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准则下,成本法控股子公司分配了现金股利,合并报表时应该如何处理?

请详细说明调整分录,计算方法,这个月我就要实务操作.
一楼大侠回答的看明白了,非常感谢.可是,我遇到的情况比较特殊:
子公司上年实现的利润,在本年度分配了现金股利,我是否需调整以前年度损益.情况应该有所不同吧.
A公司08年实现100万元利润,09年分配股利90万元.
08年由于未分配股利,我按借:长期股权投资100 贷:投资收益100做了处理.
09年分配了90万元股利.
我做了账务 借:银行存款90 贷:投资收益90
合并报表时我应如何转换成本法和权益法,又如何抵销呢?

编制合并报表的程序一般包括:

(1)检查并调整母、子公司会计报表中可能存在的误差和遗漏。

(2)抵消企业集团内部交易的未实现损益。

(3)抵消子公司因实现净利润而提取的法定盈余公积、和任意盈余公积。

(4)抵消母公司从子公司取得的投资收益和收到的股利,并将母公司对子公司股权投资账户余额调整至期初数。

(5)抵消年初母公司对于子公司股权投资账户和子公司所有者权益各账户的余额,并将两者的差额确认为合并价差;若有少数股权,还要确认相应部分的少数股东权益。

(6)将合并价差分解为子公司净资产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和商誉,并在其有效年限内加以分配和摊销。我国《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对合并价差不作选择的分解、分配和摊销,而是直接列于合并资产负债表中的“”长期投资“”荐下。

(7)若有少数股权,在合并工作底稿上确立当年属于少数股东的子公司净利润,应相应增加少数股东权益。

(8)抵消母、子公司间的应收应付等往来项目。会计电算化条件下,用户根据合并会计报表的要求,定义好合并会计报表的有关条件,软件根据定义时设计的数据传递、数据计算公式等自动完成合并会计报表工作。

软件能够自动扣除各公司之间的内部往来、内部投资等的影响,能够对某些报表项目进行必要的抵销处理。

扩展资料:

子公司在实现利润时,在个别报表上确认利润分配,也相应计提了盈余公积,应付利润,并形成未分配利润年末。

子公司根据子公司的净利润:

借:利润分配——应付现金股利

贷:应付股利

借:利润分配——提取盈余公积

贷:盈余公积

最后形成年末的未分配利润

由于母子公司按权益法进行核算,所以在母公司的账上也会确认对子公司的投资收益: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子公司的净利润)

贷:投资收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合并报表

温馨提示:答案为网友推荐,仅供参考
第1个回答  2023-01-10

编制合并报表的程序一般包括:

(1)检查并调整母、子公司会计报表中可能存在的误差和遗漏。

(2)抵消企业集团内部交易的未实现损益。

(3)抵消子公司因实现净利润而提取的法定盈余公积、和任意盈余公积。

(4)抵消母公司从子公司取得的投资收益和收到的股利,并将母公司对子公司股权投资账户余额调整至期初数。

(5)抵消年初母公司对于子公司股权投资账户和子公司所有者权益各账户的余额,并将两者的差额确认为合并价差;若有少数股权,还要确认相应部分的少数股东权益。

(6)将合并价差分解为子公司净资产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的差额和商誉,并在其有效年限内加以分配和摊销。我国《合并会计报表暂行规定对合并价差不作选择的分解、分配和摊销,而是直接列于合并资产负债表中的“”长期投资“”荐下。

(7)若有少数股权,在合并工作底稿上确立当年属于少数股东的子公司净利润,应相应增加少数股东权益。

(8)抵消母、子公司间的应收应付等往来项目。会计电算化条件下,用户根据合并会计报表的要求,定义好合并会计报表的有关条件,软件根据定义时设计的数据传递、数据计算公式等自动完成合并会计报表工作。

软件能够自动扣除各公司之间的内部往来、内部投资等的影响,能够对某些报表项目进行必要的抵销处理。

扩展资料:

子公司在实现利润时,在个别报表上确认利润分配,也相应计提了盈余公积,应付利润,并形成未分配利润年末。

子公司根据子公司的净利润:

借:利润分配——应付现金股利

贷:应付股利

借:利润分配——提取盈余公积

贷:盈余公积

最后形成年末的未分配利润

由于母子公司按权益法进行核算,所以在母公司的账上也会确认对子公司的投资收益:

借:长期股权投资——损益调整(子公司的净利润)

贷:投资收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合并报表

第2个回答  推荐于2017-09-20
  补充答复如下:

  确定一下,你2008年所做的分录是在母公司账面做的,还是合并层面做的。

  按新准则来说,对于母公司,在子公司没有分利的情况下,按成本法是不应该做分录的。你的这笔分录应该是合并层面的分录,也就是在合并层面将成本法转为权益法,通过该笔合并层面的调整后就可以进行合并了。

  2009年,在子公司分利的情况下,你的这笔分录应该在母公司账面做,在合并层面,按权益法进行调整,合并层面的调整如下:

  借:投资收益 90
  贷:长期投资 90

  调整后,母公司账面的长期投资会与子公司的账面净资产所占份额一致。

  如果你2008年所做的分录是在母公司账面做的,我只能说你做错了,需要通过以前年度损益科目冲回。

  另外,要说一下,某年的利润以后年度分,是不需要通过以前年度损益的,什么时候子公司宣告分利,什么时候记入当年度的投资收益,没有规定说哪年的利润必须当年分掉的。

  ********************************************************************

  简单的说,是将成本法转成权益法进行核算。我觉得还是用个例子,你会比较清楚。

  假定1月1日,A公司新设成立了B公司,投资成本100万,投资比例100%。B公司实收资本100万,当年度盈利50万,分回A公司红利20万,年末未分配利润30万,净资产合计130万。

  在A公司自己的报表上,投资时,长期投资会是100万,由于是成本法核算,因此该余额保持不变。收到B公司分回的红利时,

  借:应收股利(银行存款) 20(20*100%)
  贷:投资收益 20

  合并时,根据权益法进行调整。

  按B公司当年度利润A公司应占有的份额调整长期投资

  借:长期投资 50(50*100%)
  贷:投资收益 50

  分回的红利进行权益法调整

  借:投资收益 20
  贷:长期投资 20

  经过上述调整后,长期投资余额为130万,与B公司净资产中A公司所持有的比例一致(B公司净资产130*100%),投资收益为50万,与B公司当年利润中A公司所持有的比例一致,之后就可以编制合并抵销分录了。本回答被提问者采纳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