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父母是孩子的启蒙老师,用心理学解释?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01
孩子一出生是没有 社会 生存能力的,只能依靠父母,我们人一出生就具有与生俱来的学习能力,最开始接受到周围的声音,我们开始牙牙学语。后边慢慢的开始学习走路,说话,吃饭穿衣。那么我们的父母是离孩子最近的一个“参照物”,孩子会模仿学习父母的行为习惯,语言等。有很多小孩见样学样,父亲若是当着孩子面抽烟,他会认为这是件新鲜事,会不由自主的模仿。如果父母生活中经常吵架或者说脏话。那么孩子会记住这些不良的言论,并在下一次与外人交流中说出来。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也是给孩子树立一个正确的世界观,帮助其建立一个正确的价值观的导师。另外,父母若是关系不融洽,经常吵闹打架。那么对孩子心理影响是极大的。可能会导致孩子自卑,或者偏激,随着年龄变大,可能会厌学,喜欢暴力,最后极大可能会走向犯罪这条路。言传身教!子不教父之过。

人格来自于遗传和性格,遗传父母的占很大比例。性格来自于生长环境和成长过程,而这环境和过程中绝大多数的父母是重要他人,在与父母的应对过程中就形成了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父母是示范者,孩子是模仿者。

首先,父母对孩子的教育进行得最早。胎儿在体内就受到母亲“体内环境”的直接影响,胎儿的 健康 与否与母亲有着密切的关系。比如孕妇愉快的情绪,平静的心境,可以减少胎儿躁动,有利于其 健康 发育,这已为以后孩子接受教育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孩子呱呱落地以后,他首先熟悉的人就是父母,他第一次接受的生活训练,也是父母进行的。孩子从父母那儿学会了第一句话,学走了第一步路,懂得了第一个“为什么”。

其次,父母教育孩子的时间最长。母亲在产假五十六天里,无时无刻不接触孩子,有的母亲还能直接抚养孩子几年。在这之后,虽有一部分孩子入托、入园,但全国至少有百分之七十的孩子是在家庭中受教育的。即使入托、入园,以及入小学、中学,孩子大部分时间仍生活在家庭中,受父母的教育。

再次,父母的教育是在孩子模仿性最强的幼小年龄进行的,不但占其“先入为主”的便利,而且父母的形象示范,言传身教给孩子以终身影响。父母的政治态度、思想作风、性格修养、爱好特长,无不使孩子耳濡目染,令其终生受益或受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