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为何将“桃李”、“杏坛”等事物和“教育”关联起来?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8-15

我国有很多关于教育的俗语流传下来,比如形容弟子众多,会说“桃李满天下”,指代讲学的地点,会用“杏坛”等等。

那么,为什么这些和教育有关的词语会和“桃”、“杏”、“李”这些植物有关呢?

这其中有一些有趣的典故。


“桃李”在古代有着非常美好的寓意,古人对它们多有歌咏。

比如《诗经》中就有:

是说容貌俊美,后人也有“艳若桃李”的提法。

而和《诗经》的同时代就有一个故事,将“桃李”和教育扯上了关系。

话说,魏国子质在朝堂上得罪了魏文侯。魏文侯势力极大,是当时群臣领袖,算得上是儒门弟子,但在魏国变法的李悝、有军神之称的吴起都是他提拔出来的。

这样一来,子质就在朝堂上待不下去了,只能逃走。

子质投奔了一个友人,但这位友人也比较贫穷,子质不想给他增加太多的负担,于是主动提出要通过讲学的方式来补贴家用。

友人见此,就为他收拾出了两间屋子,用作讲学之所。

子质收录学生同样也是有教无类,不分身份、地位,但要求他们在院中“桃树”、“李树”之下进行拜师。

所以,“桃李”就成为了“弟子”的指代物。

但是这个故事明显有另一个故事的影子,那就是“召伯甘棠”。

是说周朝建立之初,召伯在甘棠树下听讼断狱,公正无私,所以就把“甘棠”指代为听讼之处。

比如骆宾王《在狱咏蝉》一诗之前的小序当中就有句:

在“桃树”、“李树”下拜师和在“甘棠树”下听讼,这两个故事除了主人公和具体情节替换了一下之外,几乎没有差别,很容易就让人联想到“桃李”就是“甘棠”故事的翻版。

而子质和“桃李”的故事有另一个版本,也更为可信一些。


背景和之前较为相似,都是子质得罪了魏文侯,不得不出逃。

但事情的发展让子质心灰意冷,和友人说,自己为国家培养了大量的人才,从朝堂中枢到乡野小吏,都有受到他指点的学生。但如今见到自己仕途失意的时候,他们是如何做的呢?

这些学生非但没有站在我的身边,施以援手,反而为了自己的仕途或者特殊目的落井下石。

这样的行为让子质心寒,于是和友人说,以后再也不教授学生了。

听了子质的抱怨,他的友人开解他说:

友人用两种不同的植物来进行了类别,阐述了一个非常浅显的道理,那就是“育人”的行为本身没有过错,真正出问题的是接受教育的人。

所以,他告诉子质,以后应该辨别人才的品性,然后来决定是否对其施教。也就是只种“桃李”,不种“蒺藜”。

所以,“桃李”就这样被指代为优秀的学生,增加了一个限定词,在如今的语境中同样存在。

在朝堂上,“学生”背叛老师的事情是极有可能的,不止子质有这样的经历,屈原也曾经指出过这样的问题。

屈原被小人谗害,被君主疏离,而他之前所培养的那些俊才们却默不作声,甚至与小人同流合污。

所以他在《离骚》当中说:

是说,这些俊才本来是希冀着他们能茁壮成长,成为栋梁。但即使没有长成,就这样枯萎了又能如何呢?何必为了苟活而与杂草“芜秽”呢?

所以,这个故事明显更为可信一些,它有生活的依据。

和教育有关的,除了“桃李”之外,还有“杏坛”,后世用它来指代学校等场所,这和孔子有关。


据《庄子·杂篇·渔父》中说:

这是一个非常具有画面感的描述,孔子坐于高坛弹琴唱歌,教育围坐在四周的众弟子。描绘孔子讲学的图画中往往都是众弟子围绕着孔子而坐,和这样的记载有关。

但是,《庄子》中描写孔子的话很多都没有依据,庄子讲话也喜欢编造故事,所以他所提出来的孔子坐在“杏坛”上这件事情不一定是真的。

而这个“杏坛”的意思在后来出现过分歧,晋人的注释就是高台的意思,即“泽中高处也”,不是指种满了杏树的讲台。

“杏坛”从虚指变为实指,源于宋代孔子后人对孔庙的一次修缮。

宋代的人们以为,既然古代提到过孔子在“杏坛”讲学的事情,那么这个“杏坛”就应该在孔庙中。

可是孔庙里并没有这一块地方怎么办呢?那就再造出一个来。

于是:

这样的做法其实不能说牵强附会,因为此时的“杏坛”已经成为了一个符号象征,就寓意着讲学之所,在孔庙中兴建起一座“杏坛”并不是对 历史 不加辨别,而是为了更好地宣传孔子教育的真谛。

后来,“杏坛”就从专门指代孔子讲学之所的含义里扩散出来,广泛地指代讲台、讲坛,所以后世很多书院中也多有设置。

至于将“杏坛”中为何种植“杏树”解释为“杏树”多果,就略显牵强了。

将人类 社会 上的事物和自然界中的品物相对应,其实体现的就是古人擅于对品物特性总结的习惯,用此鞭策自身,砥砺前行,其中多蕴藏着为人处世的期许。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