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古灶和石湾陶瓷有什么历史啊?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11-19
南风古灶:500年窑火不绝

南风古灶建于明代正德年间(1506-1521)。

近五百年来,窑火不绝,生产不断,得以保存完好,在国内实属罕见,是我国现存最古老的龙窑。

现为广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历史记载,佛山陶瓷基地形成於唐宋,至明清最为发达,“石湾之陶遍两广旁及泯外之国”,深受人们的欢迎,嬴得了“石湾瓦,甲天下”的声誉。

石湾以前烧窑以龙窑为主。

建国以后,相继出现了倒焰窑、轮窑、多孔窑、隧道窑、电窑、辊道窑等。

龙窑一般依山坡而建,亦少有在平地垒筑高台建就,取其倾斜顺应火势,宛似一条巨龙从天而降,因称“龙窑”(石湾人旧称窑为“灶”)。

在清代石湾陶业全盛时期,共有窑灶107条。

现在石湾陶瓷生产均采用先进窑炉,龙窑公存三条,南风古灶是最古老之一。

南风古灶的炉口正向南方,窑尾有榕树成荫,每至复日,凉风习习,故名为“南风灶”。

南风灶在漫长岁月中,不断生产亦不断修葺。

现在的烟囱是近代才加建的。

现窑体总长37.8米,窑墙外宽6米,窑内宽平均2.3米。

窑面有火眼34排(每排5个),行活称一排为一下火,共34下火。

火眼作为烧窑时投放木柴之用。

窑侧有灶口4个,用于产品出入。

南风灶以前以烧制大盆类产品为主,现为工厂煅烧园林花盘产品。

图片:://culture.people/GB/22226/48949/49047/3485830.

石湾陶瓷历史悠久

素有南国陶城美誉的佛山石湾,与江西的瓷都景德镇齐名,制陶业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

河宕贝丘遗址数以万计的陶片证明,早在距今5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石湾先民已经在挖土烧陶。

从先秦到两汉,制陶逐渐成为行业,在澜石出土的汉墓就有陶屋、日用器皿、动物陶塑、水田附船模型等。

唐代石湾窑烧陶用的是馒头窑,轮制与手轮兼制并用,产品除日用陶瓷外,出现了美术陶瓷,产品开始大量出口。

宋代石湾窑包括石湾、小塘奇石两大窑场,花色品种和釉色均有很大的进步。

北宋是石湾窑一个兴盛的时期,产品远销东南亚。

元代以后,奇石窑场衰落,陶业集中在石湾,特别是中原人的南迁,将陶艺也带来,促进了石湾窑的发展。

明、清时期是石湾窑一个鼎盛的时期。

其显著的标志是窑的改革,像"南风灶"这样先进的龙窑出现,提高了石湾陶的质量。

明嘉靖、万历年间的"祖堂居",是专门烧制美术陶的工场。

明中叶以后,"石湾六七千户,业陶者十居五六",陶业的分工也越来越精细。

现今在祖庙的瓦脊上,陶塑的花脊是石湾陶文化的代表作。

从鸦片战争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是石湾陶的萧条期。

由于国力不振,加以战争的破坏,石湾陶窑锐减,技工星散。

1949年石湾经营陶业的只有300户,从业人员2800人。

1949年后,石湾陶得以复苏。

首先是生产力得到了解放,其次是革新产品,扩大生产,进行了技术革命。

石湾陶的腾飞是从国家实行改革开放开始的。

近10多年来,石湾陶有国营的陶瓷工贸集团公司,有区镇办的陶瓷工厂,还有个体办的陶瓷企业。

体制改革,产品开发,技术引进,流程改造,石湾陶开创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新局面,进入了自明、清鼎盛时期之后的新腾飞的时期,成为佛山工业的重要支柱。

石湾已成为全国主要的陶瓷综合生产基地,墙地砖产量占全国的1/3还要多。

图片:

://chinafoshan/history/3f/200209250030.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