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三次牢狱之灾比窦娥还冤,此人一生有多悲惨?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0-10-06

人的一生能实现自己抱负的人不多,很多有能力的豪杰英雄也是抱憾众生,今天我们说的这个人,一生可谓心怀天下,命运坎坷。我们回到宋朝,宋朝重文轻武,理学发展达到一个新的历史高度,出现了朱熹、陆九渊等理学大师,朝野上下以清谈理学为荣。一些反理学的有识之士认为,空谈理学是南宋王朝积贫积弱的主要原因,陈亮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陈亮,人称龙川先生。年少时,陈亮博览群书,气概豪迈,喜欢与人谈论兵事。陈亮出身于没落的地主家庭,世世代代坚持抗金,其曾祖父就是在战斗中牺牲的。南宋当权者的妥协投降,使他倍感气愤,他尤其憎恨秦桧误国,曾说:“秦桧的议和政策误国20多年,使天下的正气索然无余了。”

陈亮曾经上书皇帝,直指南宋王朝存在的问题,建议迁都金陵(今南京),以武昌为行宫,坚守江淮。他认为只要朝野上下齐心,不苟且偷安,“中兴之功”一定可以成功。陈亮深受孝宗赏识,但他心高气傲,不屑以自己满腔爱国的热情谋求官职,更不愿和成日沉溺于享乐的大臣同朝为官,拒绝了孝宗的重用。

陈亮虽然拒绝了孝宗的重用,但依然心系国家。孝宗不顾北伐大计,宣布退位为父高宗守孝时,陈亮再次直言进谏,希望孝宗能以北伐收复故土为大孝,舍小孝全大孝。虽然最后孝宗还是坚持让位给光宗,为高宗守孝,但陈亮的拳拳赤子情怀为他赢得了众多有识之士的赞赏。

在兵荒马乱的南宋,陈亮敢于直言不讳地指出:“当今的大臣们,都自以为找到富国强兵的路,因此百般叫嚣,他们不过是迷惑人罢了。”陈亮一次次的直言进谏触动了一些当权者的利益,尤其是那些投降派的利益。陈亮一腔热血为复国而倾,不料反遭排挤打击,有心爱国而报国无门。

陈亮的人生也异常坎坷,一生先后经历3次牢狱之灾。

陈亮第一次上书孝宗后,不愿为官,退守家乡,日日与有识之士聚会饮酒,高谈阔论,品评天下大事。酒醉之时,他放浪不羁的性格显现无遗,数次批评孝宗以及高宗不思复国,沉溺享乐。于是被人以谋逆之罪向刑部告发。

刑部侍郎何澹,曾任陈亮科考的主考官,因为没有录取陈亮,屡受陈亮的嘲讽。陈亮得皇上青睐后,何澹更是屡次受到天下读书人的数落。何澹接手案件后,对陈亮严刑拷打。陈亮受刑不过,只得承认自己确有谋逆行为。案件上报孝宗后,孝宗爱惜陈亮才华,大笑着说:“陈亮不过是一介书生,所谓谋逆不过是酒后的几句醉话,不必当真。”有了孝宗的旨意,陈亮才得以洗脱谋逆罪名。

陈亮刚出狱没多久又遭遇了一场无妄之灾。陈亮家的一个仆人,因口角杀死了一个曾经与陈亮父亲有仇怨的人,死者家属认定陈亮才是杀人的幕后主使。陈亮被牵连到杀人案件中,再次下狱。幸而有好友辛弃疾等人的竭力营救,陈亮才免去了再次遭受牢狱之灾。

第二次出狱后的陈亮一改放荡不羁的性格,谨言慎行,一心治学,原以为可以避祸,结果一个更大的无妄之灾从天而降。一次陈亮设宴款待朋友,朋友回家后暴死,陈亮被认为下毒毒死朋友,第三次下狱。

第三次下狱的陈亮自认为性命难保,他联想自己一生的坎坷遭遇,感慨万千,在狱中手书一份自诉状,将自己一生的抱负和坎坷尽数书写,情真意切,令人动容。大理寺少卿郑汝谐看到陈亮的自诉状后,推荐给光宗,光宗不仅特赦了陈亮的死罪,还准许他参加殿试。陈亮以殿试第一,新科状元的身份上任。就在陈亮准备一展宏图,施展自己远大抱负之时,却突发疾病,不治身亡。可怜一代豪杰出师未捷身先死!

相似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