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么趋吉避凶呢?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25
2022/5/27——《曾国藩传》:第12章227-258

【金句】:

1.太平天国的最大问题是要毁灭全部中国文化。……除了文化理念外,太平天国的地方治理能力远低于清政府。

2.怎么趋吉避凶呢?关键是处理好权和利两个字。……所以要想收场,就要把权和位这两个字推掉一些,减去几成。

3.面对左宗棠的不断攻击,曾国藩采取了如下对策:

一是邀请自己的亲朋好友及家人不要回击左宗棠,避免火上浇油,反而鼓励他们尽量与左宗棠搞好关系。二是对左宗棠的攻击不闻不问,不予问答。

4.曾国藩喜欢听好话,也能听坏话。做事能决断有霸气,但都是凭情理。用人处事,从大的格局到小的细节,都值得学习。表面上看很疏朗大气,其实思维极缜密。说话表面上听起来不着边际,实际上办事极精细。

5.曾国藩一生功业,半受朋友之助,善于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

【理解】

自古圣贤皆豪杰。以圣贤为终生追求的曾国藩对人、对事都自己的品格魔力。

首先,做事能决断有霸气,对太平天国狠且残忍。因为太平天国是毁灭中国文化的斗争。“太平天国最大的问题时是要毁灭全部中国文化,钱穆认为,如果只是致力推翻清王朝是可能成功的,但是还要全部推翻中国历史文化,就不可能成功了”。曾国藩是清政府的臣子,行动忠于清政府,思想追求儒家文化,用毕生心血所建湘军就是镇压太平天国。

其次,对亲人约之束之,纵之,庇之佑之,都是凭情理。曾国藩不断给曾国荃写信说,他之所以一再强调这些,是因为这关乎曾国荃在官场上的发展。一个人一生的发展,与名望关系很大。在官场上要注意细节,不能给人以口实。如果不拘小节,经常做出引起物议的事,则小事积累起来,有一天可能蓦然刮起舆论风暴,把一个人吹倒,“众口悠悠,初不知其所自起,亦不知其所由止。有才者忿疑谤之无因,因悍然不顾,则谤且日腾;有德者畏疑谤之无因,而抑然自的亦日熄。吾愿弟等之抑然”。

第三,对朋友更善于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对朋友提携报答,不遗余力。曾国藩一生朋友如云,且其所深交,都是相当杰出的人物。曾国藩一生功业,半受朋友之助。一个人走得快,一群人走得远。他事业的成功,从某个角度来说,是善于用人的成功。所以在面对左宗棠的忘恩负义和不断攻击,不予其计较,还让亲朋好友也不要在意,还鼓励他们与左宗棠搞好关系。曾国藩相信自己的拙诚终能白于天下,不必浪费精力与左宗棠争无畏之口舌。

曾国藩在“用人处事,从大的格局到小的细节,都值得学习。表面上看很疏朗大气,其实思维极缜密。说话表面上听起来不着边际,实际上办事极精细”。为什么能够不动声色就改变天下大势呢?举重若轻而已。做事依理凭情理不世故,决断干练。用人和做事,考虑大局不计个人得失和恩怨情仇,凡事从风险出发多做加法,多想一步,踏踏实实从基础做好。 曾国藩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感动左宗棠,使之对曾国藩产生了发自内心的敬重和钦佩,“谋国之忠,知人之明,自愧不如元辅。同心若金,攻错若石,相期无负平生”这样的挽联就是最好的写照。

读史可以明智,知古方能鉴今。读历史人物传记可以感受历史的成功和面对困难的态度,“人同此心,心同此理”,探索他们的思维方式,关注他们经历中的每一次选择。困境怎么选的,顺境怎么选的,两难的情况又是怎么选的。人生就是各种选择的结果。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