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漫长的战斗——美国人眼里的朝鲜战争》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02
这本书对韩战的来龙去脉以及过程做了详细的记述,资料全面,中立客观,可以全面了解韩战。

关于韩战的书看过几本,我更注重韩战的国际背景以及参战各方的想法。这本书内容过于细节,带有文学色彩,我不是很喜欢,大幅跳跃看完了。这里只记录几个我没有看到过的内容以备忘。

1.1950年6月24日夜半北韩乘周日休息之际,突然向南韩发动大规模袭击。北韩积极备战,要进攻南韩早几年就是路人皆知的,但是南韩的准备却十分不足,军队一触即溃,战斗力极差。

2.杜鲁门重视美国在欧洲的作用,但韩战爆发他果断出兵,出乎很多人预料,包括史达林,这似乎背离了他的一贯政策。杜鲁门奉行遏制红色的强硬冷战策略,他把南韩看做远东的希腊,不容赤化,美国迅速将第七舰队调往福摩萨。联合会安理会很快通过决议,组建联合国军军事干预韩战。

3.史达林鼓动韩战是为了将美军从西欧引开,以美英为主导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羽翼已丰。

4.金日成没有营以上的军事指挥经验,完全靠苏俄顾问。金发动战争是要统一韩国,提出的口号竟然是民主、自由的正义之战。

5.中国与北韩只有一个共同的红色信仰,并没有其他关联,而且中国准备攻占福摩萨。美国认为史达林不信任毛,对中国并不友好,判断中国应该不会参加韩战。

6. 联合国安理会及美国参谋长联席会授权麦克阿瑟摧毁北韩军队,但是没有要求他统一韩国,美国一再强调只打有限战争,战争在三八线拉锯。

7.中国提示金日成美国9月15号会在仁川登陆,但是金日成并没有理会,没有加强仁川的防卫。麦克阿瑟以5000:1赌赢了仁川登陆,快速扭转了战局。

8.中国士兵在北韩消费,用收条而不是用现金支付,收条由北韩政府兑付。在国内筹措军费是打借条,在北韩打收条……

9.战俘问题,美军收押了13万多中国及北韩战俘,有2万多(含北韩)战俘出于对回国的恐惧及意识形态不同,坚决不同意回国。至于传言中是福摩萨的特务在挑唆他们,这个说法书中没有提,我认为是杜撰的不值得去澄清。

10.韩战中,仁川登陆后,苏俄在10月2号曾经提出各国撤军。中国则态度强硬,不被美国的原子弹威胁吓住,也不肯轻易停战。南韩的李承晚坚决反对停战协议,拒绝签署。苏俄的史达林死后,韩战和谈立刻出现转机,中方主动同意继续和谈,有说法是苏俄史达林的接班人马林科夫促成的。

11.经过几年残酷的战争,南北韩恢复以前的势力范围,他们没有赢家。最大的胜利者是史达林苏俄,不费一兵一弹,成功将美国注意力吸引到亚洲。美国实现了战略目标,经过韩战洗礼力量更加强大,日本提供了大量的物质,很快摆脱了战后的困境,福摩萨也是受益者,美国第七舰队开来,使得免遭攻击,得到了和平发展的机会……

《漫长的战斗——美国人眼里的朝鲜战争》,约翰·托兰[美],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出版

2021年11月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