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厦门方言中,名词附加成分的运用十分常见,如“大只牛”和“细泡灯”中的“只”和“泡”,体现了丰富的词汇搭配。
人称代词的单复数使用也遵循一定的规则,虽然与普通话有所不同,但厦门话中的“伊有食我无食”和“我有买”展示了动词“有”的独特用法,它能前置表示完成时态。
在句子结构上,闽方言中宾语前置的现象较为普遍,如“苹果买两斤”会说成“买两斤苹果”,并在动词前加上“共”或“甲”进行强调,如“我共汝讲”。
动词“去”在厦门话中常作为补语,表达动作完成,比如“死去了”和“碗破去了”,相当于普通话中的“已经”一词。
比较方式在闽方言中也有其独特性,如“伊较悬(高)我”和“高雄较大新竹”,多采用“甲-较-形容词-乙”的结构,而福州话则简化为“伊悬(高)我”,显示了方言的多样性。
厦门话,又称闽南语,为通行于福建省厦门市市区的一种闽语,属于闽南语当中的闽台片,与台湾话有着高度的相似性。一般认为厦门话和台湾话为闽南语的代表音。以厦门话为代表的闽南话通行范围很广,包括厦门、漳州、泉州三市及其所辖的县市和台湾地区,共有3千2百多万人说闽南话。此外,新加坡、马来西亚、菲律宾、印度尼西亚、泰国、香港以及散居在世界各地的闽南籍华侨、华裔也有说闽南话的,虽然各地的闽南话有一些差别,但是基本上能彼此通话无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