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的"起八代之衰"指什么?"起八代之衰"的"文统"又具体指什么?

请分别说明

第1个回答  2008-07-29
“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出自苏轼《潮洲韩文公庙碑》。

“八代”指东汉以来的三国、西晋、东晋、十六国、南朝、北朝、隋、唐。

韩愈将自己创作的奇句单行上迄先秦两汉的散文称为古文,与骈文相对,得到柳宗元的大力支持,他们共同掀起了“古文运动”,其内容主要有两个方面:
一是主张文道合一。道是目的,文是手段。文道合一,即是要求内容与形式的统一,文为道服务。
二是主张文体革新。包含以下三个层次:1.反对骈文,提倡先秦两汉古文。韩愈提出“非三代秦两汉之书不敢观”(《答李翊书》),柳宗元提出“文之近古而尤壮丽,莫如汉之西京”(《柳宗直西汉文类序》),他们提倡复古的目的在于创新。2.重视“文”的作用。柳宗元提出“言而不文则泥”(《答吴武陵论〈非国语书〉》,韩愈提出“唯陈言之务去”(《答李翊书》),“唯古于词必己出”(《樊绍述墓志铭》),提倡语言独创,文从字顺,使其所提倡的古文对先秦两汉文章既有继承又有区别。3.对作家创作的要求。强调要有严肃认真的态度、要提高自己的修养。韩愈提出气盛言宜的观点:“气盛则言之短长与声之高下者皆宜。”(《答李翊书》)要求以气势驾驭言辞。
贡献在于:不但恢复了先秦两汉的古文传统和历史地位,而且大大扩大了散文的功用,使这种原来主要用于著述的文体,真正成为自由交流思想、描述事物、表达情感,具有多样化功能的语文工具,从而开辟了散文创作的广阔天地。同时,由于他十分重视文学特征的表现和文学手段的运用,创作出优秀的文学散文,提高了散文的审美品格,由此奠定了他在文学史上的崇高地位。
道统和文统是韩愈在政治上和思想上的保守主张,道统强调君权至上,主张加强中央集权,文统大力阐述儒学,极力抬高“圣人”以及“圣人之道”的历史地位。主张文以明道,以文的形式张扬道,用儒家之道彰显仁义道德,简单的说就是用感化德治的方式进行统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