拿做来教,乃是真教”。说到这里,我反思了自己的日常教学以及周围同事的状态,多是以陶老先生所言的“教授法”为主,为什么有那么多厌学和成绩差的孩子出现,是时候反思一下自己了,我认为主要原因是我们的课堂让孩子感到缺乏需求感、生命感、温度感,也就没有做到“教学做合一”。课堂上教师的授课与你眼前孩子的期望是脱节的,缺乏时代感的。这时我们要做的是首先明白孩子们为什么要学习这个内容,他们学了能去做什么,他们喜欢用什么样的方法去学习这个内容是最高效的、最容易突破重难点的,而我们就要去寻找一种合适的教法,引导他们沿着自己喜欢的学法去掌握这个知识点,这就是我们在教学工作中要做的最重要的事。

  第三条感触是作为一名教师,要努力的和孩子们一起在学习的过程中,去理解任何的知识都是从“做”出发的,每学习一个知识,都是因为这个知识在我们的生活中是有用的,否则学习是无意义的。如文中所举例,为种稻而讲解,讲解也是做,为种稻而看书,看书也是做,一切生活的教学做都要如此,方为一贯。和学生一起在生活的载体上寻求知识的根源,从“做”出发,这样学习的活动就有的目的性,孩子们也就有了兴趣、有了效率、有了乐趣。

  最后要感叹的是陶行知先生为了理想的坚持,从身边的小事发现问题,再到根据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然后以自己的见解去推广做法,初始虽然得不到大家的赞同,但是绝不动摇,经过进一步的深入研究,以及吸取别人的意见,终于得到广泛的认同。这种对问题深入研究的毅力是我学习的榜样,只有这样才能创造、创新,改进不足,不断提升。
大家正在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