牟林翰们是怎么摧毁我们的,应该如何反击?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12
北大女孩儿自杀的报道引爆了网络,所有人都惊异于是谁能把一个青春可爱的姑娘逼上绝路。随着朋友、家人的补充陈述,事件一步步地更加清晰明朗,也更令人毛骨悚然。

        虽然南周的第一篇报道被质疑作为新闻报道不够客观,充满情绪宣泄,有失偏颇,但抹杀不了牟林翰对女友造成侵害的事实。从聊天儿记录中的只言片语,可以看出女孩儿已从精神上完全被牟林翰所掌控,甚至将对方的备注改为主人,认为自己只是对方的一条狗,是玩物,男友拥有绝对的控制权。

        很多人看到这儿,疑惑为什么智商足以考上最高学府的女生,却做出如此愚蠢的事,甚至有人认为两人是SM玩儿大了,还有些人不敢乱站队,因为确实看起来太匪夷所思了。

        很快,女孩儿的朋友忍不住站了出来,帮助朋友发声,澄清事实。原来从一开始,女孩儿已察觉到不对劲儿,曾提出分手,但没有成功。在牟林翰指责她丢掉了最美好的贞操,拥有肮脏的过去时,女孩儿反驳到“我最美好的是我的未来”。当被对方将生活费都以各种理由“借”走时,女孩儿还曾向朋友抱怨,并叙述了其它她认为不正常的事儿。朋友在听后气愤地让女孩儿赶紧离开这个人,但这时女孩儿说出了一句非常关键的话,这句话就是她无法脱离魔爪的原因:我分不动了,每次都说不过他。

      有人问这就很奇怪了,说不过就不能分了吗?说不过就任人摆布吗?为什么不直接拉黑?

        很重要的原因是女孩儿在这段关系里已经完全丧失了话语权。牟林翰总是以我很爱很爱你为由,要求女友完全听命于自己;以我会娶你为由,指责女友不是处女给自己带来了伤害,要求对方拍裸照、做绝育。他一点儿一点儿合理化自己的观点和要求,给女友洗脑,摧毁她的价值观和正常认知,陷入自己营造的语境,直至对方完全接受扭曲的价值观,达到精神控制。

        那么他是怎么做到的呢?

        德国的完型心理学派认为我们会追求一个完整的心理图形,当它有缺口时,我们就会通过各种努力使它完整。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得不到的是最好的。

        村上春树的短篇小说《又袭面包店》就讲述了这样一个荒诞而现实的故事:丈夫被婚前和朋友抢劫面包店未果的遗憾折磨,妻子在得知后也产生了同样的心理,于是两人一起抢劫了一家店。

        丈夫说“可是我们一直觉得这其中存着一个很大的错误,而且这个错误莫名其妙的在我们的生活中,留下了一道非常黑暗的阴影……毫无疑问地我们是被诅咒了!”

        武志红在一篇文章中列举了多个这样的案例,恋人、政客甚至陌生人,都可以通过这种心理操控对方,玩儿意志的引诱游戏。他们用各种方式,让对方主动为自己做一些事情。因为投入了自己的意志,就渴望看到这个意志的结果,于是很容易陷入其中了。得不到的是最好的,随着投入越来越多,但总不能获得意志的胜利,人就会越来越不甘心,加大投入以得到结果,成为恶性循环。

        牟林翰不断通过给对方在学业和竞选提出“高水准”建议而建立大神的形象和地位,女孩儿自然会将其视为人生导师和偶像,希望得到对方的爱和认可。牟林翰利用这一点通过给出承诺引诱女友不断付出,却始终不给出肯定和回报,于是女孩儿会投入更多的意识,以得到结果,实现被“诅咒”的愿望。

        1973年发生在斯德哥尔摩的一次银行劫案激发了社会科学家的兴趣,受挟持的银行职员,竟然对绑匪显露出怜悯和感激,对警察采取敌对态度,拒绝指控,甚至还为他们筹措法律辩护的资金。最后得出结论:当人遭遇残酷惩罚或严重恐惧时,受害者会认为自己吃的一口饭,喝的一口水,甚至一次呼吸都是施暴者给予的宽容和慈悲。这种心理学现象被称为斯德哥尔摩综合症。

        从聊天儿记录发现,牟林翰长期密集性地对女友进行人格羞辱,手机甚至被骂人的话刷屏,不断摧毁对方的自尊心,让对方甚至找不到自己存在于这个世上的理由,无处可逃,只能完全臣服于自己,好像他稍微施舍所谓的爱和原谅是一种天大的恩惠。将绝育和裸照说成是女友在为自己赎罪,反而把他变成这段关系里的受害者,就像有的长期被家暴的女性甚至为施暴者找理由。

        这就是上面说的掌握绝对的话语权,将对方像野兽一样驯化。当女孩儿想逃离时,已经没有了反抗的能力,精神被困住,与肉体割裂,所以只能通过肉体上的消亡结束精神上的折磨。

      整个事件最震惊是牟林翰在事发后的反应。首先当得知女友因自己自杀时,第一反应是害怕。从聊天儿记录可以看出,牟林翰知道女友精神崩溃有自杀倾向,所以带着同学立刻赶到了现场。但在女友还在抢救时,却淡定地向学校老师报告说人已经没事儿了,在女友母亲赶来医院后,抓着对方的胳膊控诉她女儿“身体不干净”。这让人不禁打了个寒颤,这个人没有基本的情感。即使丧失道德观念,至少会因怕惹事上身而产生恐惧情绪。而牟林翰竟然还将自己摆在道德的制高点,向尚未醒来的女友的母亲恶语相向,认为是自己受到了伤害。

        所以最可怕可能不是对女友的精神控制和折磨,而是此人完全没有同理心,甚至不具备基本的人类情感,是一个巨大坚硬的冰块儿。

        无论是完型心理还是斯德哥尔摩综合症都不仅仅只是存在于亲密关系中,政治、职场、友情,甚至亲情中都有人利用其加害别人。领导画饼的同时不兑现承诺,朋友利用感情需求占尽便宜,还美其名曰为你好。家人有时更可怕,苏明玉已经这么独立仍逃不出原生家庭的伤害,因她内心渴望为得到父母兄弟的爱而努力将这个残缺的圆补齐。那么我们要怎么做才能有效地对这些牟林翰们进行反击呢。

        首先要自我悦纳。没有人是完美的,我们自己也会有讨厌自己的时候,不自信。别有用心的人会抓住这个漏洞,不停通过攻击,达到摧毁对方自尊的目的。只有自我悦纳,接受自己的不完美,才不会让别人有机可乘。不丧失话语权,被带着走。

        其次要学会放弃。求而不得是人生中的常态,我们不能贪得无厌,要求得到一切。失去了就是失去了,悲伤过后,必须学会接受和放弃,否则只能沉湎于过去,甚至偏执起来,错过未来的风景,就像女孩儿对牟林翰说的:我最美好的是我的未来。

        最后要学会倾诉。女孩儿向朋友倾诉,也得到了朋友诚恳的建议,但最后为什么能没能阻止悲剧发生。一般情况下,我们会先给朋友倾诉,也能得到建议。但实际上,我们不会叙述出全部,下意识地将不堪的部分隐藏起来,无论是对父母还是朋友。而如果感到痛苦,要勇敢地发出呼救,努力寻求外界的帮助,否则永远不会有人知道真正发生了什么,不会最大程度的被干预。不要怕进行心理辅导或药物治疗,这不是可耻的事情。

        悲剧已无法挽回,只希望永远不会再发生了。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