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更传奇的一生和他的画作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6-06
高更是法国印象派画家、雕塑家,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
中年时的他为什么会突然离开证券市场,离开他的妻子和孩子,远渡重洋,到塔希堤去画画,并成为世界史上最有名的一个能够把原始的情感,画到最淋漓尽致的画家,让我们听蒋勋给我们一一道来!

1 高更的家庭背景

高更的父亲是一位法国记者,当时的法国总统想要称帝,要把共和改成帝制,于是他的父亲就写社论抨击,但是其他记者都在拍执政者的马屁,他的父亲因此变得很孤立,政府的军队因此就要抓他。到了1849年,高更一岁时,他的父亲为了逃避政治的灾难,举家坐船到秘鲁(因为高更的母亲以前曾住在秘鲁),因路途遥远,他的父亲死在了路上。高更跟着母亲到了秘鲁,在那里生活到六岁时,她的母亲又把他带回到法国上学,但这时,他早已习惯了亚洲人的皮肤和长相,所以一下子到了法国,他觉得白种人长的好丑。
到十六岁左右时,由于不适应法国的教会教学制度,经常逃学。十七岁左右就在船上做类似船员的工作,大概做了六年时间,由于他的母亲过世,所以他又回到了法国。然后在他母亲的一个朋友的介绍下,进入了股票、证券行业,赚了很多钱,娶了丹麦一个女人,生了五个孩子。但十年后的一天,四十几岁的他突然想要逃离。
是什么原因让一个人放弃了高薪的职位,幸福的家庭,走向了孤独的塔希提?
蒋勋说: 人,可能有两个故乡,一个是出生的故乡,另一个是精神的、心灵的故乡。 高更出生的故乡虽然在法国,但由于他的生活经历等原因,他的精神故乡在秘鲁,在南美洲。高更的逃离可能是他童年的岁月在呼唤他。当他在证券市场上赚了很多钱,他忽然觉得所谓的都会的文明,原来这么虚假,里面充满了一种不真实的东西,他反而觉得在荒野当中,土著人们当中里面有一种真正生命的奢华,他想捕捉这种东西。在高更的画里,他用他的画在对抗当时充满物欲的欧洲文明。

2 逃离文明 不断寻找自己

高更辞职后,去了法国的布列塔尼,那里有着和都市截然相反的生活环境,民风纯朴,人们过着很朴素的生活。1890年,也就是他以前的好朋友梵高去世的那一年,他做了一个破釜沉舟的决定,要去塔希堤,当时从法国到塔希堤距离很远,坐船要坐很久,还很可能会遇到海难之类的。

他在塔希堤画了很多当地人物画像,那里的人们经常裸露上半身,下半身只围着一块大花布,他自己也经常是这样的装扮。他看到他们身上的布就是他们自己用植物染的,布上的花纹就是开在他们身边的花朵的样子,甚至和她们头上戴的花朵一样。

他的画大多只使用红黄蓝三原色,具有很高的颜色饱和度和对比度,后来发展的野兽派就是受高更的画影响。高更仿佛用他的画在告诉我们:美是什么?美有可能是回归到最原始的大自然。

他还写了一本《Noa Noa》的书,Noa Noa 是香味的意思,比如花的芳香,但高更写的《Noa Noa》的意思是说:生命原始的气味。比如树叶、树干可以释放出香味,海水会释放出很特别的生命的气味,甚至太阳在升起的时候草原都会有草原的气味。在都市里的人好像都没有Noa Noa了,只有后天添加进去的香水或者是香精的气味,而没有了原始的气味。

1892年他画了一张《亡灵窥探》,画里的主人公是他在塔希堤的第一个配偶,只有13岁。

他在新婚的夜晚画了这个女孩的裸体爬在床上,可是她眼睛里却透露出很惊慌的表情,因为画的后方有一个侧面的男子好像在偷看这个女孩,而这幅画的名字叫亡灵窥探。这幅画很神秘,也是高更一生当中最重要的作品。对于当地人来说,最可怕的事情就是亡灵来了,表示亡灵找你来了。这幅画里的女孩这么年轻,这么青春,为什么亡灵会来找她?

1893-1894年他回巴黎一段时间,他发觉自己完全不能适应那里的生活,塔希堤的生活已经彻底把他变成了一个野蛮人。其间他和一个奇怪的街头的女人谈恋爱并同居,但后来,她把高更家里所有的东西都洗劫一空。之后高更又回来塔希堤,1897年,他又娶了一个十三四岁的女孩子,并且画了一张《Never More》,同样,画面中也有一个女人躺在床上。

3 高更晚年画作

1897年,高更49岁时画了一幅油画,名为: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什么?我们到哪里去?这幅画的尺寸很大,141*377cm,现收藏在美国波士顿美术馆。

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什么?我们到哪里去?这三个问号其实是人类最根本的三个议题,有着非常深的哲学意涵。

这幅画中有很多个人物,他们都是毛利人,原住民。画面中间有一个站立的裸体的男子,下身围着一块小小的白布,正举起手在摘树上的果子,从他的手到他的脚,刚好把这幅画分割成了两部分,所以他等于是中间顶天立地的支柱一样,因此,这个男性好像是画的一个中点,他像是生命到了一个巅峰,人到壮年的时刻。如果以他为中轴线的话,画的两边有一个对比。

左下角有一个老人,满头白发,蹲坐在那个地方,很孤独的感觉,好像生命已经到了最后,将要面临死亡,不知道要到哪里去,那种哀伤、忧伤。正如画名中的第三个问题:我们要到哪里去?

画面中的右下角有一个躺在草地上的婴儿,天真、烂漫、无邪,对他来说生命刚刚开始。因此,右下角和左下角的图像是对称的,诞生和死亡,即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到哪里去?这其实是人类无法回答的问题,我们现在还是不知道答案。

中间当然就是:我们是什么?

画面上有一些青少年在地上捡起果子在吃,旁边有狗在围着他玩,有一些夫妇在聊天、抽烟或者唱歌,远远的,我们看到一个木雕的神像。
对高更来讲,我们是什么?好像是在寻找一个信仰。在画面中有神,有信仰,信仰对高更来讲是你自己在生存的过程里面,你找到的一个赖以为生的价值和意义的假设。
高更在这幅画里传达出很文学性的叙事性的内容,甚至有很深的哲学性思考的内容。就像后来的超现实主义画派,他把很多思想性的东西带到画面。高更的画比较具有神秘感,有哲学内涵在里面。(他的画作,如果不看解析,一般人根本看不懂。)

以上大部分内容整理自《蒋勋聊艺术大师——蒋勋看高更》音频

高更的逃离,我想每个人都曾想过,人们都会对长期单调、平淡的生活产生厌倦之情,但无奈因为家庭、责任、孩子、生活等原因,不得不继续这样的生活。我们不敢做的,高更做了!我很佩服他的勇气,当然,他的选择也遭到了很多人的指责、议论和唾骂,毕竟他是一个丈夫,还是好几个孩子的父亲,他从一个中产家庭一下子变得一贫如洗,他的一生十分坎坷,最后他到了塔希堤,过着他想要的单纯的生活,并埋骨于一个荒凉的小岛上。

像蒋勋说的:如今的人们每天都对着电脑日复一日的工作,很多人心里也都有过逃离的念头。但我们不鼓励大家都像高更那样,彻底的离开家去追寻自己想要的生活,我们可以在周末或者假期离开城市,去过一种和平常不一样的生活,去感受生活中的多样性,这是必不可少的。

我的相关文章推荐:
梵高的一生和他画的画
梵高的故事
达芬奇的一生和他画的画
听不一样的达芬奇 学习如何欣赏名画
米开朗基罗:用有限的生命创造无限的可能
米开朗基罗壁画《最后的审判》中的故事和内涵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