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然漂泊在外

如题所述

第1个回答  2022-05-31
租房到期,又要搬家了。13年年底来的上海,5年来这是第五次换住处了。而每次找房就像找工作一样。有时候看了很多的房子却没有满意的,有时候看的第一处房子就很满意。找房子,需要运气或者说是跟房子的缘分。

搬到一个新环境,需要时间去适应,比如适应房间的光线,熟悉周围的环境,上班路线的调整...。每换一个新住处,都是旧旅程的结束、新旅程的开始。住所从东到西、从南到北,环境从陌生到熟悉,再从熟悉到陌生,一年又一年,循环往复、周而复始,我想到了一个词:在外漂泊的年轻人。

旧环境离开时没有留恋,新环境开始时没有欢喜,哪里感觉合适,就在哪里留宿。有时,也会这么悲观的想法:诺大的上海竟然没有我的容身之所。

房子是租来的,邻居是不存在的,即便同住在一套房子里的室友,也只是偶尔能见上一面,下班后的我们都窝在各自的房间里,甚少交流。室友、邻居对我来说,都只是一个称呼。

有时我也会想,合租应该有一种文化、是一份缘分。

因为,在这样的青春年华里,在生命中最美好的时间里,本来天南海北、毫无关系的人们,却能在他乡同住在一个屋檐下,伴随着走过一年、甚至几年,这种巧合或者缘分,总觉得应该是特别重要的事情,它应该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它独有的位置。只是,这样的伴随是陌生的、甚至是冷漠的,我们从互不相识,到点头之交,各自换住处之后,便此生不复相见。

其实,搬家这件事挺可怕的。原本住在一起的人们,因为房租到期,也许今生都不再相见,你从他的生命中彻底消失,他也从你的生命中彻底消失。

住在这里,没有人情、没有家、没有故乡的味道。每次换房子,总是从心底涌出一股股苍凉的悲伤,不停的换住所,不仅仅是在寻找容身之所,也是在寻找寄托、甚至是寻找人生的位置,只是这条路、还在茫茫前行中...

人言落日是天涯,望尽天涯不见家。出门在外,不是深夜不想家,而是家就在那里,再也回不去的事实。 离开家乡,选择的是漂泊的生活。而也只有漂泊,才有对家乡的思念。

每次回到家乡,除了短暂的亲人朋友间的相聚之乐,便没有了其他。对家乡的深切的的碎碎念,也仅仅是回忆,当回到家乡的土地上时,这份想念也随之飘散了。

在家乡,无论走到哪里,看到的人仿佛能看尽他们的一生。汽车上的售票员会因为一块钱,跟乘客争论的面红耳赤,明天依旧会如此;街头的小贩们,悠闲的聊着天能聊半天时间,明天依旧如此;满大街的手机店铺,早上10点开门、晚上9点关门,明天依旧如此。他们生活悠闲、环境舒适,可生活在18线小城,我总觉得他们的人生不会再有其他任何可能,日子会这样一直一成不变下去。

我知道,这样是武断的。在上海,其实人们也大都是做着相似的事情,为了生活奔波忙碌着。目前,我的人生也没看出来什么其他的可能性,但还是喜欢在上海呆着、在外面漂泊着。上海有时感觉像一架冰凉冷血的机器,只讲规则不讲情面,没点人情味。但是,生活在这里的人们都恪守这座城市的生活守则,一切井然有序。

人站得高,才能看得远;看得远了,自然而然的也就站得高了。在家乡,我看到了自己十年后的模样,人们的消遣是打牌、KTV,人们的谈资是家长里短、油盐酱醋;在上海,还能对十年后有无限的遐想,就连最基本的出行,每次扫码打开摩拜单车的“滴滴”声都透露着时代的脉动。

人在远方,至少还有家乡是梦里的诗;回到家乡,心中却没有了远方。

在外漂泊,有心酸、有无奈、有寂寞,但也有自由、有期待、有希望。漂泊,是心灵的旅程,我还在漂泊的路上。
相似回答