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念,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力量——《在酒楼上》读后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08
      1924年,“我”在S城的一石居酒楼独自喝酒,偶遇做教员时代的旧同事吕纬甫,一起喝酒聊天,然后分手,各回旅馆。

      从辛亥革命失败到五四运动结束的这一特定实际时期,新兴知识分子出现了“两极分化”,一部分不像之前那么情绪高涨,和“五四运动”一样,就消沉了;另一部分则是像鲁迅这样,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1910年,“我们”一起在绍兴中学堂当教员。

1914年左右,“我们”同到城隍庙里去拔掉神像的胡子,连日议论些改革中国的方法以至于打起来。

1914-1921年,无非做了些无聊的事情,等于什么也没有做。

1921年,吕纬甫搬家到太原,在一同乡家里教“子曰诗云”,每月有二十元,也不大能够敷衍。

1922年,吕纬甫回绍兴接母亲到太原,在阿顺家吃了一碗荞麦粉。

1924年,再次回绍兴,给弟弟迁葬,并给阿顺送剪绒花,在一石居偶遇了“我”。

      因为“我们”那时预想的事没有一件如意的,现实与理想差距太大。当时的旧中国封建势力异常顽固,人们的封建思想根深蒂固,认为凭借一己之力或一群人共同努力都难以改变,开始消沉,向现实妥协。

  “我”虽然理解他,但不赞同他就这么颓废、妥协下去。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我”曾经也和“吕纬甫”一样。 当革命者“夏瑜”被砍头时,看到群众冷漠、麻木的反应,便知道我们的民族已无药可救,毫无希望。从此便把自己回归群众中去,回到古代去。

      幸运的是“同类”德潜,邀“我”参加《新青年》,在思想上唤起群众觉醒。从此在这条孤独的路上有了同伴,为当时的旧中国一起寻找出路。

      我们经常用“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来表达对现实因素的无奈。在当时的旧中国,社会环境那么艰难、恶劣,简直看不到希望,革命先辈们却仍然有为理想而奋斗的坚强意志,何况生活在幸福年代的我们呢?

      在现在和谐美好,充满机会的社会环境中,请相信,我们只要坚持不懈地为理想而奋斗,一定会有属于自己的繁华大道。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