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能为传统文化做什么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3
提起故宫,我们第一反应是什么?是皇权象征?是管理不严?是人山人海?还是传统文化的瑰宝?曾经的故宫或许是前三者,但现如今的故宫更多的将它自身表面上的黑点洗去,让我们看到属于故宫本身的自己的光芒,而这一切的缔造者便是单霁翔——故宫博物馆馆长。

单霁翔为故宫的变革做了很多改进,这其中最重要的有着以下几个举措。

举措一:端门治理,增开售票窗口

曾经的故宫端门广场过去,端门广场一侧的房子是出租的,有关部门办了很多格调不高的展览,比如太监展、宫女展、武则天展、刑具展……20块钱一张票,看完出去的人都骂故宫,单霁翔很委屈,因为他们看的是“假故宫展”。单霁翔将端门广场统一管理,修缮一新,门口一下子清爽了,还可供观众休憩。

故宫买票曾是很多人的噩梦,首先要排一个多小时的队,然后再过安检、验票、存包,体力消耗大半,参观的心情也没了.于是,单霁翔开出32个售票窗口,保证观众能在3分钟内买到票,最迟也不能超过一刻钟.这让故宫成为全世界售票窗口最多的博物馆。

举措二:买椅子

过去故宫里没有供人休息的座椅,观众走累了只能坐在御花园的栏杆上。单霁翔制作了1400把椅子,每把椅子的造价3500块,都是实木的.单霁翔要让观众看得清心,还要称心。

举措三:安大灯

故宫是木结构建筑,为防止火灾,长年不敢通电,大白天里面也是黑咕隆咚的.所以观众参观前三殿、后三宫时,总是挤在门前、趴着玻璃看,特别是到了冬天,要先在窗上哈一口气,再用手一抹.过去的太和殿黑咕隆咚,根本看不到细节“这不叫博物馆!”单霁翔看得痛心,经过三年研究,最后引进冷光源不发热的LED灯,紫禁城第一次被点亮了。

举措四:宣传故宫

出各种故宫的周边,《我在故宫修文物》,侍卫皇帝表清包的流行,无疑让故宫更加清晰地走入了人们的视野。

一直以来,传统文化在我们看来就应该在博物馆里,在教科书上,在各种各样神秘“高档”的地方,这也就是传统文化与我们渐行渐远的原因之一。单霁翔看来,多少件藏品多大规模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能不能让观众看到他们。这不得不说给我们带来思考,或许亲身体验过 ,才更能明白它们价值。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