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心欢喜来,满载收获归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7-25
        这是一次温暖充实的研学旅程,在来的路上我计划着如何把每一个感动瞬间记录下来。视觉时代已经不再单纯依赖文字传递信息,图片和视频都能快速有效,生动有趣的再现场景。尽管如此,我还是想多用文字表达,我的研学所见所闻,所思所感,而且我的视角会有点偏离未来网师的主题。

        一、平台创造机遇,团队铸就平台

        先说宁都铁军,时隔一年,回头看现在这个壮大的团队,很多感触:灯灯,欣欣,欣兴等小伙伴从一开始坚持到现在,佩服他们的坚持和毅力,羡慕他们在不断提升自己;还有很多有激情,活力的优秀老师们加入,宁都铁军已经实现了由网络学习向网络教学的华丽转型;这次研学针对未来网师,看到许多老师积极优异的表现,感觉这个团队的实力很强,完全能胜任接下来的挑战。这样的团队已经在向很多优秀的团队靠近了,如近日为我们提供后勤保障、学习指导的互加团队,世博会博物馆里展出的各届世博会筹备团队和一大旧址里让世界称赞的共产党员团队。

        平台可以给人们创造机遇,但需要有准备的人才能抓住,只有一次次抓住平台抛出晋升挂钩,才能不断进步,不断提升,成为更加优秀的自己。平台需要优秀的人不对往里添砖加瓦,直到自己也成了平台的一部分。最明显的例子便是,中国共产党执政的中国让世界为之振奋。

        二、小组共创未来,清空直面成长

        这一次培训形式多样,有自选小组讨论,随机小组合作,U型团座沙龙,一改以往培训的主题报告模式。让每一个参与者都有参与的机会,体验融入其中的乐趣。必须检讨一下自己,小组合作是一个非常大的话题,我找到了自己的课堂小组合作讨论不顺畅的原因。以往我的认知中,小组合作交流组织者的角色很重要,组织纪律,讨论流程都由组织者把控。事实上,团队参与者更重要,因为合作的目的本身也是为了是团队成员得到成长。

      我在开始的共创活动中因为性格及沟通能力的问题,无法快速融入集体,在活动中用不上力气。其实我也很着急,好焦虑。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我在这次培训中尝试寻找答案:

        一是没有明白这次培训的意义。这一次培训跟以往培训一样,主题就已经把培训对象说的很明白,是网师培训,而我给自己的定位却是一个旁观者。后来,我反思再三,作为培训组织者或许会限定培训人员的范围,到培训参与者能从培训中获得什么,完全是由自己自己决定的。如:小组合作课程活动,有人想获得课程设计的体验,有人想获得公开展示的机会,有人可以提高自己的沟通能力,有人可以培养自己的组织协调能力。值得庆幸的是我很快调整了心态,不虚此行。

        二是参与意识太弱。回顾这么多年的自己,感觉斗志不强,正如我对自己的评价,做事对人目的性不强,所以表现在别人面前或许是无礼貌,不懂得沟通。这种现象其实就是极度自卑的表现,越是参与就越想着把自己包裹起来。这是我这次活动中最大的收获之一。慎于言是大智若愚,哑无言是无礼;敏于行是勤奋热情,胡乱动是帮倒忙。什么事情都是恰到好处才最好!在这个世界上,没有谁比谁更高等,尊重都是通过尊重别人获得的,所以无论有意还是无意都不要表现出优越感,只有把自己清空,才能装入很多东西。

      三、教育学习相长,理论实践融合

        过去人们习惯把老师称作“教书匠”,不知道是不是过去的老师上课总端着课本,于是有了这个称号?稍微有一点教育意识的读者都会有一万句话来反驳。篇幅所限,不在深入辨析这个话题。教学相长的理论让大部分老师接受,但真正能做到让学生的学习反过来促进教师的教,有多少人能做到。这里想给出三个层次促进方式。

        1、学生表现促进教学修正

        这种方式在日常工作中比较常见,经常听到同事说,是不是我的语言不适合我班上学生?是不是练习的顺序不符合学生的发展规律?这种处理方式是不是过于简单粗暴?在教师成长初期,一定会有很多不合适的地方。尽管我们也是从那个年龄段过来的,但我们毕竟不是他们,不能代表他们的想法和处理方式。开始注重学生的表现,进而反思教学行为,并及时进行修正是最有效的成长方式。

      2、教与学同步设计

        这是我参加研学营获得观念,很多时候老师可能太把自己当回事,不能平等看到师生关系。有学者提出:教师要俯下身子做教育。学生可以比我们优秀,学生可以不通过我们的讲解获得更多知识。

        在研学营,同一个主题可以设计成以教师成长为主题的教师研修活动,也可以设计成以学生为主的学习讨论活动,还可以设计成以亲子为主的家庭出游活动。这是我们平常很少去思考的,这几天我尝试着把以前的课题换个角度思考,如果我是学生我最想听什么内容?想怎么学?最后能获得什么?这是出现了一个严重的问题,我在平时的工作中已教师的身份工作,不了解学生,不知道他们的经历,喜好,连群体共性都没了解,更不用说个体差异。能知道的仅仅是教育学理论中关于个体身心发展的一些知识。

        反过来,教师可以研究学生怎么学?学生能不能研究怎么教?这个问题有点意思,对吧?事实上,这是我们经常忽略的问题,请想一想,我们精心设计的目的不就是为了学生,如果学生不明白我们为什么要这样设计,怎么配合我们?但我们又不能想写教案一样直接告诉孩子,这节课我们有一下几个教学目标,为了完成目标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流程。得通过需要和环节进行包装,让他们在其中感受快乐。SEL课程中的课堂活动,社会情感调节,就是通过语言,动作进行呈现。龙岗区老师很多创新的教育模式,小讲师,数学步道等等,其实都是包装形式,但去除包装后一定有一个共同的理念,让孩子获得不同的体验和成长。

        三、学生分担教学,小手牵大手

        在教师博览公众号中曾发表一位教授文章的文章,其中的观点我比较赞同,教师应先育己,然后育生,育同事,但不了育家长。教师首先是人,要教育别人先要会教育自己,正因为如此,教师虽然在社会上的地位不高,但自己在行为举止上还是会不由自主的拔高要求,这也是别人可以从言谈举止中判断教师身份的原因。严格要求自己然后可以教育学生,李政涛教授说教育是教天地人事,育生命自觉。教书的技能高了,就会影响身边的同事。但不可育家长,家长不是我们的教育对象,家庭教育是比学校教育复杂的多的教育方式。因此,我不赞同教师给家长提供家庭教育的咨询,甚至是建议。

        但学生可以,作为家庭教育中的最终受益者,他们有权参与这项活动。而学校教育的教育对象也是学生,因此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连接点已经建立。我称之为小手拉大手,以前学校安全教育,也会提到小手拉大手,我猜效果必定是没等孩子回去说,家长已经把话搪塞回去了。学校教育不是让孩子将教育理论转教给父母,而是以参与者的身份跟父母进行有效的沟通。举最平常的例子:跟同学发生口角打架,一般情况教师要对学生例行教育,但有不明是非的家长会到学校来闹,不好收场。如果平时对班上学生都进行这方面的教育,告诉孩子家长到学校来闹对自己会带来一些不好的影响,并布置口头交流作业,第二天再让孩子反馈跟家长沟通的结果。这时家长必定能给出比我们想象中多得多的解决办法。事实上很多的家庭问题,都是沟通不畅造成的,最常见的婆媳问题,丈夫不懂得跟父母沟通,不懂跟妻子沟通,于是各方关系一团糟,稍不注意就引发家庭大战。归根结底就是在成长初期没有建立家庭沟通机制。

        四、珍惜缘分,不负韶华

        我是一个不习惯表现,不善于表达的人,到什么程度,见到熟悉的人不知道怎么打招呼合适,遇见分享排队分东西这些事习惯性让步,过去自认为是谦让。每个人都有机会没必要非得抢先,要是只有少部分人能得到,没必要非要得到。自己定位为佛系,与世无争。我不知道这是不是一种心理不健康的表现,这次外出这种表现更加明显,因为众多人对比更加强烈。我真的很想找个人解释一下,我其实并不是那种冷漠的人,我只是不善于表达,我也期望被需要从而实现自己的价值。

        为什么人在被需要的时候才能体现价值?

      在知乎上有网友给出如下解释:

        被需要是通过对比来实现的,而被需要可以实现个体在社群中的价值。如此说来,个人价值只有在社群中才能更加明显的体现。昨天下午的线上交流,我本来也做好了发言准备。但是想到情绪管理,我想参与讨论或许是一次很好的机会,但是学习别人怎么表达更是一种成长。而公众演讲交流是我急需提升的技能因为我已经因此而错失了一次转折的机会。听比说更重要!而这些机会和感悟是在这个团队中获取的。团队其实就是一个小社会,每个人都代表形形色色的人,每个人都有值得别人称赞的能力。不可能读懂每个人,只需要珍惜彼此的缘分,把这种情谊放在心底。然后珍惜每一次相遇,成为更高的自己,成为别人眼中羡慕的Ta。

        最后,发现佛系并不是不问世事,冷漠无情,毫无斗志,而是随缘!

      五、人生本迷茫,理行装再出发

        该结尾了,昨天下午线上交流有老师说刚入职感觉迷茫,我想接这个话题结尾。

        人生就是诸多矛盾的综合体,而人就是这些矛盾关系的结点。最能证明这一点的是,我们给朋友圈好友点赞的时候总能发现没有任何联系的你的朋友们竟然也是朋友。其实,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间接或者直接的联系。正因为这种错综复杂的关系决定了很多事情的不确定性。对未来的不确定,对遇见的人不确定,对未来的事不确定,正如未来的教育也不确定,我们只能把握现在,提升自己的能力尽可能的去适应未来教育。所以缓解迷茫的方式只有一种,那就是不断学习,提升自己,解决当前的困惑,做最坏的打算,做最更好的自己。这些话也送给我自己,研学知识一段特殊的经历,一个导引,接下来还得靠自己把握航向,接下来便是整理行装再出发!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